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徽省濉溪中学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 年7月某日,某学校(105°E,40°N)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观测并记录了学校广场旗杆日影变化,该日北京时间 a 时发现杆影正好指向花坛①。下图为该学校广场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日学校广场杆影正好指向花坛②的北京时间约是( )A. (a-12) 时 B. (24 - a)时 C. (25 - a)时 D. (26-a) 时2. 此日之后三个月内, 若该地理兴趣小组成员持续观测杆影日变化, 会发现( )A 正午杆影逐渐变短 B. 日内杆影转过角度变大C. 日落时杆影渐偏北 D. 杆影每日均能经过③④据研究:随气候的变化,北极地区宽度超过100米的河流横向迁移率从1972年到2020年整体下降了20%,河流水量和河岸状态的变化是河流横向迁移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图为1966-2005年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气温、降水量、积雪覆盖面积与入海径流量多年月平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一年径流量曲线 B. 乙一气温曲线 C. 丙一降水量曲线 D. 丁一积雪覆盖面积曲线4. 关于叶尼塞河水文水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结冰期长,有凌汛②河流含沙量大③下游地区河道平直,航运价值高④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5. 该河流横向迁移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①植被增多,根系发达,土层抗侵蚀能力增强②气温升高,蒸发增强,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侵蚀能力减弱③植被生长状况变好,增加地表水下渗,导致河流水量增加④气候变暖,冻土层变薄,解冻时间变长,地表径流增加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研究发现,某岛屿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其中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砂岩层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图1为某岛屿地理事物分布简图,图2为该岛现阶段甲、乙两地出露海平面的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 珊瑚藻时期甲乙两地( )A. 甲地海水侵蚀弱 B. 海岸线较稳定 C. 乙地变质作用强 D. 火山地貌广布7. 推测该岛屿附近海平面的变化过程是( )A. 先升后降 B. 先降后升 C. 稳定不变 D. 持续上升山体效应是指大型山地(高原)内部气温高于外围同海拔大气温度的现象。山体效应常用山体内外同海拔区域的温差表示。下图为青藏高原山体效应的估算值随海拔、经度和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青藏高原山体效应( )A. 随海拔升高而减弱 B. 强度与各地降水量呈正相关C. 自东向西逐渐减弱 D. 空间差异受太阳辐射影响显著9. 推测青藏高原山体效应较强的地区为( )A. 昆仑山脉 B. 柴达木盆地 C. 三江源地区 D. 喜马拉雅山脉建设用地指标的规模影响着城市发展速度。城市群通过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实现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但城市群在不同的阶段往往受到“虹吸”和“辐射”效应的作用而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长三角城市群以区域内部的27个城市为核心区,辐射带动整个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典型的“辐射”效应影响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主要依据是( )A. 区域发展战略 B. 建设用地供应C 区域城市规划 D. 城市发展特征11. 长三角城市群在“辐射”效应影响下( )A. 用地指标向核心城市倾斜 B. 外围人口涌入核心城市C. “核心—外围”结构增强 D.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海洋锋区是海水表面温度南北梯度大值区。位于太平洋的副极地海洋锋区冬季位置偏南,受锋区影响,海面之上低压系统发育,天气多变。下图示意副极地海洋锋区冬季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图中副极地海洋锋区形成的直接动力是( )A. 北太平洋暖流 B. 冬夏季风交汇C. 东、西风交汇 D. 寒、暖流交汇13. 冬季该锋区位置偏南的原因是( )A. 高低纬间水温差异大 B. 海冰隔绝海气热量交换C. 太阳直射点位置南移 D. 偏北风加强南下的寒流14. 该锋区海水表面温度梯度( )A. 利于锋面气旋生成,多阴雨 B. 加快海水流动速度,多巨浪C. 利于锋面气旋生成,多雾霾 D. 加快海水流动速度,多海雾尼日河源于四川省南部小相岭,为大渡河一级支流,干流长约125.6千米,流域面积约为4150.81平方千米。该流域海拔667~4756 米,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地形梯度分异。截至2021年末,尼日河流域内常住人口为61.34万,城镇化率为13.4%。下图示意2000—2021年尼日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导致流域内耕地面积明显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城镇化进程推进快 B. 水土流失加剧C.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D. 撂荒面积增大16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可能会导致流域内( )A. 气候转为暖干 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人口大量迁入 D. 