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17讲 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了解铜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2.了解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质;了解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01考点梳理 高效演练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 1.铜单质(1)物理性质:________色固体,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2)化学性质。紫红 与Cu反应的物质 化学方程式氧化性酸 浓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 AgNO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l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2AgNO3===Cu(NO3)2+2AgCu+2FeCl3===CuCl2+2FeCl2 2.氧化铜和氧化亚铜黑色 CuO+2H+===Cu2++H2O 3.氢氧化铜(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2)化学性质及应用。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OH)2+2H+===Cu2++2H2O 4.铜盐(1)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是铜绿的主要成分,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锈蚀的结果,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酸铜。①CuSO4·5H2O为蓝色晶体,俗称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②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________________色(生成CuSO4·5H2O)。蓝矾 胆矾 蓝 (3)铜盐的毒性。Cu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因此可将胆矾、熟石灰、水配成波尔多液,用于作物的病害防治。 [易错秒判](1)铜为变价金属,与Cl2反应生成CuCl2,与S反应生成CuS( )(2)铜锈是铜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生成的氧化物( )(3)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 )(4)将铜片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5)CuSO4·5H2O失去结晶水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1.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完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的铜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2.(2025·云浮统考)部分含铜物质的类别与相应铜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d均易溶于水B.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常温下,f与单质硫反应生成eD.向含有固体c的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e解析:a为CuO,b为Cu2O,c为Cu(OH)2,d为CuS,e为Cu2S,f为Cu。A.CuO和CuS均为难溶于水的黑色粉末,A错误;B.Cu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正确;C.Cu在常温下不与S反应,C错误;D.Cu(OH)2与 H2S反应生成CuS,D错误。√考点二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合金低 大 2.常见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________。(2)几种常见的合金。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合金 低碳钢 中碳钢 高碳钢 青铜 金属氢化物 3.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正 (2)金属冶炼的实质:把金属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3)金属冶炼的方法:根据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可分为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等。4Al+3O2↑ Mg+Cl2↑[易错秒判](1)合金材料中不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2)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的低( )(3)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如Ca、Mg、Mn等( )(4)人类历史上使用铝的时间比铁晚,原因是铝的冶炼成本高( )(5)通过电解氯化镁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6)电解熔融态的Al2O3制取Al时,加冰晶石的主要作用是提高Al的产量( )×√××××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B.储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氢气储存、运输的新途径C.“山东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是一种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锈钢是一种主要含Fe、Cr、Ni且不易生锈的合金钢解析:硬铝具有密度小、硬度大、抗腐蚀能力强的特性,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故A正确;储氢合金是高效、安全的储氢载体,其发现和应用开辟了氢气储存、运输的新途径,故B正确;“山东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是一种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不锈钢不易生锈,主要含有铁、铬、镍,故D正确。√3.下列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 )A.在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B.在通电条件下,电解熔融Al2O3制备单质AlC.工业上用热还原法制得金属Mg、CuD.加强热使CuO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制备单质Cu解析:Mg的金属活动性强,不能用热还原法制备,应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备;CuO加强热分解生成Cu2O而不是Cu。02真题研做 高考通关1.(2022·新高考广东卷)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2.(2024·新高考甘肃卷)下列成语涉及金属材料的是( )A.洛阳纸贵 B.聚沙成塔C.金戈铁马 D.甘之若饴3.(2023·新高考上海卷)战国时期人们用青铜浇铸塑形成各样的青铜器。青铜比纯铜更便于制成形态各异的容器的原因是( )A.熔点低 B.密度大C.硬度大 D.不易被腐蚀√√4.(2023·浙江1月选考)硫酸铜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B.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C.硫酸铜溶液呈酸性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解析:A.Cu为29号元素,位于第ⅠB族,属于ds区元素,故A错误;B.