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中国的矿产资源【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特点和分布。2.举例说明矿产资源与当地生产生活的关系。3.运用我国矿产资源相关资料,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间的矛盾,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学习导航】【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 矿产和矿产资源【自主学习】1.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可供人类利用的 或岩石等。2.矿产资源,是具有 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3.矿产资源大多属于 资源,储量有限。4.矿产资源可分为 矿产、非金属矿产、 矿产等。学习活动二 矿产资源的特点【自主学习】1.种类齐全,总量丰富(1)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发现 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63种。(2)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煤、 、天然气、铀、地热等 矿产13种, 、锰、铜、铝、铅、锌等 矿产59种,石墨、磷、硫、钾盐等 矿产95种,地下水、二氧化碳气等水气矿产6种。2.地区分布不均(1)能源矿产分布①我国的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西北、 和东北地区,其中煤炭集中分布于 、陕西、内蒙古等地。②石油多出产于 、山东、陕西、甘肃、新疆等地。③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新疆,陕西、 等地。(2)金属矿产分布①铁矿主要分布在 、四川、内蒙古、河北和山西等地。②铝土矿主要分布在 、贵州、河南、山西等省区。③钨矿主要分布在 、湖南等地。④锡矿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 等地。(3)非金属矿产分布①磷矿主要产地有云南、 、四川、贵州等。②硫铁矿以 广东 、安徽、贵州、内蒙古相对集中。③石墨多产于黑龙江、 、湖南等地。【合作探究】西气东输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总里程超2万千米,截至2022年底,西气东轮工程累计输送天然气超8000亿立方米,惠及我国400多个城市、近5亿人口。目前,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工程相继投产,四线工程正在建设中。据此,完成相关任务。(1)结合图,说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途经的主要地形区。(2)议一议,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分别有哪些有利影响。学习活动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自主学习】1.传统的粗放式开采导致资源浪费较大,易引发山体 、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并造成不同程度的 。2.未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更加注重安全、高效、 和集约,走 、低碳、 之路。3.我国战略性矿产目录能源矿产 、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煤层气、铀全属矿产 铁、铬、铜、铝、金、镍、钨、锡、钼、梯、钴、锂、 、锆非金属矿产 磷、钾盐、晶质 、萤石【学后反思】【达标训练】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有“工业黄金”之称。目前,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比重不足23%,但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世界稀土供应的角色,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完成1~2题。1.稀土资源属于( )①可再生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③清洁能源④矿产资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C.坚持提高产量和出口优先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3.我国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 )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②发展可再生能源,丰富能源类型③取消海外进口,实现自给自足④扩大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采规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大量进口石油,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下图示意我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分布。据此完成4~5题。4.从能源的分类看,石油属于( )①可再生能源②非可再生能源③新能源④传统能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我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A.沿海多,内陆少 B.山区多,平原少 C.北部少,南部多 D.东部少,西部多6.下列关于中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大B.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C.中国南方地区石油资源储量丰富D.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河南省境内读“口罩生产及销售过程示意图”,完成7~8题。7.下列与制造口罩的原材料——石油,同属非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①煤炭②森林③海鱼④花岗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8.为了保护环境,下列对矿产资源的做法,符合“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理念的是( )A.扩大资源的进口渠道 B.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C.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 D.开发新能源,不使用矿产资源【参考答案】学习活动一 矿产和矿产资源【自主学习】1.天然矿物2.开发利用价值3.非可再生4.金属 能源学习活动二 矿产资源的特点【自主学习】1. 173 石油 能源 铁 金属 非金属2.华北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辽宁 广西 江西 湖南 湖北 内蒙古【合作探究】(1)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等。(2)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等。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等。学习活动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自主学习】1.崩塌 环境污染2.节约 绿色 可持续发展3.石油 稀土 石墨【达标训练】1.C【解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稀土资源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不属于能源。2.B【解析】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不可能全面禁止开采;我国稀土资源是有限的,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应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应控制稀土资源的出口和产量;对于稀土资源的开采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开采。3.A【解析】我国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②发展可再生能源,丰富能源类型;我国能源需求量大,不能自给自足,还需要大量进口;扩大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采规模,会加剧环境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4.D【解析】石油属于传统能源;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5.A【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分布特点是沿海多,内陆少;山区少,平原多;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6.B【解析】我国矿产资源的总量是丰富的,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是不足的;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是不均的,煤炭、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南方有色金属矿丰富,河南省主要位于北方地区。7.D【解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森林和海鱼属于可再生资源。8.B【解析】扩大资源的进口渠道并不能直接体现“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的理念,只是增加了资源的来源;通过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排放,符合“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理念;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和高效利用的理念相悖,过度开发可能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虽然开发新能源是环保的方向,但“不使用矿产资源”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完全实现,且矿产资源在新能源开发中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