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会分析其成因。2.运用实例,说出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3.联系生活能说出我国水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培养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及良好习惯。【学习导航】【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 时空分布不均【自主学习】1.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多、 少、年际变化 的特点。2.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 , ”的特点。3. 、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8%左右,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 。【合作探究】中国径流带与地形区分布对照中国径流带分布图、中国地形分布图,将下列地区代号填入表中:①塔里木盆地、②青藏高原北部、③内蒙古高原西部、④长江中下游平原、⑤华北平原、⑥东北平原西部、⑦横断山区、⑧武夷山脉、⑨辽东半岛、⑩海南岛。径流带名称 分布地区缺水带少水带平水带多水带丰水带学习活动二 兴建水利工程【自主学习】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 工程。正在修建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是把 水调入缺水的 、 地区。 2.缓解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的措施:兴建 等水利工程,以调剂河流各季节的水量,如黄河干流上的 水利枢纽,长江干流上的 水利枢纽等。 【合作探究】南水北调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回答问题。列表分别说出南水北调三种方案的优点和缺点。方案 优点 缺点东线中线西线学习活动三 节约用水【自主学习】1.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有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够理想、受污染和破坏、有些地区因 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2. 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学后反思】【达标训练】水是生命之源。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完成1~2题。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①夏秋多,冬春少②夏秋少,冬春多③东南多,西北少④西北多,东南少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 B.植树造林 C.南水北调 D.海水淡化2023年12月5日,2150吨丹江口水库水装入100个专业密闭集装箱液袋后,首次搭乘“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运往内蒙古,可有效降低水的运输损耗。据此完成3~4题。3.与南水北调的露天输水渠相比,铁路密闭集装箱液袋运输水的优势是( )A.运量比输水渠大 B.采用密闭液袋,损耗小 C.成本高 D.连续性好4.推测铁路集装箱运输来的水,其主要用途是( )A.生活用水 B.金属冶炼 C.绿化用水 D.农业灌溉南水北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其中东线、中线输水的目的地都是华北地区。据此完成5~6题。5.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 )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较少②耕地面积广大,多旱地,灌溉用水多③人口城市集中,生产生活用水多④水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①彻底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②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③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④有效提升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的综合治理成效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近年再生水占北京年度水资源配置总量近三成,大量再生水的补给,令北京的河湖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读“北京再生水利用示意图”(单位:亿立方米),完成7~8题。7.北京对再生水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大部分用于生活用水 B.缓解水资源短缺 C.彻底解决水污染严重问题 D.代替南水北调工程8.下列能缓解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可行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②发展节水产业③大力开采地下水资源④推广节水器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冬季是全国兴修水利的黄金期,从江河岸畔到广袤田畴,筑大坝、固堤防、修灌区、通水渠,各地纷纷掀起水利建设“热潮”。完成9~10题。9.我国各地选择在冬季兴修水利,主要是因为该季节( )A.气温低,便于兴修水利 B.劳动力充足,修建成本低C.降水少,河湖处于枯水期 D.水利工程损耗大,急需维修10.我国修建引汉济渭,引黄济青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水资源( )A.人均占有量少 B.空间分布不均匀 C.季节分配不均匀 D.浪费和污染严重【参考答案】学习活动一 时空分布不均【自主学习】1.夏秋 冬春 大2.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3.黄河 不协调【合作探究】①③;②⑥;⑤⑨;④⑦;⑧⑩学习活动二 兴建水利工程【自主学习】1.跨流域的调水 长江流域 华北 西北2.水库 小浪底 三峡【合作探究】方案 优点 缺点东线 ①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工程量小,工期短;②可调水量大 ①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耗能大,运营费高;②经过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水质较差中线 ①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②水源地水质好 需要挖输水渠道,工程量较大西线 输水线路最短 地形复杂、起伏大,工程难度最大学习活动三 节约用水【自主学习】1.地下水2. 节约 水污染【达标训练】1.A【解析】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配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2.A【解析】修建水库可以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从而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植树造林主要是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对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海水淡化是增加水资源总量的一种方式,不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3.B【解析】南水北调露天输水渠规模大,其运量通常比铁路密闭集装箱液袋运输量大;材料中提到 “可有效降低水的运输损耗”,铁路密闭集装箱液袋采用密闭液袋,相比露天输水渠,能减少水分蒸发等损耗,这是其明显优势;成本高不是优势,而是劣势;露天输水渠只要渠道设施正常,连续性也较好,且铁路运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列车调度等,在连续性方面并不比露天输水渠有突出优势。4.A【解析】铁路集装箱运输来的水使用专业集装箱液袋,水质好,运往内蒙古,主要用途可能是生活用水;金属冶炼、绿化用水、农业灌溉对水质要求较低,无需使用专业集装箱液袋。5.D【解析】从自然原因方面分析,华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工农业集中、经济发达,人们生活生产用水多。此外,水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6.C【解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将长江水运往华北地区,有利于提高华北地区的地下水位、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其中,东线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可以有效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南水北调只能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无法彻底解决。7.B【解析】从“北京再生水利用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再生水用于生活用水(其他生活用水)的量很少;北京水资源短缺,再生水的利用可以增加水资源的供给,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再生水利用主要是对处理后的水进行再利用,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水污染压力,但不能彻底解决水污染严重问题;南水北调工程为北京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水资源,再生水和南水北调水在用途等方面有不同,再生水不能代替南水北调工程。8.C【解析】跨流域调水可以把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北京,增加北京的水资源总量,缓解水资源不足,如南水北调工程;发展节水产业,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缓解北京水资源不足;大力开采地下水资源,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可持续缓解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可行措施;推广节水器具,能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不足。9.C【解析】我国降水夏秋多,冬春少,各地选择在冬季兴修水利,主要是因为该季节降水少,河湖处于枯水期;与气温、劳动力成本、急需维修水利工程无关。10.B【解析】我国修建引汉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跨流域调水与全国人均占有量无关;季节分配不均匀、浪费和污染严重不是跨流域调水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