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分)本部分共 15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选项 D C B C C B C D B C D A D D B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5分)本部分共 45分(其中 16题 8分,17 题 10分,18题 12分,19题 15分)16.问题 1:②: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并相继建立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1分)20 世纪 90年代以来,海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交接入列。(1分)③: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诞生之初,就经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1分)人民空军建立后,飞机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1分)问题 2:⑥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构筑了新时代的钢铁长城,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分)⑦广大科研工作者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党和政府对科学教育、创新实践的高度重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感悟:新中国国防军队建设快速发展,实现军种合成,装备现代化和科技强军,筑就钢铁长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保障;(1分)科学家用智慧和创新打造高科技长城,走向民族复兴。(1分)17.(1)西藏和平解放,不仅实现祖国大陆的基本统一,而且为西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果断决策是维护西藏稳定的根本保证;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促进了西藏地区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为维护西藏稳定提供了物质保障;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使西藏经济社会获得跨越式发展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3分)(2) 事件:香港回归(1分) 澳门回归(1分)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从实践上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3) 20世纪 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从 1979 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91 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次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5年 1 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3 分)18.(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教育法律法规健全,依法治教,保障教育改革发展有法可依;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强化专业人才培养;重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4分)(2) 汉服的流行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为汉服经济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汉服热潮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为传统工艺注入新的活力;汉服产业与旅游业、影视产业、动漫产业等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年轻消费群体追求通过日常穿搭、出席各种活动来发扬汉服文化的魅力,推动了汉服经济的蓬勃发展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4分)(3) 农村:更多地体现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是基于日常的生产生活和情感维系;农村流行词通常质朴、醇厚,喜欢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口语化的表达。城市:体现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和多元化文化;城市里的年轻人热衷于创造和使用各种新词汇和流行语,为城市语言增添了活力与时尚感;体现了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功能。评分说明:分别围绕农村和城市的流行语概括其特点,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4)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为民生改善和社会变迁提供了政治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经济发展为民生改善奠定物质基础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分)19.(1)①:1949年,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1分)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1分)②:1955 年亚非万隆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实施破坏会议的阴谋;(1分)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分)趋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创造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从单边合作走向多边合作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2) 第一组:示例 1: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2分)示例 2: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2分)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是中国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2分)第二组:科技创新与民生发展相互支撑、深度融合,科技为民生提供解决方案;(1分)而民生需求驱动科技发展方向。(1分)(3) 图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等。图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落实部署的每个环节和全过程,使之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图三,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评分说明:从三款板报设计中任选一款作答,得 2分。(4) 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等。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姓名准考证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1954年9月15日下午3时,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开幕式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大会致开幕词:“…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全中国六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我们伟大的祖国万岁!”这一激动人心的场景铭记了A.开国大典B.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C.一五计划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宣传画往往形象醒目,主题突出,富有感召力。下面两幅宣传画突出体现了A.革命忠诚、国际主义B.不忘初心、牢记使命C.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D.革命乐观主义、无谓强权的人代中中呵入长专理跻判腐岛!3.流行词往往体现出时代的发展特征。“公私合营”“改造”和“合作化”“增产节约”“积极分子”“劳动模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流行的热门词汇,这些词汇反映了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C.土地改革顺利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4.右图为《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情况表》。其中,1961-1965年粮食产量的显著提高主要得益于2500020000A.人民群众高度建设热情15000B.人们忽视客观经济规律100005000C.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D.改革开放不断深人推进(万吨)1958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63年5.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公报中写到: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这篇公报报道的是A.中共中央“七千人大会”B.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答案.pdf 八年级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