硫酸铜属于盐,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正确;C.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D.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5.(2024·新高考山东卷改编)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其中红色钧瓷的发色剂为Cu2O。为探究Cu2O的性质,取等量少许Cu2O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管 实验操作及现象甲 滴加过量0.3 mol·L-1HNO3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倾掉溶液,滴加浓硝酸,沉淀逐渐消失乙 滴加过量6 mol·L-1氨水并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A.试管甲中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CuB.试管甲中沉淀逐渐消失体现了HNO3的氧化性和酸性C.试管乙实验可证明Cu(Ⅰ)与NH3形成无色配合物D.上述两个实验表明Cu2O为两性氧化物√解析:试管 现象 原因分析甲 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颜色为浅蓝色 Cu2O+2H+===Cu2++Cu+H2O倾掉溶液,滴加浓硝酸,沉淀逐渐消失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乙 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 Cu2O+4NH3·H2O===2[Cu(NH3)2]++2OH-+3H2O静置一段时间,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 4[Cu(NH3)2]++8NH3·H2O+O2===4OH-+4[Cu(NH3)4]2++6H2O试管甲中Cu2O与酸发生歧化反应,所以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Cu,A项正确;试管甲中沉淀逐渐消失是金属Cu溶解的过程,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项正确;试管乙中,无色配合物中阳离子为[Cu(NH3)2]+,C项正确;试管甲中Cu2O与酸发生歧化反应,试管乙中Cu2O与碱配位溶解,不能表明Cu2O属于两性氧化物,D项错误。课时跟踪练17[基础巩固]1.(2025·佛山开学考)每一种生肖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下列与生肖有关的文物中,主要材质为金属材料的是( A )A.铜马(明) B.玉兔(唐) C.瓷猪(宋) D.陶狗(汉)INCLUDEPICTURE "26GDA44.TIF" INCLUDEPICTURE "26GDA45.TIF" INCLUDEPICTURE "26GDA46.TIF" INCLUDEPICTURE "26GDA47.TIF"2.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A.Cu2SCuB.CuFeC.CuCuSD.CuSO2解析:A.由反应Cu2S+O22Cu+SO2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实现;B.由反应Cu+Fe2(SO4)3===CuSO4+2FeSO4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C.由反应2Cu+SCu2S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D.常温下,Cu和浓硫酸不反应,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3.下列关于铝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硬度大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C.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腐蚀D.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4.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错误的是( C )选项 冶炼原理 方法A 2HgO2Hg+O2↑ 热分解法B 2Al2O3(熔融)4Al+3O2↑ 电解法C 2NaCl(溶液)2Na+Cl2↑ 电解法D Fe2O3+3CO2Fe+3CO2 热还原法解析:A.Hg是不活泼金属,冶炼原理为2HgO2Hg+O2↑,该方法是热分解法,A正确;B.Al是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为降低Al2O3的熔点,要加入助熔剂冰晶石,冶炼原理为2Al2O3(熔融)4Al+3O2↑,B正确;C.制取活泼金属Na通常采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原理为2NaCl(熔融)2Na+Cl2↑,C错误;D.通常采用还原剂CO在高温下还原Fe2O3的方法冶炼Fe,冶炼原理为Fe2O3+3CO2Fe+3CO2,D正确。5.(2025·汕头统考)某班级同学在学习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讨论。结合他们的学习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应用于照明弹和烟火制造B.钠和钾与水的反应非常剧烈,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直接应用C.钙是建筑材料水泥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且钙离子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D.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电力、电子、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解析:建筑材料水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C项错误。6.(2025·佛山开学考)部分元素的化合价及物质类别用下图表示,图中表示含铝或铜元素的物质。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C )INCLUDEPICTURE "26GDA43.TIF"A.工业上可通过电解b或d制备aB.a与e反应可转化为dC.水溶液中,b与a反应可转化为dD.加入过量氨水,可由b、d分别制取c、e解析:由题图知,a为Cu或Al单质,b为铜盐,c为氢氧化铜,d为铝盐,e为氢氧化铝。工业上采用热还原法制取Cu单质,采用电解熔融Al2O3制取Al单质,A错误;铝不与氢氧化铝反应,B错误;由于Al的化学性质比Cu活泼,故Al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Cu和铝盐,C正确;加入过量氨水,可由铝盐制得氢氧化铝,铜盐制得[Cu(NH3)4]2+,得不到氢氧化铜,D错误。7.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为确定铝合金中金属的成分,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片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D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与结论A 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含铝、铁、镁三种金属B 加入NaOH溶液 有无色气体产生,含有镁、铝两种金属C 加入盐酸后,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一定含有镁D 用盐酸溶解并放置一会儿后,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含有铁解析:A.因铝、铁、镁都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故不能确定含有铝、铁、镁三种金属,A项错误;B.铝、铁、镁中只有铝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只能证明含有Al,B项错误;C.加入盐酸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Mg2+、Al3+均可生成氢氧化物白色沉淀,说明合金中可能含有镁,C项错误;D.