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实验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 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D C A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B A B D B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A C A
二、判断题(正确填涂 T,错误填涂 F,每题 2 分,共 10 分)
26.F 27.F 28.F 29.F 30.T
三、简答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31).阿沛·阿旺晋美。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点即
可)
(32)邓小平。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
出了重要一步。(一点即可)
(33)《马关条约》。抗日战争。
(34)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马英九。
(35)祖国统一,大势所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等。(符合题意即可)
四、综合题(2 题,共 30 分)
36.(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前提是国家统一领导。
(2)①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③中英双方的共同努
力。
(3)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
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
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7.(1)两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
(2)计划:一五计划。
意义:“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彻底改变了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了国
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此,新中国的工业体系逐步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
答案第 2 页,共 2 页
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上了一个新的征程。
(3)精神品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举例: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邓稼先:两弹元勋
(4)认识:雷锋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着新中国成立后昂扬
向上的时代风貌和精神状态,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成为人们所敬仰
和追求的精神文化。
答案第 2 页,共 2 页实验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卷
八年级 历史
(时长 90 分钟 总分 100 分)
姓名: 考号: 学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
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它使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
年耻辱,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这段话评论的是( )
A.开国大典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3.“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以昂扬的斗志,建起了一座座重型工厂,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铺
设了铁路,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公路。”这些成就主要产生于( )
A.1953-1957 年 B.1956-1966 年 C.1978-2012 年 D.2012 年以后
4.下图的时间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中,出现最严重挫折的时期是图中
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上变化说明我国已经逐步建立( )
A.社会主义制度 B.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国家
要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对于邓小平同志历史地位的评价最准确的是( )
A.祖国统一的推动者 B.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者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引领者
7.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就已经把数字科技运用到极致,地屏配合立体透视网幕、裸眼 3D、AR
+Al 等均有亮相。杭州亚组委还上线了“亚运 AR 服务平台”,该平台结合虚实结合技术,带
来“AR 导航”“AR 吉祥物迎宾秀”“AR 知识科普”等多种体验。材料反映出杭州亚运会开幕
式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8.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
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阶级斗争为纲 B.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合作共赢
9.下面两则老广告可共同佐证( )
A.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B.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实行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10.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称谓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如政府叫“人民政府”
货币叫“人民币”,警察叫“人民警察”等。这类称谓意在彰显新中国( )
A.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11.漫画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反映,它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
12.2016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仍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一届人大的召开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坚持和完善(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热门歌曲《2035 去台湾》被广泛传唱:“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 2035 年,去看看那
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门
上太阳升,还有那雄伟的万里长城……”简单亲切的歌词表明了( )
A.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愿 B.推动西部大开发共同发展
C.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促进台湾旅游业欣欣向荣
15.沙特与伊朗 2016 年断交。2023 年 3 月 10 日,在中方斡旋下,沙伊两国代表在北京举行
对话,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 月 6 日,在中方见证下,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
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开始主导世界秩序 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C.中东地区的和平已经完全实现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16.这支部队(如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军种中唯一更名过的。有关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B.保卫祖国海疆的安全,维护海洋权益
C.为其他军种的作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D.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并进行反击
17.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60 万亿元跨越至 120 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从人均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2013 年的 6900 美元上升到 2023 年的 12800 美元。人民
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数据表明,当今中国( )
A.改革开放初见成效 B.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
C.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已经建成现代化强国
