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2025年春学期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36分,每题3分)题号34568010答案CBADBDB二、非选择题(共64分,5小题)13.(8分)(1)合理宣泄(2分)(2)漫画二中通过捏方便面来调控情绪的行为是错误的,破坏了商家的财产。(2分)消极情绪通常给人带来不良体验,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情绪是可以管理的,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2分)调节情绪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等,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情绪的方法。(2分)14.(12分)(1)小丽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①男生女生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②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③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让我们在团结和睦的集体中共同成长。④我们要学会恰当地与异性交往,让这份友谊成为美好青春的见证。(评析5分,答出3点即可)(2)①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我们可能会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也容易把其当作爱情。②真正的爱情,不仅意味着热烈的情感、彼此的欣赏和尊重,而且需要贵任、能力和担当。③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6分,答出3点即可)15.(14分)(1)①分别体现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4分)②崇正义、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2分)(2)①开设书法、戏曲等课程。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③利用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④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等。(8分)16.(14分)(1)①对故乡的热爱之情。②弘扬珍惜粮、勤俭节约的精神。③感恩、孝敬父母。④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4分)(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写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3)做自强不息的人;做敬业乐群的人;做扶危济困的人;做见义勇为的人;做孝老爱亲的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6分)17.(16分)(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财产权、继承权等。(写出任意两个即可得2分)(2)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分)(3)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写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4)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写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寿县2025年春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共36分,12小题,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1.下列对青春时光“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有几个(序号微行为点评①小春看到自己长出了喉结,心里很害怕。没有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②小夏课上紧跟老师节奏,与老师积极互动:课下与同学在操场踢球,非常快乐。青春期精力旺盛,思维敏捷③小秋认为男女有别,从不与男同学交往严守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原则④小冬参加校足球队队员选拔,两次落选,这次终于选上挫折让我们不断成长A.1个B.2个C.3个D.4个2.“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电影《哪吒2》中的这句台词体现出()①敢于斗争的勇气②行己有耻的意识力③自信自强的品质④自重自爱的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在“5·25”心理健康日,学校心理社团准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学生舒缀心情,释放压力。校园小记者想报道这一活动,最适合的标题是()A.心理健康人开朗,管理情绪贵有章B.忘记烦恼人欢笑,喜怒哀惧全去掉C.消极情绪不可要,心平气和没烦恼D.人际关系处理好,幸福生活压力少太伤自年了卫4,下图漫画《伸脚打的》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B.司机要不顾自尊,提高服务质量C.天气寒冷时,打车完全可以用脚D.乘客作为消费者,可以为所欲为5。杜甫在都城长安沦陷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初闻捷报时,先是“涕泪满衣裳”,接着“却看妻子愁何在”,继面“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此可见,()①情绪会相互感染②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③情绪会受性格特征的影响④情绪会受生活事件的影响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6.某校七年级(1)班的小明自称“自尊心强”,他对于老师的表扬总是“昕不够”,面对于老师的批评又总是“昕不得”。作为好朋友,你想告诉他()①你这是自尊的表现,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②自尊的人能明辨是非,正视不足,做到行己有耻③这属于爱慕虚荣的心理,不利于个人的进步④面对老师表扬或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道法试卷.pdf 七道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