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新乡市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A.加强中央集权B.消除割据势力C.繁荣商品贸易D.边疆地区发展
6.7世纪中叶,被医家奉为治病指南的《本草经集注》因存在种种不足和错误而显“不合
《历史》试卷
时宜”,唐政府遂组织苏敬等二十余贤才集体重修了丰富严谨的《唐本草》,颁布后对国内外
分数
医药学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这体现出()

一、选择题
A,国家力量助推医学发展
B.中国医学技术领先于世界
1.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
C.唐朝政府内部人才济济
D.技术更新有利于巩固统治
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
7.武成王庙是古代国家祭祀兵家鼻祖吕尚的祠痛。唐玄宗时,曾下令在两京及诸州各置太
直到今天仍发挥重要作用。”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公庙一所,按文宣王庙的规格进行祭祀。但到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祭
A.始建于隋文帝,建成于隋炀帝时B.对发晨经济和巩固统治极为重要
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C.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天然运河”D.元朝时继续向南北进行纵深开凿
A.文臣的才能高于武将
B,实行崇文抑武政策
2.唐太宗登基之初,有人建议对以前的旧部都授予宫职。唐太宗十分反对地说:“联以天下
C.轻视军队建设和武备
D.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为家,不能私于一物,唯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这体现了唐太宗()
8.北宋商人陈氏经商致富后,“延请宿儒教导子弟,又出私财补州学薮书之缺”。时人评曰:
A.重视人才B.以民为本
C.善于纳谏
D.居安思危
“市井而有士风,可谓世道之幸”。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3。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
A.商人地位显著提高
B.民间重视文教事业
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
C.科举制度公平公正
D.地方教育体系完善

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9.1057年西夏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
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场互市。英宗治平初年,西夏“求复榷场”,宋朝不许。后西夏上章谢罪,宋才恢复榷场。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崇文抑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这反映了宋朝()
4,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安史之乱后,蕃镇林立的唐王朝仍延续国祚一百多年,东南八道
A.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
B.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
财赋的供给是重要原因。但黄巢起义断绝了汴路交通,切断了东南财赋供给,导致大唐帝国
C.边境战争促进了边境贸易
D.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的土崩瓦解。该材料强调唐朝时期()
10.“议以准水为界,求割唐、邓二州及陕西余地,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仍许归梓宫(宋
A.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灭亡
B.君主专制仍需加强
徽宗的棺椁)、太后,帝悉从其请,定议和盟誓,”材料中“议和盟誓”后出现了以下哪种局
C.交通建设决定王朝存亡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面()
5.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在内的大量物品,还有诗
A.辽与北宋并立B,金灭辽及北宋C.宋金南北对峙D.元朝统一全国

文、历法等书籍。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唐朝还派酸酒、造纸的工匠到吐蕃传
11.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
授技艺。由此可见,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
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
本试卷共8页第1页
本试卷共8贡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