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50分说明:1.本卷共4页,包括选择题(第1至25题)和非选择题(第26至28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班级、姓名、考场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所有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答题卡”上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1.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小凡同学在宪法宣传活动中设计了几条标语。下列最能体现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标语是A.宪法铭刻我心田,人民意志在其间B.序言另外加四章,国家制度在总纲C.权力行使不任性,公民权利有保障D.宪法条文记心上,治国安邦有力量2.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是因为①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中国共产党是对人民负责的国家机关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A.①②③B.1③4C.②③④D.①②④3.对右侧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权力运行需要制度的约束B.权力行使离不开利益驱动C.权力可以不受制度的限制D.监督妨碍权力的正确行使4.2024年《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对报送备案的法规、规章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宪法和法律。这一规定表明A.宪法监督是维护法制统一的重要保障B.行政机关可直接修改违宪的法律法规C.地方政府规章不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D.备案审查制度限制了立法机关的权力5.A1技术赋能普法、沉浸式模拟法庭…2024年宪法宣传周多地借助科技赋能、文化融合等方式,推动宪法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这些创新实践表明A.宪法实施只需要司法机关推进B.宪法宣传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C.创新方式可以让宪法贴近群众D.宪法权威主要依赖强制力维护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第1页(共4页)6.某市政府网站开通了“网络问政”平台,市民可通过该平台对市政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务提出建议和批评。这一做法保障了公民的A.文化权B.提案权C.监督权D.劳动权7.小明发现网购的某知名品牌羽绒服存在制造缺陷,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他应当A.向公安局提起民事诉讼B.与商家协商退换或赔偿C.威胁商家索要十倍赔偿D.自认倒霉选择闲置处理8.右图漫画启示我们网络直播A.法律要求的尽量去做B.要严厉打击网络直播C.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D.依法纳税是法定义务9.下列行为中属于依法行使权利的是A.小张依法出版个人绘画作品集B.小李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C.小王遛狗时自觉清理宠物粪便D.应届毕业生小华积极参军入伍10.下列图示中,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宪法基本义务人身自由基本权利民法典刑法劳动肖惨权人格尊严(隐私权人身自由(政治权利A.B.C.D.11.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这体现了人民政协的职能是A.科学决策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凝聚共识12.了解国家制度,增强制度自信,是公民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下列对于我国政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地方高度自治权C.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国家的基层自治机关D.人民政协始终围绕团结与合作两大主题13.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这体现了A.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B.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发展C.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D.我国不断巩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4.下列是初中生小丽对经济生活的信息解读,其中正确的是A.哥哥开的超市雇佣多名员工一一超市属于个体经济B.爸爸在国有企业担任工程师一一收入属于按劳分配C.妈妈在村办食品加工厂工作一一单位属于私营经济D.姐姐经营了一家社区便利店一一收入属于按劳分配15.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269件。这表明人大代表A.在依法积极履职B.是国家的主人C.依法行使表决权D.受人民的监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