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根猪材科三,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交化,并概括主婴期东,4分
一 )限指莉科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调立下这条祖的目的,并国答清对中央中
机构进行了改组的措施。(4分)
路合上述村料并结食所学纪识说说中国古代玫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4分)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紧茶的的莫。阅实材料,日
答问题:
时一唐大京手常反对历尖基警:费中华,殿斑秋的陈腐观念,他开明地认为:“爽软亦人,
精与中夏不珠。”他把抚九夷以工”当作“君之体宜称我今天主开无词国及四秋皆养
活之。”
摘编自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
符有二:自契丹取燕以北,觉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皆为其用。符中国(中用
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资才,读中国书有,用中图车服。行中
国法令。
摘编自李森《续资治通鉴长编》
村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
宽,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送至雄州交制。
摘编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
(1)据材料一,唐太宗时期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唐太宗时期一则具体史实说明。(4分)
2)材料二中“契丹”和“党项”分别建立了哪一少数民族政权?据材料二,概括他们制度建设的
共同特点。(4分)
3)材料三中“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反映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契丹”族建立的政
权后来被哪一民族所灭?(4分)
(4)根据材料四,试分析当今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念。(4分)
三、活动探究题(本大题共1题,共14分)
28某班同学参观“文明中国: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文化长廊主题展,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探究性学
:
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材料一:文化长廊主题展的部分内容
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
为名也。

孙思邈《千金方》
①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墓本·局部)
②越窑青釉瓷带托茶盏
材料二:以下为某位同学参观文化长廊主题展,从中选取的部分内容
①甲骨文:②圆形方孔半两钱:③纸本地图;④《兰亭集序》:⑤大运河:⑧敦煌莫高窟;
:
⑦准场(宋辽夏金边境贸易场所):⑧行省制度:⑨郑和下西洋;⑩土尔扈特部回归

(D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文献史料主要包括史书、档
案与文书、文集、简牍等;实物史料主要包括器物、遗迹等:图像史料主要包括绘画、雕刻、
照片等。请你据此判断材料一中各个史料的类型。(要求写序号;写文字、多选、错选、漏选均
不得分,6分)
属于图像史料的:
2)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概括为五个方面: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
属于文献史料的:
;属于实物史料的:
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请从五个突出特性中任选一个特性,并从材料二
中任选两个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
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4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