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生物
(考试时间:地理、生物共90分钟题号范围:地理1-35;生物41-75)
(本卷满分:3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答题卡正面为地理的答题范围,反面为生物的答题范围。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
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
请注意: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每小题0.5分)
41.右下图是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池塘中采集到的水绵,它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据此
可判断水绵属于
A.藻类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4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了苔藓植物的自然风貌。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茎内没有输导组织
B.有真正的根茎叶
C.“叶”能够吸收水分
D.用孢子繁殖后代
43.如右下图所示,豆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长出“白毛”,这些“白毛”可
能是
A.细菌的菌落
B.酵母菌群体
C.病毒的外壳
D.霉菌的菌丝
44.近年来泰州早茶已成为泰州的名片。其中鱼汤面是人们最喜爱的美食之一,其特色在于面条劲
道,汤汁鲜香。制作鱼汤面的面条原料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
A.胚芽
B.子叶
C.胚乳
D.胚根
45.“棒棒糖”月季常用蔷薇作砧木,月季作接穗进行嫁接。下列培育植物的技术运用的生殖方式
与“棒棒糖”月季不同的是
A.玫瑰的枝条扦插
月季枝条
B.水稻的杂交育种
蔷薇树干
C.草莓的匍匐茎繁殖
D.兰花的组织培养
46.多肉植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多肉新品种大多是通过杂交培育出来的。培育这些新品种利用的是
A.物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存环境多样性
47.某科研机构想通过实验探究“生吃大蒜可以预防甲型流感”这一传言的真伪,下列可以用于培
养甲型流感病毒的培养基是
生物试卷(第1页共6页)
A.含牛肉汁的培养基
B.含活鸡胚的培养基
C.含无机盐的培养基
D.含大蒜组织培养基
48.如图所示松子是常见的坚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主要来源于植物红松。松子是红松的
A.果实
B.种子
C.茎
D.花
49.我国宜布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依靠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50.贯众以根状茎及叶柄残基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作用。如图为贯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表示根状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对鲫鱼、家鸽适应其生活方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A.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家鸽的胸肌发达能为飞行提供强大动力
C.家鸽用气囊呼吸适应空中飞行
D.鲫鱼纺锤形体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52.小明养了一只中华草龟,观察到它背甲坚硬、行动缓慢、喜欢在阳光下晒太阳,偶尔会到水里
游泳。下列有关中华草龟的判断正确的是
A.坚硬的背甲能减少水分散失
B.生活在水里可能是用鳃呼吸
C.晒太阳是为了维持体温恒定
D.中华草龟应该属于两栖动物
53.右下图中的躄鱼是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其第一背鳍特化为吻触手,形似一根细长的“钓竿”,
未端具有肉质的“诱饵”。此结构的适应性意义是
吻触手
A.增强游泳时的平衡性
B.驱赶敌害的防御武器
C.探测水流振动和方向
D.用于捕获猎物的工具
54.自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以来,水生生物资源逐渐恢复,“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该
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据此可知,江豚属于
A.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
D.环节动物
55.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植物的开花结果过程中,直接为其提供能量的是
A.淀粉
B.ATP
C.无机盐
D.有机物
56.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和
A.有机物
B.无机盐
C.维生素
D.淀粉
5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A.外骨骼
B.鳞片
C.贝壳
D.甲
58。某兴趣小组尝试用萝卜腌制泡菜,几天后,发现萝卜条变软,原因是
A.泡菜水溶液浓度低,萝卜条吸水
B.泡菜水溶液浓度低,萝卜条失水
C.泡菜水溶液浓度高,萝卜条吸水
D.泡菜水溶液浓度高,萝卜条失水
生物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