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7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7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70张PPT)




and the Sea
The Old Man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10课
激趣导入
“作家在一篇渔猎故事的框架中,生动展示出人的命运,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素养目标
1.了解海明威生平及其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主要内容,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分析选段的艺术手法,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4.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抗争精神。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Contents
目录
知人论世
Zhirenlunshi
初度感悟
Chuduganwu
深度探究
shendutanjiu
思考延伸
sikaoyanshen
知人论世




Part-01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迷惘的作家—海明威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国 籍
美国
职 业
作家、记者
成 就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银制勇敢勋章 普利策奖 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文坛硬汉
出生地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奥克帕克
生卒年
1899年7月21日------ 1961年7月2日
代表作品
《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永别了,武器》
《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伊甸园》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 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前情回顾
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重点描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内容简介
Content validity
故事背景
20世纪中叶的古巴
小说人物
主人公: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 配角:叫马诺林的小孩
大概情节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
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开 端
发 展
高 潮
结 局
了解“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了解“硬汉形象”及其精神
硬汉形象 硬汉精神
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在遇见别人普遍认为无法达成的时候,面对目标,勇于克服苦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自我(伤痛),实现目标的一种精神。正如文中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但是却不能打败他。”
电报体小说
电报体小说 内涵 指小说中一种语言文体风格。多用短句,不用或少用复句,很少用形容词,文字简洁如同电报,故名。美国作家海明威擅用此文体写作。
特点 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任务活动
思考1: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明确 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
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
任务活动
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如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
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
初读感悟




Part-02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明确字音
莽莽撞撞(mǎng) 豁然(huò)
灰鲭鲨(qīng) 蜷曲(quán qū)
咔嚓(kā chā) 魟鱼(hóng)
强劲(jìng) 攥起手(zuàn)
戳不进去(chuō) 糟蹋(zāo tà)
抡起(lūn) 游弋(yì)
预习检查
2.解释词语
所向无敌:
肆意妄为:
听天由命:
手无寸铁:
乐在其中:
一物降一物:
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指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比喻宇宙万物相生相克,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预习检查
任务活动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任务探究
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量
工具
结局
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灰鲭鲨 加拉诺鲨 铲鼻鲨 铲鼻鲨 加拉诺鲨 鲨鱼
数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成群结队
工具 鱼叉 绑着刀子的桨 绑着刀子的桨 棍子 棍子、舵把
结局 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星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铲鼻鲨,刀子被折断 鲨鱼受重伤,剩下半条鱼 老人被打败了,大鱼只剩下残骸
深度探究




Part-03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任务活动一 分析手法,概括形象
文学作品善于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如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等正面描写,对比、反衬等侧面描写。
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中,主要人物形象通常只有一个,是作品刻画的核心对象,往往用来揭示作品的主题;次要人物形象往往用来衬托主要人物形象,一般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思考:找到文中描写圣地亚哥的语句,分析其手法,并概括所描绘的形象特征。
原文 手法 形象特征
(4段)他一面注视着鲨鱼游到近前,一面准备好鱼叉,系紧绳子。 动作、神态 沉着冷静
(5段)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是也许我能制服他。 心理 清醒自信
(12段)“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语言、心理 永不言败、刚毅
(13段)“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语言、心理 敢于担当,直面问题
(15段)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伙”他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离家越来越近了。丢掉了40磅鱼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些。” 语言、心理 真实、乐观积极
(35段) 他那褐色……老人把绑…… (36段)老头放松了帆脚索,让船横过来,露出船底的鲨鱼。 动作描写 沉着机智勇敢
(34段)“呀!”老头儿说“加拉诺,来吧,加拉诺鲨。” 语言、心理 无所畏惧
任务活动
思考1:作者多次对鲨鱼进行描写的目的何在
明确 写鲨鱼游得快,身子强健,武器好,凶残嗜杀,会去咬桨或船舵,趁海龟在水面上睡觉时就把它们的腿和鳍状肢咬掉。这样描写鲨鱼是为了反衬老人坚强的决心和十足的自信,突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
任务活动
思考2:作者在塑造圣地亚哥这一形象时,笔力主要集中在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再现这一场景的?