18.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中国于 2001 年 12 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19.日记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作者本人对历史的记忆,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是美籍华人
领袖司徒美堂的一则日记,其内容见证了( )
这是祖国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好日于,这也是我个人一生难忘的好日子,荣幸地参加大会。一千
二百二十六位从普选中产生的代表在这儿聚首,要来制定一个过渡时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
——1954 年 9 月 15 日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D.国民经济全面调整取得了巨大成效
20.下图是小刚围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进行的知识梳理。其中②应填
写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21.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改组为股份制后,时任董事长的张继斌曾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花
7 元钱买两把算盘,我这个经理也无权批;现在通过股票集资,企业急需的资金‘转瞬’之间
就完成了。”这体现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 )
A.按劳分配的制度确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D.国家拥有了生产资料所有权
2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
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23.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列尔村建于四川横断山脉上,也称悬崖村,是大范围连片特困地区。
2017 年政府建成 2556 级钢梯以方便村民出行,并逐步实现水电和网络供给,至 2020 年悬崖
村整体脱贫。悬崖村整体脱贫( )
A.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体现 B.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体现对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尊重 D.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24.“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
所带来的“改变”是( )
A.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主权的行使 D.同根同源的血脉
25.在亚非会议上,面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攻击,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 进
了会议圆满 成功。“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主要是指( )
A.都反对殖民主义 B.共同的意识形态
C.相同的社会制度 D.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判断题(正确填涂 T,错误填涂 F,每题 2 分,共 10 分)
26.1950 年,土地改革开始在全国进行。( )
27.新时期中国外交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外交布局。( )
28.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29.1995 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八项主张。( )
30.在建党 100 周年也就是 2021 年,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简答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某班同学以“祖国统一大业”为主题举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解放西南边疆】1951 年到北京谈判的西藏地方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是谁?西藏和平解放
有什么影响?(写出一点)
(32)【收回领土主权】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谁?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
史意义?(写出一点)
(33)【聚焦两岸关系】近代史上,台湾曾与祖国分离达 50 年之久,请问这始于哪一条约的签
订?哪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后,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34)达成“九二共识”的是哪两个民间团体?2015 年 11 月,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在新加坡会晤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是谁?
(35)【撰写宣传标语】通过以上探究,请你为祖国统一写一条宣传语。
四、综合题(2 题,共 30 分)
3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团结篇】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禁止
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 年)
(1)根据材料一,宪法规定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这个制度的前提是什么?(4
分)
【祖国统一篇】
材料二
材料卡片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
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
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
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请结合卡片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至少答出 3 点,共 6 分)
【科技成就篇】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请你简要论述“杰出人物推动历史进步”。(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
分)
37.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息息相关,而伟大时代又会涌现伟大英雄,铸就伟大精神。阅读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1955 年的春天……雷锋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张入社申请书,并找出珍藏的二亩四分田
的土地管理证,一起交给了合作社……雷锋坚定地回答:“这些田都是党分给我的,我坚决听
党的话,走合作化的道路。”
——摘编自湖南雷锋纪念馆资料
材料二:雷锋经过武汉,专门到武汉长江大桥来参观。站在江边望着大桥看了很长时间,眼睛
里还含着泪花。他对身边的人说:“钢铁,原来都是钢铁,中国的江河多得是,今后还要建多
少这样的大桥,这需要多少钢铁呀!”雷锋感到自己即将要走进的鞍钢,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工
作,这也更加坚走了他去鞍钢为祖国炼钢铁的决心。
——摘编自赵伟东《大武汉铁路往事》
材料三: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
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
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摘编自 1962 年 4 月 17 日《雷锋日记》
材料四:不同时期的雷锋精神
年代 时代特色 雷锋形象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 阶级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代 时代 雷锋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 代 改革开放大变化的时 代 大公无私的人生价值典范雷锋
21 世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时代 富有公益精神的奉献者雷锋
——据海兵《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久久为功——学雷锋典型报道六十年述评》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雷锋被分到土地和递交“入社申请书”分别反映了建
国初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两次重大调整?(4 分)
(2)材料二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和鞍钢的建设与新中国实行的哪一计划有关?(2 分)这一计
划的完成有何意义?(2 分)
(3)材料一、二、三体现了雷锋身上哪些精神品质?((2 分)(答一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两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雷锋式的典型模范人物。(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精神与时代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雷锋精神的认识。(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