铁单质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后,亚铁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铁离子,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D项正确。8.工业上,金属的制取有多种方法,选择何种方法与金属的性质密切相关。(1)金属Na、Mg、Al等的制取常采用电解法。写出以铂为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镁制镁的电极反应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钾因易溶于盐而不易分离,且电解时有副反应发生,工业上通常用钠与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 NaCl(l)+K(g) ΔH>0,根据下表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物质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Na 0.97 97.81 890K 0.86 63.65 770NaCl 801 1 465KCl 776 1 437①制取钾的适宜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②制取钾的条件为________。A.适当高温高压 B.适当低温低压C.适当高温低压 D.适当低温高压③工业上采用此法制得的钾往往不纯,最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检验方法为____________。(3)用铝热反应可将Fe3O4中的铁还原出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法制得0.84 t Fe,则转移________mol电子。解析:(1)电解熔融氯化镁时,阳极上Cl-失电子被氧化成Cl2,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上Mg2+得电子被还原成Mg,电极反应式为Mg2++2e-===Mg。(2)①K、Na的活泼性相近,要从题给可逆的置换反应中制取K,主要是利用K的沸点比Na的低,而控制温度使K汽化,其余三种物质均为液体,便于生成的K蒸气不断逸出,使反应向生成K的方向进行而制得K,所以适宜的温度范围为801~890 ℃。②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均能使平衡Na(l)+KCl(l) NaCl(l)+K(g) 正向移动,所以制取钾的条件为适当高温低压。③因为制备反应为可逆反应,而且钾蒸气和钠蒸气的沸点差别不是特别大,所以制备的钾蒸气中最可能含有少量的钠蒸气。检验金属钠可以用焰色试验,钠的焰色为黄色。(3)铝热反应是热还原法的一种,利用铝的还原性比铁的强将铁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Al+3Fe3O49Fe+4Al2O3,由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式9Fe~24e-,所以制得0.84 t Fe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Fe)=×=4×104mol。答案:(1)2Cl--2e-===Cl2↑ Mg2++2e-===Mg(2)①801~890 ℃ ②C ③钠 焰色试验(3)8Al+3Fe3O49Fe+4Al2O3 4×104[素养提升]9.(2024·新高考福建卷)用CuCl探究Cu(Ⅰ)、Cu(Ⅱ)性质,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INCLUDEPICTURE "26BN3.TIF"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反应:①CuCl+2NH3·H2O===[Cu(NH3)2]++Cl-+2H2O②2[Cu(NH3)2]+===[Cu(NH3)4]2++Cu↓③[Cu(NH3)4]2++Cu===2[Cu(NH3)2]+④4[Cu(NH3)2]++O2+8NH3·H2O===4[Cu(NH3)4]2++4OH-+6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与Cu2+的配位能力:NH3B.[Cu(NH3)2]+(aq)无色C.氧化性:[Cu(NH3)2]+<[Cu(NH3)4]2+D.探究过程未发生反应②解析:由反应④可知,反应后生成了[Cu(NH3)4]2+和OH-,说明与Cu2+的配位能力:NH3>OH-,故A错误;CuCl白色粉末溶于过量氨水时发生反应①,根据实验现象可知,[Cu(NH3)2]+(aq)无色,故B正确;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强,由反应③可知,氧化性:[Cu(NH3)2]+<[Cu(NH3)4]2+,故C正确;根据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可知,探究过程未发生反应②,故D正确。10.氧化亚铜(Cu2O)主要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已知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Cu2O与H+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现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得到混合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稳定性:Cu2O>CuOB.Cu2O与酸的反应中Cu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溶液变蓝色,则说明CuO已分解D.若有14.4 g Cu2O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为0.1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解析:A项,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和O2,说明Cu2O比CuO稳定,故A正确;B项,反应Cu2O+2H+===Cu+Cu2++H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部分从+1价降低到0价,部分从+1价升高到+2价,故Cu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正确;C项,若溶液变蓝色,不能说明CuO已分解,因为CuO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也变蓝色,故C错误;D项,反应Cu2O+2H+===Cu+Cu2++H2O中,1 mol氧化亚铜完全反应转移1 mol电子,故14.4 g (0.1 mol)Cu2O完全反应转移0.1 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 0.1NA,故D正确。11.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以硫化铜精矿(含Zn、Fe元素的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Cu粉的工艺流程如下。INCLUDEPICTURE "DDQ6.TIF"可能用到的数据见下表:物质 Fe(OH)3 Cu(OH)2 Zn(OH)2开始沉淀的pH 1.9 4.2 6.2沉淀完全的pH 3.2 6.7 8.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固体X的主要成分是S和Fe(OH)3,金属M为ZnB.“浸取”时,增大O2压强可促进金属离子浸出C.“中和调pH”的范围为3.2~4.2D.“还原”时,增大溶液酸度有利于Cu的生成解析:CuS精矿(含Zn、Fe元素的杂质)在高压O2作用下,用硫酸溶液“浸取”,CuS转化为CuSO4、S,Fe2+被氧化为Fe3+,然后通入NH3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为Fe(OH)3 沉淀,而Cu2+、Zn2+仍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S、Fe(OH)3,滤液中含有Cu2+、Zn2+;向滤液中通入高压H2,根据还原性:Zn>H2>Cu,Cu2+被还原为Cu单质,通过“过滤”分离出来,而Zn2+仍然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再经一系列处理可得到Zn单质。