明确 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独白的手法。作者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在简单、迅速的动作描写中塑造人物。
任务活动
思考3:找出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的内心独白,并分析这些独白在文中的作用。
如:这简直像是做梦一样,他想。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
作用 ①这些独白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
②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主题:老人在大海中独自与大鱼、鲨鱼、海洋斗争,通过独白展示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老人硬汉形象,突出桑地亚哥重压下依旧坚强、精神上永不可被战胜的主题。
独白式心理描写
①直接内心独白
在描写独白时既无作者介入其中,也无假设的听众,它可以将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而无需作者作为中介来向读者说这说那,也就是说,作者连同他的那"他说"、"他想"之类的引导性词句和他的那些解释性论述都从书页中消失了或近于消失了。
②间接内心独白
间接内心独白则以一位无所不知的作者在其间展示着一些未及于言表的素材,好像它们是直接从人物的意识中流出来的一样;作者则通过评论和描述来为读者阅读独白提供向导。
③无所不知的描写
无所不知的描写是有一位无所不知的作家介入描写人物的精神内容和意识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传统的叙事和描写方法对这种意识进行描述。
④戏剧性独白
戏剧式独白直接从人物到读者,无须作者介入其间,但却有一批假想的听众。它所表现的意识深度是有限的,也不像内心独白那样毫无保留。
独白式心理描写
独白式心理描写
(二)运用独白式心理描写的三原则:
①应写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定的内心独白。
②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出现时,才伴之以必要的内心独白。
③内心独白,要努力表现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变化过程。
独白式心理描写
【迁移运用】
针对生活中的一件事或某种现象,写一段文字,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运用独白式心理描写。
示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迷惑于中国实际运行的应试教育和高举的口头素质教育。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处理这种关系。应试教育的实用主义和功利色彩像幽灵一般拂之不去,对素质教育的憧憬在向我招手,让我心潮澎湃。我失去了教育的理念,我也因此失去了教育的目标取向。如果这个社会将延续应试教育,我有足够的办法帮助孩子通过这一关,如果完全实施素质教育,我也有足够的办法帮助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但我所处的时代不是这样一个时代,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瞬息万变的时代。我茫然了……
任务活动 品读内涵,把握主题
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主题则是指文艺作品中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内容。把握主题要结合主要内容、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情节等内容,加以总结。
任务活动
思考1:文章中出现了马林鱼、老人、大海、鲨鱼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象征意味?
意象 象征义
大马林鱼
鲨鱼
老人
大海
想要达成的美好理想
不期而遇的挫折和噩运
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不可捉摸的人生命运
任务活动
思考2:在与鲨鱼的搏斗过程中,我们会发觉老人的性格似乎比较矛盾,他经常会自我否定,找到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 老人认为自己给打败了,是因为他的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因为他的身体、精神疲劳到了极点,他甚至后悔捕到这条鱼。这些看似消极的心理描写,并没有削弱对老头儿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正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 这样的描写也正是突出了“真实性”。
同时,老头儿是作者笔下最典型的“硬汉子”形象,他能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在与鲨鱼搏斗时,老头儿有短暂的犹豫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的,这是几乎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想法,但是,当情势危急时,老人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这样,不但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任务活动
思考3:你认为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人生的成败到底应该如何衡量?
