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答案一、选择题(24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A B D C C B C D D B A C二、简答题(26 分)13.(1)甲同学:宪法“高度”体现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宪法确认的。乙同学:宪法“力度”体现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每点 2 分,共 4 分)(2)示例:“宪法巴士巡游”活动:将一辆公交车装饰成宪法主题宣传车,车内设置宪法知识展览、互动问答等环节。巴士在市区主要线路巡游,吸引市民关注,让宪法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人心。(合理即可,共 2 分)14.(1)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选举条件:具有中国国籍、年满 18 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等;被选民或选举单位信任并投票选出。(每点 1 分,共 2 分)(2)小智爸爸在会上行使了听取并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权;会上对某些重要事项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慎重投出庄严的一票行使了表决权;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的提案行使了提出议案权。会后带群众意见上会履行了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的义务。(每点 1 分,共 4 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是能够有效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每点 2 分,共 4 分)15.(1)从公民权利与义务角度看,公民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6 名中学生在微信群内辱骂同学,严重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从国家司法机关角度,法院依法审理此案并作出公正判决,体现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通过司法审判彰显法律尊严,对类似校园欺凌行为起到警示作用,也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违法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法治观念。(每点 2 分,共 4 分)(2)①我们应珍视自由,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时,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得辱骂、攻击他人,否则可能会失去自由,甚至承担法律责任。②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不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等人身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通过和解、调解、诉讼等方式,以维护自己的权力。④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在面对他人的辱骂、欺凌等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司法机关报告,共同营造和谐、正义的校园环境和社会氛围。(每点 2 分,共 6 分)三、分析说明题(9分)1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会在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第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意见》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在社保、教育、住房等多方面作出部署,如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这是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党对人民需求的高度重视,通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第二,贯彻了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意见》中的诸多举措,像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让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新建改扩建 1000 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促进教育公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这些举措都从不同方面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民生领域得以具体落实。 第三,有利于维护社会平等:平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意见》提出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打破了户籍限制带来的公共服务享受差异,让不同户籍的人群在就业地能平等享受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在民生保障上的差距,促进社会平等的实现。 第四,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如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打破了户籍壁垒,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体现了社会公平;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确保了生育家庭的权益得到及时保障,维护了社会正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第五,体现了国务院的职责: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等各项行政工作。《意见》的出台是国务院履行其改善民生、管理社会事务职责的重要体现,通过制定政策解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每点 3 分,共 9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四、实践探究题(16 分)17.(1)对村民而言,能够让村民直接参与到村委会管理者的选择中,选出能够代表自身利益、反映自身诉求的村委会成员,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在社区生活中的各项权益,增强村民对村里事务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 ;对村里的发展来说,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更能了解村民需求,制定符合村里实际的发展规划和服务措施,提升村里治理水平,促进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每点 2 分,共 4 分)(2)①村委会通过发放科学种植技术手册,进行政策宣传,实现自我教育;② 村委会通过化解用水分配矛盾,进行纠纷调解,实现自我管理;③ 村委会通过张贴资金使用情况、议事会征集通知,进行公示告知,实现自我监督。(每点 2 分,共 4 分)(3)①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说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② 随着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改善说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公益事业的开展;③村民议事会参与决策、志愿者服务活跃,民主管理实效说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每点 2 分,共 4 分)(4)示例:活动主题:“法律进乡村,法治护民生”活动形式:法律讲座、案例普法、互动问答、宣传资料发放活动内容:土地承包法律知识、邻里纠纷处理、法律援助信息活动目标:①提升村民法律意识,减少“人情”解决纠纷的现象。②扩大普法覆盖面,确保更多村民了解基本法律知识。③增强村委会普法宣传的实效性,形成长效机制。(每点 1 分,共 4 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含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下列古诗中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这一根本宗旨的是A.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黑发不知動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在一场重要的体育比赛中,组委会特意聘请了专业公证员全程监督比赛流程,对选手资格、计分规则、裁判执裁等环节进行法律公证。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追求平等,确保男女平等竞争B.坚守公平,维护规则的公正性C.尊重自由,保障选手发挥空间D.强调合作,促进团队默契配合3.劳动者小李与用人单位之间出现的下面儿种情形中,权利和义务不一致的是A.小李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后,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B.小李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很快提升工作能力C.小李完成本月工作任务后,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如期足额地获得了当月工资D.小李在工作中受伤,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工伤保险,也未承担相应医疗费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6页)4.下面一组图片中侵犯了公民人身权利的是心代时进站接受工作人员安检人大代表接受采访商场保安搜身公安机关持逮捕令抓捕ABC◇5.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这是因为A.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B.这是基于民营经济主导我国经济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经济制度C.民营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6.省监委在和郭某谈话初期,郭某抱有侥幸心理,不承认犯罪问题,调查组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同时与其他涉案人员、证人开展大量谈话,调查取证,最终查清了郭某涉嫌职务犯罪事实。材料中监察委员会行使的职责是A.监督职责B.调查职责C.处置职责D.监察职责7.右图漫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②国家权力运行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适行④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范围内行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了某次会议的工作报告内容(节选),该次会议体现的是n400t30tB2t00400t00◆004o0◆83◆00◆00400*o0490◆88◆80◆0040040g8举办各类协商议政活动85场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99项,覆盖31个:省(区、市)、263个市(州、盟)、452个县(市、区、旗);收到提案6019件,主案日5091件,办复率99.9%,向1800多位委员寄发提案办复证书…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C.人民政协制度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