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固体X的主要成分是S和Fe(OH)3,金属M为Zn,A正确;B.CuS难溶于硫酸,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S(s) Cu2+(aq)+S2-(aq),增大O2的压强,即增大O2的浓度,可以反应消耗S2-,使之转化为S,从而使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促进金属离子浸出,B正确;C.根据流程图可知,用NH3调节溶液pH时,要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Cu2+、Zn2+仍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结合表中数据可知,“中和调pH”的范围为3.2~4.2,C正确;D.在用H2还原Cu2+变为Cu单质时,H2失去电子被氧化为H+,与溶液中OH-结合形成H2O,若还原时增大溶液的酸度,即 c(H+) 增大,不利于H2失去电子还原Cu2+使之变为Cu单质,因此不利于Cu的生成,D错误。12.CuCl在染色和催化领域应用广泛,某研究小组欲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将二氧化硫通入新制Cu(OH)2中制备CuCl。已知: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能溶于浓盐酸。INCLUDEPICTURE "25TH105.TIF"实验步骤及现象:①向装置C中先加入15 mL 0.5 mol·L-1 CuCl2溶液,再加入30 mL 0.6 mol·L-1 NaOH溶液;②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产生 SO2气体至过量,刚开始装置C中出现少量淡黄色固体,静置一会儿之后,底部有较多的白色沉淀,上层是淡绿色溶液;③将装置C中混合物过滤,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烘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0.594 g。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a为浓硫酸,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SO2通入装置C中,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白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组成员针对步骤②中的现象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得出:ⅰ.白色沉淀为CuCl。ⅱ.上层淡绿色溶液中的主要溶质为NaCl和少量Cu(HSO3)2。结论:本实验中较多量的新制氢氧化铜与二氧化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少量与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二者为竞争关系。试分析主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乙醇洗涤CuCl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该实验中CuCl的产率为________%。(7)已知:Cu2O+2H+===Cu+Cu2++H2O,CuCl+HCl===HCuCl2,HCuCl2CuCl↓+HCl。若所得CuCl固体中混有少量 Cu2O,请补充下列除去 Cu2O的实验方案:①向产物中滴加试剂________,使固体充分溶解,再过滤出杂质;②向滤液中加水稀释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③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除去Cu2O后的CuCl固体。解析:(1)根据题图可知,仪器b的名称为蒸馏烧瓶。(2)装置B中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3)CuCl难溶于水,为白色固体,二氧化硫通入装置C中与新制Cu(OH)2反应,硫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硫酸根离子,Cu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CuCl,离子方程式为2Cl-+SO2+2Cu(OH)2===2CuCl↓+SO+2H2O。(5)由已知信息可知,CuCl难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可以降低洗涤过程中CuCl的损失,且乙醇易挥发,可以带走水分,有利于CuCl的快速干燥。(6)15 mL 0.5 mol·L-1 CuCl2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0.015 L×0.5 mol·L-1=0.007 5 mol,完全转化为CuCl,理论上生成CuCl的物质的量为0.007 5 mol,质量为0.007 5 mol×99.5 g·mol-1=0.746 25 g,实验实际所得CuCl固体的质量为0.594 g,故CuCl的产率为×100%≈79.6%。(7)因为CuCl溶于浓盐酸,所以可向产物中滴加浓盐酸,使固体充分溶解,过滤出杂质后,加水稀释滤液,产生白色沉淀,加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除去Cu2O后的CuCl固体。答案:(1)蒸馏烧瓶 (2)平衡气压(3)2Cl-+SO2+2Cu(OH)2===2CuCl↓+SO+2H2O(4)溶液中存在Cl-,Cl-可以结合Cu+生成CuCl沉淀,CuCl沉淀的生成增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竞争性(5)可降低洗涤过程中CuCl的损失,同时有利于CuCl的快速干燥 (6)79.6 (7)浓盐酸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17讲 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INCLUDEPICTURE "复习目标LLL.TIF"1.了解铜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2.了解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质;了解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eq \o(\s\up7(),\s\do7())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INCLUDEPICTURE "必备知识.tif"1.铜单质(1)物理性质:________色固体,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2)化学性质。与Cu反应的物质 化学方程式非金属单质 O2 ①常温下潮湿的空气中:2Cu+O2+CO2+H2O===Cu2(OH)2CO3(碱式碳酸铜,绿色)②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黑色固体)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棕黄色烟)氧化性酸 浓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 AgNO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l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铜和氧化亚铜名称 氧化铜(CuO) 氧化亚铜(Cu2O)颜色 ________ 砖红色与酸反应(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O+2H+===Cu2++Cu+H2O与H2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O+H22Cu+H2O转化关系 4CuO2Cu2O+O2↑3.氢氧化铜(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2)化学性质及应用。INCLUDEPICTURE "24-67.TIF"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R—CHO+2Cu(OH)2+NaOHR—COONa+Cu2O↓+3H2O。4.铜盐(1)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是铜绿的主要成分,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锈蚀的结果,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酸铜。