明确 在世俗的眼光看来,老人也许是一个失败者,但在海明威笔下,他却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硬汉子”,是一个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的人。他是一个失败者,却是一个失败的英雄,老人的价值在追捕马林鱼、与大海、鲨鱼的抗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人生的道路是艰难的、充满坎坷的,不要向困难和厄运屈服,需要的是勇敢、顽强战斗的精神。人性中最宝贵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也是老人身上所蕴涵的能够打动不同时代人们心灵的地方。
任务活动
思考4:本文为什么以“老人与海”为题 “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本文写的是老人捕获大马林鱼后在海上独自与鲨鱼搏斗的全过程,让我们感受了一场大海与风浪的洗礼,也充分领略到大海中壮阔、美丽、富饶、仁慈、凶险、残忍的种种场景。因此以“老人与海”为题。
作用 以“海”作为背景,更能烘托出老人在厄运险境中的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作品主题
Content sorting
海明威,他用大量的篇幅,在作品中详细地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借景抒情,深入说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老人面对的是海洋的挑战,而海洋面对的则是老人的极限。老人对海洋存有敬畏,也相互依存,这也可以理解为,海明威用一种独特的思维手法,向人们呈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圣地亚哥的身上,凝聚着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当他认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出海捕鱼时,他孤身一人驾驶着小船,在三个月的毫无收获中不屈坚守。凭借着这样的执着,捍卫着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因此,为了战胜大马林鱼,也为了战胜这片神圣的海洋,圣地亚哥说:“人是打不败的,除非你把他毁灭。”而从这一句话中,不难看出,海明威将个人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相互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了人格的无限崇高。
②人与现实的不屈抗争
对于圣地亚哥来说,他费尽千辛万苦,捕捉到了这条鱼。但是,这条大鱼却在老人归去时被鲨鱼撕咬殆尽。这也反映出,海明威借此无奈地说明,在现实中存在着人类无法跳脱的悲剧命运。这种无法挣脱的命运枷锁所要证明的是人类的文明价值和精神力量。不管是老人、小孩、大鱼、海洋,都运用一种特殊的隐喻,披露出了当权者的虚伪和社会生活的动荡。
③人与文明的苦苦坚守
任务活动
总结
这一部分通过老人智斗鲨鱼、勇斗鲨鱼、百折不挠斗鲨鱼的过程,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歌颂了圣地亚哥英勇顽强的精神,体现了人要顽强斗争夺取胜利,并勇敢地面对失败的态度。
任务活动
思考5:你认为桑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 勇敢、坚强、果断、善良、幽默、乐观, 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 “硬汉子”形象。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任务活动
思考6: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是“硬汉”形象的代表,是“硬汉”精神的化身。请概括“硬汉精神”的基本特征。
明确 坚强的意志、高贵的自信、不败的生活准则、直面未来的勇气
形象总结:一位普通的渔夫、一位平凡的老者、一位成功的失败者、一位失败的悲情英雄、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
任务活动
人格的伟大和坚强的程度,只有借助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
——黑格尔
任务活动二 把握情节,分析作用
任务说明: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和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任务活动
思考1:老人不顾一切搏斗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明确 捕到鱼,并顺利返回,能卖个好价钱,养活自己,还是为了自尊。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就是人类与自然、与危险困难的抗争。正如小说的主题:“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老人的生活信条。他正视失败,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奋斗精神。他展现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人类的进取精神。
任务活动
思考2:你如何看待圣地亚哥的结局
