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座号2024-2025学年下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六年级道德与法治题号17总分181920得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小明发现同桌不小心弄脏了他的新课本,非常生气。下列回应方法属于“适度维护自己”的是()A.立刻大声指责同桌,要求他马上赔一本新的B.马上把同桌的课本也弄脏,让他体会自己的感受C.忍住怒火,默默把课本收起来,以后再也不理同桌D,冷静后告诉同桌“课本弄脏了我很心疼,下次请小心些”2.关于尊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该得到应有的尊重②自尊、自重、自爱是尊重自己的体现③尊重他人需要我们在一言一行上落实④尊重他人仅是道德要求,无法律约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小明不小心踩了小华的鞋,他赶紧向小华道歉,小华说没关系,我自己擦干净就行。小华的行为体现了()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赠人玫瑰手留余香+9++9++99+9999+94++944++9+++89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见贤思齐崇德向善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启示我们()A.要尊重身边的每个人B.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C.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D.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5.某小组以“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没必要再探索地球外的星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②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③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④火星提供了所需环境和资源,也适合人类居住都999+9+99++9+9+++99++9+++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下列行为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A.日常生活中绿色低碳出行B.向海洋排放未处理的废水C.种植业中过度使用农药D.燃煤电厂排放大量废气7.下列行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①过度捕捞河流、海洋中的鱼类②建立保护区,保护动物栖息地③封山育林,保护森林植被④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4页)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有()①太阳能②海洋能③煤炭④地热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主要在(A.淮河流域和珠江流域B.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C.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10.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与各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关于世界各地的建筑风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的居民因黄土的疏松直立特点,就地取材,开挖了窑洞B.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人们住在干栏式房屋里,通风又防潮C.在广阔的非洲草原上,人们住在用牛粪和泥土建造“牛粪屋”里D,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居住在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的蒙古包里11.《汉漠拉比法典》中使用的文字是(A.英文B.象形文字C.甲骨文D.楔形文字12.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A.排斥、拒绝B.理解、宽容C.包容、开放D.择优、接纳13.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明朝陶成道(万户)利用火箭推力尝试飞天,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②“风云四号”的成功发射有效提升我国应对地震灾害的监控和预警能力③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④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广泛加人各种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有()①联合国②金砖国家③上海合作组织④欧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誉为“中国为地球村提供的一把发展的钥匙”。下列事例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某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对进口商品设置高额关税B.中国与多国共商共建“一带一路”,谋求共同发展C.两个国家因领土问题发生军事对峙,造成人员伤亡D.一些国家只接受国际援助,却不参与全球问题治理16.下列事例体现我国“珍爱和平、珍惜和平、维护和平”理念的是(A.我国多地举办非遗文化展览,弘扬传统文化B.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为国争光C.我国科研团队不断研发出新型环保材料,减少工业污染D.我国推动设立香港国际调解院,为国际争端提供专业调解服务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