①CuSO4·5H2O为蓝色晶体,俗称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②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生成CuSO4·5H2O)。(3)铜盐的毒性。Cu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因此可将胆矾、熟石灰、水配成波尔多液,用于作物的病害防治。[答案自填] 紫红 Cu+Cl2CuCl2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2AgNO3===Cu(NO3)2+2AgCu+2FeCl3===CuCl2+2FeCl2 黑色 CuO+2H+===Cu2++H2O CuO+H2Cu+H2OCu(OH)2CuO+H2O Cu(OH)2+2H+===Cu2++2H2O Cu2(OH)2CO32CuO+CO2↑+H2O 蓝矾 胆矾 蓝[易错秒判](1)铜为变价金属,与Cl2反应生成CuCl2,与S反应生成CuS( × )(2)铜锈是铜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生成的氧化物( × )(3)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 × )(4)将铜片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 )(5)CuSO4·5H2O失去结晶水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 )(6)利用反应Cu2S+O22Cu+SO2制取粗铜,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Cu( × )INCLUDEPICTURE "关键能力.tif"1.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D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完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的铜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2.(2025·云浮统考)部分含铜物质的类别与相应铜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INCLUDEPICTURE "25TH96.TIF"A.a、d均易溶于水B.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常温下,f与单质硫反应生成eD.向含有固体c的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e解析:a为CuO,b为Cu2O,c为Cu(OH)2,d为CuS,e为Cu2S,f为Cu。A.CuO和CuS均为难溶于水的黑色粉末,A错误;B.Cu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正确;C.Cu在常温下不与S反应,C错误;D.Cu(OH)2与 H2S反应生成CuS,D错误。3.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氧化,常用作媒染剂。以废铜渣(主要成分为Cu,含少量Ni、Al2O3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INCLUDEPICTURE "KML5.TIF"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除镍”与“碱溶”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酸溶”时可用热的氧气替换H2O2作为氧化剂C.“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Cu2++Cl-+H2O===CuCl↓+SO+2H+D.“洗涤”时用乙醇与用蒸馏水相比较,制得的CuCl纯度更高解析:废铜渣在CO作用下除去Ni,剩余Cu和Al2O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溶”使氧化铝转化为可溶性盐除去氧化铝,过滤得到Cu,而后将Cu在H2O2、稀硫酸中氧化生成Cu2+,再加入亚硫酸钠、NaCl还原生成CuCl,过滤、洗涤得到CuCl。A.“除镍”时,Ni单质与CO形成配合物,为非氧化还原反应,“碱溶”时,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水,也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H2O2的作用是酸性环境中将铜单质氧化,热的氧气也可以在酸性环境中将铜单质氧化,且不引入新的杂质,B正确;C.“还原”时,在氯化钠溶液中,Cu2+被Na2SO3还原为CuCl,离子方程式为SO+2Cu2++2Cl-+H2O===2CuCl↓+SO+2H+,C错误;D.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氧化,选用乙醇洗涤能隔绝空气,防止CuCl被氧化,D正确。考点二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INCLUDEPICTURE "必备知识.tif"1.合金INCLUDEPICTURE "X24-70A.TIF"2.常见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________。(2)几种常见的合金。INCLUDEPICTURE "X25TH98.TIF"INCLUDEPICTURE "24-70E.TIF"INCLUDEPICTURE "X25TH99.TIF"INCLUDEPICTURE "X25TH100.TIF"3.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INCLUDEPICTURE "X24-70D.TIF"(2)金属冶炼的实质:把金属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3)金属冶炼的方法:根据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可分为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等。INCLUDEPICTURE "25TH101.TIF"方法 主要反应原理(举例)热分解法 2HgO2Hg+O2↑热还原法 CO作为还原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炉炼铁)H2作为还原剂 WO3+3H2W+3H2O铝热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法 2Al2O3(熔融)________MgCl2(熔融)__________2NaCl(熔融)2Na+Cl2↑[答案自填] 低 大 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合金 低碳钢 中碳钢 高碳钢 青铜 金属氢化物 正 Fe2O3+3CO2Fe+3CO2 Fe2O3+2Al2Fe+Al2O3 4Al+3O2↑ Mg+Cl2↑[易错秒判](1)合金材料中不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 )(2)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的低( √ )(3)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如Ca、Mg、Mn等( × )(4)人类历史上使用铝的时间比铁晚,原因是铝的冶炼成本高( × )(5)通过电解氯化镁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 )(6)电解熔融态的Al2O3制取Al时,加冰晶石的主要作用是提高Al的产量( × )INCLUDEPICTURE "关键能力.tif"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B.储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氢气储存、运输的新途径C.“山东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是一种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锈钢是一种主要含Fe、Cr、Ni且不易生锈的合金钢解析:硬铝具有密度小、硬度大、抗腐蚀能力强的特性,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故A正确;储氢合金是高效、安全的储氢载体,其发现和应用开辟了氢气储存、运输的新途径,故B正确;“山东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是一种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不锈钢不易生锈,主要含有铁、铬、镍,故D正确。