明确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多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任务活动
思考3:老人心理也有动摇的时候,这与打不败的精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明确 ① 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有短暂的犹豫、畏惧心理,几乎是每个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想法,但当情势危急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
②打不败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老人与鲨鱼的搏斗中,更体现在老人与那个内心动摇、怀疑、试图认输妥协的自我搏斗中。这种搏斗的胜利,更真实地诠释了打不败的精神——人不能被自己打败。打不败的真正给价值正在于此。
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
任务活动
思考2:概括艺术特征
①以对立面之强来反衬人物性格之强。作品中无论是大马林鱼还是鲨鱼都是凶猛而强悍的,不好对付的。节选部分写的是鲨鱼的凶残嗜杀和贪婪,但是写鱼是为了反衬人,旨在表现孤身斗鲨鱼,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不退缩、不屈服而顽强斗争的英雄性格,也就是硬汉性格。
②写实的写法。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并没有将英雄形象神化,从物质和力量的角度来看,他并非神圣和不可战胜的。他顽强、自信,但也能充分认识到对手的强大和斗争的艰难。
③借助人物的独白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由老人说出口,有时由作家交代。这类心理描写构成作品的主干。正是这些有声无声的独白,将人物在悲壮的拼搏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生动、完整地记录下来,同时也便于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样的独白,既能很好地揭示题旨,又能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
任务活动四 分析环境,感受氛围
任务说明: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环境描写往往能够起到渲染氛围、埋下伏笔、烘托形象、揭示主题等作用。
任务活动
思考1:分析《老人与海》中的这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天空中的积云堆叠得很高,上方还有相当多的卷云,由此老人知道这风会刮上整整一夜。
明确 这句环境描写,用天空中云块的聚散预示天气的变化,暗示圣地亚哥的处境将变得很严峻,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圣地亚哥由天空中的“积云”和很多的“卷云”判断出“这风会刮上整整一夜”,这表明他具有丰富的出海经验,为下文老人遭遇鲨鱼袭击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硬汉精神”一次次击退鲨鱼的侵犯做了铺垫。
任务活动五 锤炼语言,曲径探幽
任务说明: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要内涵即是“炼字与炼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品鉴诗词的语言,是鉴赏诗歌之美,品鉴诗人之情的重要方法。
任务活动
活动:分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和效果。
①这条鲨鱼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
明确  这段描写鲨鱼刚出现时的情景,语言平实自然,主要借助一系列的动词,就把鲨鱼来势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任务活动
活动:分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和效果。
②两条鲨鱼一齐紧逼而来,他一看见离他最近的一条张开嘴,咬住了大鱼银色的体侧,就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落下去,打在鲨鱼宽阔的脑袋顶上。棍子敲上去的时候,他觉得像是打在坚韧的橡胶上,但他也感到了坚硬的骨头。趁鲨鱼从大鱼身上往下溜的时候,他又狠狠地打在鲨鱼的鼻尖上。
明确  这段文字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多用动词,鲜明生动,给人以惊惧、紧张感,但这种感情不直露,而是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含在自然的行文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任务活动
活动:分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和效果。
③“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明确  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圣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任务活动七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任务活动
