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情测评《七年级历史遛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贸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表所示的是隋文帝统治时期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出隋朝(架时期人口数量/万垦田数量/万顷粮仓隋初约36001900太仓隋盛世时期46005500含嘉仓、洛口仓A.行政效率的提高B.推行轻徭薄赋C.社会经济的发展D.加强中央集权2.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A.全面分析了唐朝衰亡的原因B.客观地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装C.掩盖了唐朝衰亡的根本原因D.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杯3.史书记载,唐代扬州以纺织、皮革、造船等著称:成都以纺织、造纸、制盐等为重心:河北则有丝织品贡数为全国第一的定州和作为名瓷产地的邢州等:山东则有盛产丝织品的青州等。这表明唐代()A.城市手工业蓬勃发展B,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C,手工业生产分工明确D.经济重心呈南移趋势4.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反映出五代十国的实质是(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B.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迭C.唐朝时期武将掌权的危害D.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5.赏诗歌,寻历史痕迹。诗句“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折射了唐朝()A.昂扬的精神风貌B.交融的农牧文化C.开放的对外交流D.辉煌的艺术成就6.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如图中的两位僧人发挥的共同作用是(馨期1204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求法(邮票)A.加强了中日友好关系B.密切了唐与新罗的往来C.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撮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层7.唐朝“药王”孙思邈曾参与官方医学活动。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这反映出唐朝医药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A.技术进步B.个人钻研C.继承创新D.政府支持8.图中所示内容共同体现了唐朝(球库南塔大公真智察道銘法者道配圆序玄撰開石¥颜真卿《颜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和壁画A,书法艺术的发展B.雕刻技艺的流传C.文学艺术的璀璨D.文学知识的拓展9,宋朝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该材料反映了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方针是(A.设立榷场B.崇文抑武C.崇武抑文D.分化事权10.如表所示:我国两宋时期大事年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1年宋辽订立宋夏订立南宋与金北宋建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金灭辽金灭北宋和约议和A.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大金所灭亡B.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C.各民族政权由对峙到完全统一D.各民族政权之间“和与战”并存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了当时统治者不思进取、偏安东南的社会现实,与这一现实相关的时代背景是()A.宋辽对抗B.宋夏和议C.南宋与金对峙D.南宋灭亡12.“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材料强调了()A.元朝科技领先B.元朝疆域辽阔C.元朝经济繁荣D.元朝民族交融13.某课题小组收集了“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等资料,据此推断其研究的主题是()A.中央集权的加强B.经济重心的南移C.民族关系的发展D.文化成就的巨大14.有位英雄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他答道:“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还有一位英雄人物,在被俘后,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这两位英雄人物是()A.岳飞和文天祥B.陆游和辛弃疾C.岳飞和戚继光D.戚继光和郑成功15.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举行历史文物图片展,搜集了以下四幅文物图片。若为它们选择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