3.下列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 B )A.在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B.在通电条件下,电解熔融Al2O3制备单质AlC.工业上用热还原法制得金属Mg、CuD.加强热使CuO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制备单质Cu解析:Mg的金属活动性强,不能用热还原法制备,应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备;CuO加强热分解生成Cu2O而不是Cu。eq \o(\s\up7(),\s\do7())1.(2022·新高考广东卷)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B )汉字载体 INCLUDEPICTURE "24-70.TIF" INCLUDEPICTURE "24-71.TIF" INCLUDEPICTURE "24-72.TIF" INCLUDEPICTURE "24-73.TIF"选项 A.兽骨 B.青铜器 C.纸张 D.液晶显示屏2.(2024·新高考甘肃卷)下列成语涉及金属材料的是( C )A.洛阳纸贵 B.聚沙成塔C.金戈铁马 D.甘之若饴3.(2023·新高考上海卷)战国时期人们用青铜浇铸塑形成各样的青铜器。青铜比纯铜更便于制成形态各异的容器的原因是( A )A.熔点低 B.密度大C.硬度大 D.不易被腐蚀4.(2023·浙江1月选考)硫酸铜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Cu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B.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C.硫酸铜溶液呈酸性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解析:A.Cu为29号元素,位于第ⅠB族,属于ds区元素,故A错误;B.硫酸铜属于盐,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正确;C.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D.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5.(2024·新高考山东卷改编)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其中红色钧瓷的发色剂为Cu2O。为探究Cu2O的性质,取等量少许Cu2O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试管 实验操作及现象甲 滴加过量0.3 mol·L-1HNO3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倾掉溶液,滴加浓硝酸,沉淀逐渐消失乙 滴加过量6 mol·L-1氨水并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A.试管甲中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CuB.试管甲中沉淀逐渐消失体现了HNO3的氧化性和酸性C.试管乙实验可证明Cu(Ⅰ)与NH3形成无色配合物D.上述两个实验表明Cu2O为两性氧化物解析:试管 现象 原因分析甲 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颜色为浅蓝色 Cu2O+2H+===Cu2++Cu+H2O倾掉溶液,滴加浓硝酸,沉淀逐渐消失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乙 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 Cu2O+4NH3·H2O===2[Cu(NH3)2]++2OH-+3H2O静置一段时间,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 4[Cu(NH3)2]++8NH3·H2O+O2===4OH-+4[Cu(NH3)4]2++6H2O试管甲中Cu2O与酸发生歧化反应,所以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Cu,A项正确;试管甲中沉淀逐渐消失是金属Cu溶解的过程,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项正确;试管乙中,无色配合物中阳离子为[Cu(NH3)2]+,C项正确;试管甲中Cu2O与酸发生歧化反应,试管乙中Cu2O与碱配位溶解,不能表明Cu2O属于两性氧化物,D项错误。课时跟踪练17[基础巩固]1.(2025·佛山开学考)每一种生肖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下列与生肖有关的文物中,主要材质为金属材料的是( A )A.铜马(明) B.玉兔(唐) C.瓷猪(宋) D.陶狗(汉)INCLUDEPICTURE "26GDA44.TIF" INCLUDEPICTURE "26GDA45.TIF" INCLUDEPICTURE "26GDA46.TIF" INCLUDEPICTURE "26GDA47.TIF"2.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A.Cu2SCuB.CuFeC.CuCuSD.CuSO2解析:A.由反应Cu2S+O22Cu+SO2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实现;B.由反应Cu+Fe2(SO4)3===CuSO4+2FeSO4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C.由反应2Cu+SCu2S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D.常温下,Cu和浓硫酸不反应,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3.下列关于铝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硬度大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C.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腐蚀D.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4.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错误的是( C )选项 冶炼原理 方法A 2HgO2Hg+O2↑ 热分解法B 2Al2O3(熔融)4Al+3O2↑ 电解法C 2NaCl(溶液)2Na+Cl2↑ 电解法D Fe2O3+3CO2Fe+3CO2 热还原法解析:A.Hg是不活泼金属,冶炼原理为2HgO2Hg+O2↑,该方法是热分解法,A正确;B.Al是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为降低Al2O3的熔点,要加入助熔剂冰晶石,冶炼原理为2Al2O3(熔融)4Al+3O2↑,B正确;C.制取活泼金属Na通常采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原理为2NaCl(熔融)2Na+Cl2↑,C错误;D.通常采用还原剂CO在高温下还原Fe2O3的方法冶炼Fe,冶炼原理为Fe2O3+3CO2Fe+3CO2,D正确。5.(2025·汕头统考)某班级同学在学习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讨论。结合他们的学习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应用于照明弹和烟火制造B.钠和钾与水的反应非常剧烈,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直接应用C.钙是建筑材料水泥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且钙离子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D.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电力、电子、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解析:建筑材料水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C项错误。6.(2025·佛山开学考)部分元素的化合价及物质类别用下图表示,图中表示含铝或铜元素的物质。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C )INCLUDEPICTURE "26GDA43.TIF"A.