没有被斗败的人(节选)
海明威
公牛追着帆布,刚冲了一半,就停了下来。它又采取守势。曼纽尔拿着剑和红巾,朝它走去。曼纽尔在它面前挥动红巾。公牛就是不冲。
曼纽尔侧身朝着公牛,顺着下垂的剑锋瞄准地方。公牛一动不动。仿佛站在那儿死掉了,再也不能向前冲似的。
曼纽尔踮起脚尖,顺着钢剑瞄准,猛扎下去。
又是一下冲撞,他只觉得自己给猛的一下顶了回来,重重地摔倒在沙地上。牛在他上面。曼纽尔躺在那儿,像死了似的,头伏在胳臂上,牛在抵他。抵他的背,抵他那埋在沙土里的脸。牛角抵穿他的一个袖子,牛把袖子扯了下来。曼纽尔把袖子给挑了起来甩掉了,牛便去追披风。
任务活动
曼纽尔爬起身,找到剑和红巾,用拇指试了试剑头,跑到围栏那儿去换一把剑。
牛站在那儿,在一场搏斗以后,又变得迟钝和发呆了。
曼纽尔拿着红巾朝它走去,挥动红巾。牛没有反应。他在牛嘴跟前把红巾从右到左,从左到右地摆动。牛用眼睛盯着红巾,身子跟着红巾转动,可是它不冲。
曼纽尔着急了。除了走过去,没别的办法。又快又准。他侧着身子挨近公牛,把红巾横在身前,猛地一扑。他把剑扎下去的时候,身子往左一闪避开牛角。公牛打他身边冲过去,剑飞到了空中,在弧光灯下闪闪发光,带着红把儿掉在了沙地上。
曼纽尔跑过去,捡起剑。剑折弯了,他把它放在膝头上扳扳直。
他朝牛奔过去。他从手里拿着披风站在那儿的埃尔南德斯面前经过。
任务活动
“它全身都是骨头。”那小伙子说。
曼纽尔点点头,一边擦擦脸。他把血污的手帕放进口袋。
公牛就在那儿。它现在离围栏很近。该死的牛。也许它真的全身都是骨头。也许没什么地方可以让剑扎进去。没地方?他偏要扎进去让他们瞧瞧。
他挥动着红巾试了试,公牛不动。曼纽尔像剁肉似的把红巾在公牛面前一前一后地挥动着。还是一动不动。
他收起红巾,拔出剑,侧身往牛身上扎下去。他感到他把剑插进去的时候,剑弯了,他用全身力量压在上面,剑飞到了空中,翻了个身掉进观众当中。剑弹出去的时候,曼纽尔身子一闪,躲开了牛角。
任务活动
黑地里扔来的第一批坐垫没打中他。接着,有一个打中他的脸,他那血污的脸朝观众看看。坐垫纷纷扔下来,散落在沙地上。有人从附近扔来一个空的香槟酒瓶。它打在曼纽尔的脚上。他站在那儿望着扔东西来的暗处。接着从空中呼的一声飞来一样东西,擦过他身边,曼纽尔俯身把它捡起来。那是他的剑。他把剑放在膝头上扳扳直,然后拿着它向观众挥了挥。
“谢谢你们,”他说,“谢谢你们。”
呸,这些讨厌的杂种!讨厌的杂种!他跑的时候,脚底下给一个坐垫绊了一下。
公牛就在那儿。跟以前一样。好吧,你这讨厌的、可恶的杂种!
曼纽尔把红巾在公牛的黑嘴跟前挥动着。
牛一动不动。
你不动!好!他跨前一步把杆子的尖头塞进公牛的潮湿的嘴。
任务活动
他往回跳的时候,公牛扑到他身上,他在一个坐垫上绊了一下,就在这时候,他感到牛角抵进了他的身子,抵进了他的腰部。他双手抓住牛角,像骑马似的往后退,紧紧抓住那个地方。牛把他甩开,他脱身了。他就一动不动地躺着。这没关系。牛走开了。
他站起身来,咳嗽着,感到好像粉身碎骨,死掉了似的。这些讨厌的杂种!
“把剑给我,”他大声叫道,“把那东西给我。”
埃尔南德斯拿着红巾和剑过来。
他用胳臂搂着他。
“上医务所去吧,老兄,”他说,“别做傻瓜了。”
“走开,”曼纽尔说,“该死的,给我走开。”
任务活动
他挣脱了身子。埃尔南德斯耸耸肩膀。曼纽尔朝公牛奔去。
公牛站在那儿,庞大而且站得很稳。
好吧,你这杂种!曼纽尔把剑从红巾中抽出来,用同样的动作瞄准,扑到牛身上去。他觉得剑一路扎下去。一直扎到其护圈。四个手指和他的拇指都伸进了牛的身子,鲜血热乎乎地涌到他的指关节上。
牛踉踉跄跄似乎要倒下,接着他站到了地上。他望着,公牛先是慢慢地向一边倒翻在地;接着突然就四脚朝天了。
然后他向观众挥手,他的手刚给牛血暖得热乎乎的。
任务活动
好吧,你们这些杂种!他要说些什么,可是他咳嗽起来。又热又闷。他低头望望红巾。他得过去向主席行礼。该死的主席!他坐了下来,望着什么。那是公牛。它四脚朝天,粗大的舌头伸了出来。他挣扎着站起来,又开始咳嗽了。有人过来,扶他站直。
他们抬着他,穿过场子到医务所去。医生和两个穿白衣服的人正等着他。他们把他放在手术台上,给他剪开衬衣。曼纽尔觉得很疲乏。他整个胸腔感到发烧。他咳嗽起来,他们把一样东西放在他嘴跟前。人人都十分忙碌。
一道电灯光照着他的眼睛。他把眼睛闭上了。
(有删改)
任务活动
思考:本文和《老人与海》均塑造了硬汉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两个硬汉形象的异同点。
明确 同:两者都倔强执着、自信不服输,面对一时的失败毫不在意,突显出内心的硬气和坚韧(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
异:①桑地亚哥始终是孤零零地漂泊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上,他的抗争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他与鱼的较量成了一曲人与自然、人与命运抗争的颂歌,老人的失败转化为寓言意义上的胜利,从而突显出桑地亚哥豪迈的人格;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以摇摆的方式推进,他是一个有血有肉、能感受到疲倦与伤痛的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概念化、抽象化的硬汉符号。②曼纽尔在真实的场景中具体的时空里与牛搏斗,有更多的人观看与见证他的硬汉形象,所以他的形象更具有真实感,其人格也更显得有普适性;曼纽尔身上还体现出了一定的反抗意识,这是桑地亚哥所没有的,他对侮辱他、嘲笑他的观众的愤怒的反击和蔑视以及他对狡黠而又顽强的公牛的愤怒和蔑视都能体现出他身上的反抗意识。
思考延伸




Part-04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思考延伸
海明威先生,您遇见过这匹狼吗?