粮食安全性下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报道,2025年1月,我国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发现超大规模稀土矿,潜在资源超100万吨。本次发现的稀土矿主要是较为稀缺的中重稀土矿,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新能源、国防等领域。云南红河地区有我国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黑长臂猿、蜂猴等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与云南稀土矿分布区有部分重叠。(1)说出地理信息技术在云南稀土矿勘探过程中的作用。(2)简述稀土资源开采可能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产生的影响。(3)从国家安全角度,阐述云南稀土矿合理开发的重要意义。18.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上游为桑干河,下游为海河,全长747公里,全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左图为“京津冀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桑干河周边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桑干河流域内风大沙多,植被覆盖较差,是众所周知的多泥沙河道和京津风沙源的三大通道之一,生态环境脆弱。一直以来,山西、河北等地多在桑干河流域种植沙棘以修复流域生态环境,沙棘是多年生落叶灌木,耐盐碱、耐干旱,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萌蘖(萌发新芽)能力。近年来,长期断流的永定河实现了两次极其难得的全线通水,尽管时间短暂,也让人们看到了永定河常年不断流的曙光。(1)从气候和位置的角度,分析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2)说明沙棘在流域生态系统修复中是如何发挥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作用。(3)列举能实现永定河全线常年通水的具体可行措施。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堪察加杜鹃花起源于堪察加半岛,属喜寒植物,但极端寒冷会对其造成伤害,目前广泛分布在东北亚和北美西北部的山区。堪察加杜鹃花种子很小,能被风吹到1000米高空,一次传播100米而不落地。由于水热条件差异,堪察加杜鹃花分南北两个物种,北部杜鹃花更加低矮,匍匐贴地生长。末次冰期时,海平面下降,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相连,两个杜鹃花物种分别通过南北两条路线扩散到北美。下图示意堪察加杜鹃花末次冰期扩散路线及现代分布格局。(1)从适应自然环境角度,说明北部杜鹃花匍匐贴地生长的作用。(2)简述北路线和南路线堪察加杜鹃花扩散到北美遇到的困难。(3)与亚洲相比,南部杜鹃花目前在北美洲分布的南界纬度更高,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安徽省濉溪中学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题答案】【答案】1. D 2. C【3~5题答案】【答案】3. A 4. C 5. A【6~7题答案】【答案】6. B 7. A【8~9题答案】【答案】8. D 9. D【10~11题答案】【答案】10. A 11. D【12~14题答案】【答案】12. D 13. D 14. A【15~16题答案】【答案】15. C 16.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遥感技术(RS):快速发现可能含稀土矿的区域,减少人工勘探范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为工作人员和设备提供精确定位,优化勘探路线。地理信息系统(GIS):整合地理数据,分析矿藏分布规律,指导后续勘探。(2)施工修建基础设施,栖息地分割与碎片化;开采排放废水废气,环境污染威胁健康;露天开采剥离地表,植被破坏与食物链断裂。(3)增加了我国稀土资源的储量基础,降低了对国外稀土进口的依赖程度,保障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原材料供应稳定,维护了国家资源安全;为国内稀土产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支持,保障了稀土相关产业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充足且稳定的稀土供应,确保了我国国防军工企业能够获得关键原材料,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升国防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8题答案】【答案】(1)处于温带季风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过渡地带(处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过渡地带);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地带。(2)种植沙棘,可减轻雨水对地表土壤的直接冲刷;沙棘生长吸收部分水分;拦截地表径流,减慢流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水土流失;沙棘的根系能起到固土作用,保持水土。(3)成立内部协作组织,进行水量统一调度;优化调配南水北调水源;充分利用有效降水及本地再生水等水源补给;进行流域生态治理;水源地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流域地下水回补等。【19题答案】【答案】(1)纬度高气温低,匍匐贴地利于保温;风速大,匍匐贴地可以增强抗风能力。(2)北路线:受极地东风的影响,风向与扩散方向相反;末次冰期气温低,北线纬度较高,气温更低,地表长期冰封,难以繁殖。南路线: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南路线传播距离远;海域面积大,海洋阻隔物种传播;受阿留申群岛火山活动威胁较大,扩散可能被火山活动切断。(3)堪察加杜鹃花生长在寒冷环境,该纬度北美西岸暖流流经,亚洲东岸寒流流经;北美西海岸受温暖西风影响较强;受高大山脉阻挡,北美西海岸受偏北风(冬季风)影响小。因此,北美西海岸气温高,南部杜鹃花在北美洲分布的南界纬度更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