工业上可通过电解b或d制备aB.a与e反应可转化为dC.水溶液中,b与a反应可转化为dD.加入过量氨水,可由b、d分别制取c、e解析:由题图知,a为Cu或Al单质,b为铜盐,c为氢氧化铜,d为铝盐,e为氢氧化铝。工业上采用热还原法制取Cu单质,采用电解熔融Al2O3制取Al单质,A错误;铝不与氢氧化铝反应,B错误;由于Al的化学性质比Cu活泼,故Al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Cu和铝盐,C正确;加入过量氨水,可由铝盐制得氢氧化铝,铜盐制得[Cu(NH3)4]2+,得不到氢氧化铜,D错误。7.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为确定铝合金中金属的成分,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片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D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与结论A 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含铝、铁、镁三种金属B 加入NaOH溶液 有无色气体产生,含有镁、铝两种金属C 加入盐酸后,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一定含有镁D 用盐酸溶解并放置一会儿后,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含有铁解析:A.因铝、铁、镁都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故不能确定含有铝、铁、镁三种金属,A项错误;B.铝、铁、镁中只有铝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只能证明含有Al,B项错误;C.加入盐酸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Mg2+、Al3+均可生成氢氧化物白色沉淀,说明合金中可能含有镁,C项错误;D.铁单质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后,亚铁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铁离子,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D项正确。8.工业上,金属的制取有多种方法,选择何种方法与金属的性质密切相关。(1)金属Na、Mg、Al等的制取常采用电解法。写出以铂为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镁制镁的电极反应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钾因易溶于盐而不易分离,且电解时有副反应发生,工业上通常用钠与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 NaCl(l)+K(g) ΔH>0,根据下表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物质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Na 0.97 97.81 890K 0.86 63.65 770NaCl 801 1 465KCl 776 1 437①制取钾的适宜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②制取钾的条件为________。A.适当高温高压 B.适当低温低压C.适当高温低压 D.适当低温高压③工业上采用此法制得的钾往往不纯,最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检验方法为____________。(3)用铝热反应可将Fe3O4中的铁还原出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法制得0.84 t Fe,则转移________mol电子。解析:(1)电解熔融氯化镁时,阳极上Cl-失电子被氧化成Cl2,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上Mg2+得电子被还原成Mg,电极反应式为Mg2++2e-===Mg。(2)①K、Na的活泼性相近,要从题给可逆的置换反应中制取K,主要是利用K的沸点比Na的低,而控制温度使K汽化,其余三种物质均为液体,便于生成的K蒸气不断逸出,使反应向生成K的方向进行而制得K,所以适宜的温度范围为801~890 ℃。②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均能使平衡Na(l)+KCl(l) NaCl(l)+K(g) 正向移动,所以制取钾的条件为适当高温低压。③因为制备反应为可逆反应,而且钾蒸气和钠蒸气的沸点差别不是特别大,所以制备的钾蒸气中最可能含有少量的钠蒸气。检验金属钠可以用焰色试验,钠的焰色为黄色。(3)铝热反应是热还原法的一种,利用铝的还原性比铁的强将铁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Al+3Fe3O49Fe+4Al2O3,由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式9Fe~24e-,所以制得0.84 t Fe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Fe)=×=4×104mol。答案:(1)2Cl--2e-===Cl2↑ Mg2++2e-===Mg(2)①801~890 ℃ ②C ③钠 焰色试验(3)8Al+3Fe3O49Fe+4Al2O3 4×104[素养提升]9.(2024·新高考福建卷)用CuCl探究Cu(Ⅰ)、Cu(Ⅱ)性质,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INCLUDEPICTURE "26BN3.TIF"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反应:①CuCl+2NH3·H2O===[Cu(NH3)2]++Cl-+2H2O②2[Cu(NH3)2]+===[Cu(NH3)4]2++Cu↓③[Cu(NH3)4]2++Cu===2[Cu(NH3)2]+④4[Cu(NH3)2]++O2+8NH3·H2O===4[Cu(NH3)4]2++4OH-+6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与Cu2+的配位能力:NH3B.[Cu(NH3)2]+(aq)无色C.氧化性:[Cu(NH3)2]+<[Cu(NH3)4]2+D.探究过程未发生反应②解析:由反应④可知,反应后生成了[Cu(NH3)4]2+和OH-,说明与Cu2+的配位能力:NH3>OH-,故A错误;CuCl白色粉末溶于过量氨水时发生反应①,根据实验现象可知,[Cu(NH3)2]+(aq)无色,故B正确;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强,由反应③可知,氧化性:[Cu(NH3)2]+<[Cu(NH3)4]2+,故C正确;根据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可知,探究过程未发生反应②,故D正确。10.氧化亚铜(Cu2O)主要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已知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Cu2O与H+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现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得到混合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稳定性:Cu2O>CuOB.Cu2O与酸的反应中Cu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溶液变蓝色,则说明CuO已分解D.若有14.4 g Cu2O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为0.1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解析:A项,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和O2,说明Cu2O比CuO稳定,故A正确;B项,反应Cu2O+2H+===Cu+Cu2++H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部分从+1价降低到0价,部分从+1价升高到+2价,故Cu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正确;C项,若溶液变蓝色,不能说明CuO已分解,因为CuO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也变蓝色,故C错误;D项,反应Cu2O+2H+===Cu+Cu2++H2O中,1 mol氧化亚铜完全反应转移1 mol电子,故14.4 g (0.1 mol)Cu2O完全反应转移0.1 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 0.1NA,故D正确。