陈子芃
海明威先生,我又买了您两本书准备送人,很荣幸,我画了您这本书的中译本封面,却一直没能静下心来读完它。
这个下午太苦闷了,我打开您的书来看。您说自己养不起一只猫,只能羡慕地看着酒吧里的大肥猫。这让我有点意外,您这样的大师怎么能如此贫穷?您的坦诚打动了我,您的书里温暾丰厚的感觉才能让我喘息一会儿。
我曾很想拥有一间只属于自己的屋子,哪怕很小,有个舒服的沙发,旁边堆着自己喜欢的书,我就能每天无比快乐地沉浸在书里。现在有了这个条件,我却连一页书也不想再翻,有时间就看看那些五花八门的网络节目,它们一点也不有趣,却能帮我下饭,还能让我挤出几个傻乎乎的笑,勾兑掉一些疲倦和空虚。而我的感知,也很快被这种快餐节目磨得很脆了,脆得像一个需要轻拿轻放的器皿,又像一片被水流冲掉了表层稀疏植被而裸露的沙丘。
思考延伸
我逃进您的书里,看到您在我也生活过的巴黎发生的点点滴滴:您说先贤祠广场四面透风,我想起自己四面透风,我想起自己风雨交加那晚在祠堂屋檐下避雨;您登上高地看满城的红烟囱,我想起自己借住在蒙马特高地的萨拉家时,看见对面窗户里的大叔修飞机模型修了一个下午,神情专注得像一个狙击手;您说卢森堡公园里落了叶子的树木像是雕塑,我又想起自己抱着速写本游荡在卢森堡公园里找鸟模特来画……
我生出一种幸福的时空错乱感,大概是人冲破了难以冲破的单向时空管道时的胜利,还有和不同时空里的朋友会师的自由。
疫情期间关在家里,连个能倾诉的人都很难找到。出不了门,我就做了一个关于抑郁症题材的动画作品,画了一千多帧,把一千多张抑郁的脸串联起来,讲述了Miss Blue七天里的生活感知。做这样的作品真令人压抑,而且还是长时间的压抑,哪怕本来是愉快的,一旦投入其中,就要把快乐的频率调低。上次与人聊起,朋友说创作时的抑郁感只算得是表面的裹覆,而创作的本质是令人感到满足的。
思考延伸
可为什么感到丧呢?大概是受到了来自骨感现实的逼问:为什么做这个?有用吗?——这是个狡诈的问题。现实逼着我们就范,只想让我们沦为它的打工者,让人忘记自己本来有飞越现实的能力。它像一匹豺狼尾随着我们,如若不走它设计的路线,它就一口咬上来。如果我们不成功没有钱,就只配感到丧,和屌丝与失败者画等号。海明威先生,您就没有遇见过这匹狼吗?它有没有讥笑挖苦您,怎么能够连养一只猫的钱都没有,还相信写作,还去欣赏塞尚的画?还敢放肆地说“整个巴黎都属于我,而我则属于这个笔记本和这支铅笔”?
