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我国自然灾害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我国自然灾害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节 我国自然灾害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分布及其影响。
2.了解中国的气象灾害,针对某种气象灾害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 多地质灾害
【自主学习】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种类多, ,发生频率高,地域差异大。
2.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 、 、崩塌和地面沉降。
3.我国位于 地带与 地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 国家之一。
4.滑坡是我国 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指自然 或人工边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5.泥石流是指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突发性洪流,主要见于 地区。
【合作探究】 我国的地质灾害
材料一 2024年9月19日,受降雨影响,青海省内部分路段发生泥石流,导致道路交通管制或半幅通行。
材料二 图1为我国某地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地形图,图2为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图3为泥石流避灾方法示意图。
1.结合图1,说出甲、乙、丙三地受此次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原因及解决措施。
2.结合图2,描述我国地震多发生在哪两个地震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生于哪类地形类型。
3.结合图3,当遇到泥石流时,应怎样正确的避灾。
学习活动二 多气象灾害
【自主学习】
1.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 、沙尘暴、 等。
2.洪涝和干旱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其中西北地区旱情严重, 区旱涝频发。
3.   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
4.填表,比较常见的特殊天气
特殊天气 发生时间 天气特征 影响地区
寒潮    半年 急剧   、霜冻、大风,有时伴随雨雪天气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梅雨 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 阴雨连绵,相对湿度大,阴云笼罩 江淮地区
沙尘暴   空气中尘土、沙粒较多,空气能见度较低 主要是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
台风 夏秋季节 狂风暴雨 东南 地区
【思维拓展】
1.当我们正在教室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这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危害?
2.寒潮和台风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举例简要说明寒潮和台风的“利”。
【达标训练】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 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 可以有效避灾。 据此回答1~2题。
1.该图示避灾方法适合于 ( )
A.泥石流 B.火山喷发 C.地震 D.寒潮
2.下列现象或事件, 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
A.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B.非洲的旱灾, 导致农田颗粒无收
C.燃放大量烟花爆竹, 引发森林火灾
D.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如图为影响我国的某气象灾害路径和影响我国的年等频次示意图,据图完成3~4题。
                
3.该气象灾害是 ( )
A.旱灾 B.涝灾 C.寒潮 D.台风
4.与南京相比,成都受该灾害影响次数较少,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较高 B.距海较远
C.地势较高 D.地形阻挡
5.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面图示中所列行为正确的是 ( )
【知识自我建构】
【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 多地质灾害
【自主学习】
1.分布范围广
2.滑坡 泥石流
3.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4.山区 斜坡
5.山地高原
【合作探究】
1.甲地。甲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植树造林。
2.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生于山地地区。
3.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学习活动二 多气象灾害
【自主学习】
1.寒潮 台风
2.东部季风
3.干旱
4.冬  降温 夏初 春季 沿海
【达标训练】
1.C【解析】图中人物躲避在卫生间墙角, 并保护头部, 适合于躲避地震。
2.B【解析】自然环境发生的异常变化称为自然灾害。 旱灾属于自然灾害; 选项 A、C、D 都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
3.C【解析】读图可知,该灾害源于西北部蒙古和西伯利亚,大致有南线和东线两条路径,受灾次数自北向南递减,沿南下路径向东、西递减,可以判断该气象灾害为寒潮。
4.D【解析】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阻挡,而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是华北平原,所以当寒潮南下时,南京更易受寒潮影响。
5.D【解析】发生地震时不能跳楼, 这样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海啸来的时候要及时躲避; 台风到来时要避开广告牌等悬挂物, 避免被砸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