11.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以硫化铜精矿(含Zn、Fe元素的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Cu粉的工艺流程如下。INCLUDEPICTURE "DDQ6.TIF"可能用到的数据见下表:物质 Fe(OH)3 Cu(OH)2 Zn(OH)2开始沉淀的pH 1.9 4.2 6.2沉淀完全的pH 3.2 6.7 8.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固体X的主要成分是S和Fe(OH)3,金属M为ZnB.“浸取”时,增大O2压强可促进金属离子浸出C.“中和调pH”的范围为3.2~4.2D.“还原”时,增大溶液酸度有利于Cu的生成解析:CuS精矿(含Zn、Fe元素的杂质)在高压O2作用下,用硫酸溶液“浸取”,CuS转化为CuSO4、S,Fe2+被氧化为Fe3+,然后通入NH3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为Fe(OH)3 沉淀,而Cu2+、Zn2+仍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S、Fe(OH)3,滤液中含有Cu2+、Zn2+;向滤液中通入高压H2,根据还原性:Zn>H2>Cu,Cu2+被还原为Cu单质,通过“过滤”分离出来,而Zn2+仍然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再经一系列处理可得到Zn单质。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固体X的主要成分是S和Fe(OH)3,金属M为Zn,A正确;B.CuS难溶于硫酸,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S(s) Cu2+(aq)+S2-(aq),增大O2的压强,即增大O2的浓度,可以反应消耗S2-,使之转化为S,从而使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促进金属离子浸出,B正确;C.根据流程图可知,用NH3调节溶液pH时,要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Cu2+、Zn2+仍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结合表中数据可知,“中和调pH”的范围为3.2~4.2,C正确;D.在用H2还原Cu2+变为Cu单质时,H2失去电子被氧化为H+,与溶液中OH-结合形成H2O,若还原时增大溶液的酸度,即 c(H+) 增大,不利于H2失去电子还原Cu2+使之变为Cu单质,因此不利于Cu的生成,D错误。12.CuCl在染色和催化领域应用广泛,某研究小组欲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将二氧化硫通入新制Cu(OH)2中制备CuCl。已知: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能溶于浓盐酸。INCLUDEPICTURE "25TH105.TIF"实验步骤及现象:①向装置C中先加入15 mL 0.5 mol·L-1 CuCl2溶液,再加入30 mL 0.6 mol·L-1 NaOH溶液;②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产生 SO2气体至过量,刚开始装置C中出现少量淡黄色固体,静置一会儿之后,底部有较多的白色沉淀,上层是淡绿色溶液;③将装置C中混合物过滤,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烘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0.594 g。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a为浓硫酸,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SO2通入装置C中,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白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组成员针对步骤②中的现象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得出:ⅰ.白色沉淀为CuCl。ⅱ.上层淡绿色溶液中的主要溶质为NaCl和少量Cu(HSO3)2。结论:本实验中较多量的新制氢氧化铜与二氧化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少量与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二者为竞争关系。试分析主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乙醇洗涤CuCl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该实验中CuCl的产率为________%。(7)已知:Cu2O+2H+===Cu+Cu2++H2O,CuCl+HCl===HCuCl2,HCuCl2CuCl↓+HCl。若所得CuCl固体中混有少量 Cu2O,请补充下列除去 Cu2O的实验方案:①向产物中滴加试剂________,使固体充分溶解,再过滤出杂质;②向滤液中加水稀释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③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除去Cu2O后的CuCl固体。解析:(1)根据题图可知,仪器b的名称为蒸馏烧瓶。(2)装置B中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3)CuCl难溶于水,为白色固体,二氧化硫通入装置C中与新制Cu(OH)2反应,硫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硫酸根离子,Cu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CuCl,离子方程式为2Cl-+SO2+2Cu(OH)2===2CuCl↓+SO+2H2O。(5)由已知信息可知,CuCl难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可以降低洗涤过程中CuCl的损失,且乙醇易挥发,可以带走水分,有利于CuCl的快速干燥。(6)15 mL 0.5 mol·L-1 CuCl2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0.015 L×0.5 mol·L-1=0.007 5 mol,完全转化为CuCl,理论上生成CuCl的物质的量为0.007 5 mol,质量为0.007 5 mol×99.5 g·mol-1=0.746 25 g,实验实际所得CuCl固体的质量为0.594 g,故CuCl的产率为×100%≈79.6%。(7)因为CuCl溶于浓盐酸,所以可向产物中滴加浓盐酸,使固体充分溶解,过滤出杂质后,加水稀释滤液,产生白色沉淀,加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除去Cu2O后的CuCl固体。答案:(1)蒸馏烧瓶 (2)平衡气压(3)2Cl-+SO2+2Cu(OH)2===2CuCl↓+SO+2H2O(4)溶液中存在Cl-,Cl-可以结合Cu+生成CuCl沉淀,CuCl沉淀的生成增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竞争性(5)可降低洗涤过程中CuCl的损失,同时有利于CuCl的快速干燥 (6)79.6 (7)浓盐酸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秋高考化学复习第4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铜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学案.doc 2025秋高考化学复习第4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铜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课件.ppt 2025秋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跟踪练17练习含答案(教师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