或许是我太容易被蛊惑被打败,您却没有被它裹挟而至痛苦怨艾,您和您妻子可以坐三等车厢去野游,你们会节省半年的开支再去赌赛马,您和朋友们严肃地讨论着谁才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绅士,而这些只关乎他的言行品德。您更知道自己有多么热爱写作,于是决心要把自己所知道的每一件事都写成一篇小说。您是一位豁达的勇士,面对生活的风浪,像对待坏天气一样坦然自若,说这样的坏天气不过是本地的一件寻常事,不足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
思考延伸
彼时的您在热闹的巴黎,正如今日我在繁华的上海。昨天,一个精明的女商人找我为她的产品画插画。我们坐在精致的咖啡馆里喝着一壶茶。她偶尔提及她的资产和房产,说这些可以让她安心做事。她对艺术家们刻苦坚持的理想嗤之以鼻。后来,她问我最近在做什么,我说了那件关注抑郁症的作品。女商人突然来了一句:做抑郁症的作品有什么用呢?我愣住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艺术就是个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是可以很有意义的东西啊。
说来,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并不专业的“专业人士”,他们内心对专业精神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讨巧那不划算。但是如果合作伙伴不专业,他们又必定会大加讽刺和抱怨。他们在油光光的地方滑行久了,机敏的虚招在我这种粗粝的石头身上会不奏效。往往他们越是自我标榜,我越会变得近乎稚拙。
思考延伸
海明威先生,为什么我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不会掉头走掉呢?现实的问题常让我深感迷惘,你们不就是著名的“迷惘的一代”吗?你们迷惘的又是什么呢?疑惑从未止息,迷惘的何止你们那一代。当您想帮助朋友的好作品得到公正的对待时,斗志又燃烧起来,让“迷惘”什么的见鬼去吧!
现在我在一家小餐馆吃饱喝足,因为不想再花一份咖啡钱,索性就在这有点暗的灯光下打开您的书继续来看。此时的您正饥肠辘辘,您说饥饿是有益的锻炼,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塞尚,让他所有的画看上去更加清晰明丽。后来,您漫步去了莎士比亚书店,跟店员朋友西尔维亚聊天时,您抱怨收到的稿费很少,随即就厌恶自己不该向别人诉苦,因为辞去记者工作专心写作而导致收入不佳是您自己做的选择,所以您骂自己是卑鄙的假圣人、假殉道者。噢!海明威先生,我理解您,我也是这样,从不后悔自己所做的选择,却偶尔会忍不住抱怨现实的苛刻。既然做了选择,还是不抱怨的好,来回纠结才让人痛苦,越纯粹,才越能乐在其中。从书店出来,您拐道去了利普餐厅,痛快地喝了两大扎冰啤酒。您说您需要做的仅仅是写出一个真正的句子,一个真正简单的陈述句。没过一会儿,您又说光能写出简单的真正的句子,还远远不足以使故事达到想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而这些,是从塞尚的画里学到的。
思考延伸
后来,您抄近路想尽快赶回写作的地方去,边走边思索着还能写些什么,往昔最熟悉却没有写过的是什么,真正了解最为关心的又是什么。您终于在角落里坐下,阳光和您的笔尖一起开始在纸上涂涂写写。
您正在写一条河,河里能看见鱼……
我知道,真正的您此刻正站在河边,而我也有幸站在您的旁边,看着那条鳟鱼有力地摇尾
(有删节)
思考:海明威是如何应对“这匹狼”的?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明确 海明威:抱有豁达积极的生活态度,无畏清贫生活,全身心投入写作(热爱写作);与人交往关心言行品德不论及功利金钱;反思对忍不住抱怨现实的苛刻,更执著于对追求理想。
启发: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要积极面对;不要惧怕生活的贫穷,对于自己热爱的事情要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资源的《课后巩固》
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