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济源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下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黑色水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答题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
3.开卷考试。考生应独立答题,答题时可查阅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
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1.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杜佑说“自是天下利于传输”“运漕商旅,往来不绝”;中唐后,韩愈
说“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由此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客观要求
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是隋朝完成统一的政治需要
2“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饱腹而身毙。…当去奢省
0
费,轻徭薄赋”。下列史实贯彻这一思想的是
A.唐太宗减轻民役,鼓励发展生产
B.隋炀帝创立了进士科,考试选拔人才
C.武则天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D.唐玄宗册封怀仁可汗,加强回纥管理
3.绘画和雕塑作品不仅能展示艺术之美,也能真实而细致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面两幅
作品共同反映了唐朝
《弈棋仕女图》(局部)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A.多样的体育比赛
B.高超的制瓷技术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成熟的舞蹈技艺
4.学者吕思勉认为:“唐代天宝之乱,原因孔多,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他认为安史之乱爆发
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遭到严重削弱
B.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地方完全脱离中央管控
D.边疆军事力量的强大
5.如图,犁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直辕犁
曲辕犁
A.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B.唐朝灌溉工具的改进
C,政府重视农业的发展
D.唐朝手工业十分发达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6.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
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7.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栽决,与守臣(知州、思
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据材料判断,通判的作用是
A.削弱宰相权力B.分解知州权力
C.控制地方财政
D.章控地方军权
8.中国许多地方为了纪念岳飞,都修筑了岳王庙,如安阳汤阴、杭州、朱仙慎等。下列事件与
岳飞有关的是
A.陈桥驿兵变
B.宋夏议和
C.郾城大捷
D.抗元斗争
9.历史老师以“小钱币,大历史”为主题设计学习活动。从下列货币形制上,我们可以得出的
认识是

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弥
契丹货币
A.华夏文化影响深远
B.中外交流日益密切

C.民族交融不斯加强
D.政权并立孕育统一
10.据史书记载,在元朝存在的98年里,全国各行省主政官员发动的叛乱仅有3次,而且多半
是在皇位发生动荡之际,行省官员各保其主所致。这一记载表明
A.元朝政治体制导致武将专权
B.行省制加剧了地方分裂割据
C.元朝皇位更迭频繁纷争不断
D.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1.诗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风貌,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南宋偏安
B.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玄奘西行
是发
C.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驿传制度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一贞观之治
12刘亮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A.海外贸易繁盛
B.水稻产量增加
C,经济重心南移
D.都市经济繁荣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济源市 2024-2025 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小题 40 分)
1-5 CACDA 6-10 BBCAD 11-15 ACDDB 16-20 BBADC
二、非选择题(共 5 大题,12+12+12+12+12=60 分) 21.(12 分)
(1)名称:开元盛世。(2 分)
原因:唐朝前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文化上重用人才;民族关系的交融;实行
开放的对外政策等。(每点 1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 分)
(2)进展:科举制的完善或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文化上唐诗的繁荣等(制度答出任意一点 2 分,文化 2
分,共 4 分)
(3)天可汗是唐太宗(李世民)。(2 分)
因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重视经济发展;进行制度创新;重用人才;实行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实行
开放的对外政策等。(每点 1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 分。)
22.(12 分)
(1)政策:崇文抑武。(2 分)弊端:政府的办事效率不高(2 分)
(2)事业:文教事业或文化事业。(2 分)
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
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促进了宋朝文化的繁荣等。(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政权是辽和北宋。(一个 1 分,2 分)
观点:这一盟约使双方边境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1 分)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1 分)
23.(12 分)
(1)特征:政府高度重视(或设置机构管理);贸易范围广泛;有多条海上商道;以茶叶、瓷器和丝绸等
为主要商品;兼具文化交流等。(每点 1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 分)
(2)事件:图一是郑和下西洋;(1 分)图二是戚继光抗倭。(1 分)
特点:既有友好交往,又有战争或暴力冲突。(2 分)
(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 分)
影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1 分)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1 分)
(4)认识: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国力等。(每点 2 分,答出任
意一点即可。)
24.(12 分)
(1)方式:和亲(或通婚)、会盟、册封、设置行政机构等。(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 分)
(2)朝代:图三是元朝。(1 分)图四是清朝。(1 分)
机构:图三或元朝在东南设置澎湖巡检司(1 分)。图四或清朝在西北设置伊犁将军(1 分)。
(3)原则:多样性;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等。(一点 1 分,2 分)
25.(12 分)
(1)领域:是医药学和天文学;(一点 1 分,2 分)
举例:医学成就有《本草纲目》《千金方》《唐本草》等,天文学成就有《大衍历》、僧一行测出子午线
的长度、水运仪象台、《授时历》《十二气历》等。(一个成就 1 分,各列一个共 2 分)
(2)名称:《天工开物》。(2 分)
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统治者不重视。(每点 1 分,共 2 分)
(3)特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主要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经验总结;领先于
世界等(每点 1 分,任答两点即可,2 分)
因素: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安定;政府重视科技创新;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教育的发展培养大量的人
才;科学家的钻研精神;劳动人民的智慧等。(每点 1 分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