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1课时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第1课时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课时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联系身边实际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自主学习】
1.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   、   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   地发展农业。
3.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 和渔业四个部门,小农业是指 。
【合作探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读课件P8—9图(位于我国华北平原某区域的四地),其中A地为城市郊区,B地为远离城市的平原,C地为山地,D地为海洋。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理由。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小麦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 请说明理由。
3.家住C地的小明,向村里建议开垦山地,减少林地面积,改种蔬菜、花卉等,增加村民的收入,你认为可行吗 请说明理由。
【归纳总结】
学习活动二 中国农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
1.目前,中国的   、   、棉花、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2.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1)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 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
(2)新型农业蓬勃发展。
设施农业、 农业、特色农业、 农业等。
3.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1)农田灌溉和农业 逐步普及。
(2)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 、储存、保鲜技术等。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春为岁首,农为先行,进入“雨水”节气,一年一度的春耕春播由南到北在祖国大上展开,如图为2025年全国春播地图,据此完成1~3题。
1.非主要农区主要分布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春播作物(  )
A.水稻 B.大豆
C.春小麦 D.棉花
3.春耕春播由南到北在祖国大地上依次展开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差异 B.降水差异
C.地形差异 D.光照差异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读中国农业结构变化统计图和《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摘要(节选),完成4~6题。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
未来10年稻谷产量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年均增长0.6%,小麦总产量年均增长0.13%,玉米产量年均增长2.7%,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明显增加。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4.从2000年到2030年,我国农业结构中比例变化最大的将是(  )
A.畜牧业 B.林业
C.渔业 D.种植业
5.在种植业中,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稳步增长,可能因为(  )
A.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B.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C.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D.粮食需求越来越少
6.为确保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我国应(  )
A.严格保护耕地
B.大力围湖造田
C.退耕还林还草
D.控制城市发展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部分农业区的分布。读图,回答7~10题。
7.下列关于四个农业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耕地以水田为主
B.②地的主要作物为大豆、玉米
C.③地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④地作物一年两熟
8.四农业区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A.降水丰沛 B.地势平坦
C.光照充足 D.人均耕地多
9.②④地区种植粮食的主要劣势条件是( )
A.平原面积狭小 B.雨热不同期
C.热量条件较差 D.不利于机械化生产
10.制约①农业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山地较多 B.能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紧张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自主学习】
1.土地 气候
2.因地制宜
3.畜牧业 种植业
【合作探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A、B两地地形平坦广阔,靠近水源,适宜发展种植业;C地地形陡峭,为保持水土,应发展林业;D地水域广阔,适宜发展渔业。
2.可行。A地地处城市郊区,离市中心近,城市人口密集,蔬菜、花卉、鱼、肉、乳、禽、蛋市场需求量大,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3.不可行。C地为山地,地形陡峭,如果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的原则。
学习活动二 中国农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
1.谷物 肉类
2.高产稳产 无土 观光
3.机械化 育种
【达标训练】
1.C【解析】读图可知,非主要农区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2.D【解析】可在图上西北部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其图例对应的主要春播作物是棉花。
3.A【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南北纬度不同,气温差异大,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的时间不同。
4.A【解析】读图可知,从2000年到2030年,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比例变化16.76%,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比例变化17.78%,林业在农业结构中比例变化1.37%,渔业在农业结构中比例变化0.35%。因此,畜牧业在我国农业结构中比例变化最大。
5.B【解析】在种植业中,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稳步增长,可能是因为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6.A【解析】为确保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我国应严格保护耕地,禁止乱占耕地现象的发生;大力围湖造田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但并不能保护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控制城市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7.B【解析】据图和地理位置可知,①地是华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耕地类型应为旱地;②地为三江平原,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为大豆;③地为河套平原,不属于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④地为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只能到达一年一熟。
8.B【解析】四地区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都位干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东北地区光照较弱,河套平原的降水少,华北平原和河套平原人均耕地少。
9.C, 10.D【解析】读图可知,①农业区是我国华北平原,这里地形平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耕地多,需水量大,但是该地区年降水量少,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匀,所以水资源缺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