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2课时 主要农作物分布 畜牧业分布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第2课时 主要农作物分布 畜牧业分布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农业
第2课时  主要农作物分布 畜牧业分布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我国农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2.知道我国畜牧业的种类,能运用地图说出主要牧区的名称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3.能理解说明我国经济作物南北差异及我国主要牧区分布的原因。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 主要粮食农作物分布
【自主学习】
1.种类: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 、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为主。
2.分布: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 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
3.重要的粮食产区: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等。
4.主要商品粮基地中,位于东北地区的有   平原、   平原,位于长江流域的有   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平原、太湖平原、   地区,还有位于珠江流域的 。
【合作探究】
1.结合我国地形、气候及人口密度图,分析黑龙江成为我国最大粮食生产省级行政区的原因。
2.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图,说出华北平原虽然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但没有形成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学习活动二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自主学习】
1.   中下游地区、  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  是我国长绒棉的主要产区。
2.   是油菜主产区,  种植以山东、河南相对集中。
3.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的糖料作物是   ,以广西为最大产区;分布在新疆、 、内蒙古等地的糖料作物是  。
4. 线以南的丘陵、山地为主要产茶区。
学习活动三 畜牧业分布
【自主学习】
1.我国的畜牧业分为   畜牧业和  畜牧业两类。  饲养的牲畜占全国总数的80%,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蛋、禽的主要来源。
2.内蒙古、   、西藏、青海是中国的四大牧区所在地。其中,三河马、三河牛是  牧区的优良畜种。
3.四川、   、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合作探究】 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因素
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小明打算从事畜牧业生产,候选地区有东北平原、太湖平原、呼伦贝尔草原、阿拉善荒漠草原,收集了课件P15图(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畜牧业生产)。他想在收益最大的区域寻找合作机会,请你帮他分析。
甲、丙、丁饲料来源
甲地 丙地 丁地
植物秸秆、粮食 牧草、饲料 牧草
1.说出甲、丙、丁三地主要畜牧业类型。
2.小明发现,与丙地相比,甲地畜牧业生产效率更高。根据东北细毛羊的饲料来源,结合其自然环境,分析其主要因素。
3.列表比较丙丁两地的畜牧业生产条件,并回答:与丁地相比,丙地畜牧业生产方式具有什么优势 能否在丁地也进行定居轮牧 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还是降水
地点 丙地 丁地
地形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
降水量变化 降水多 降水少
饲料 牧草 牧草
载畜量 大 小
4.【归纳】影响畜牧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和  。
1.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经济作物?生产条件如何?
2.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畜产品?影响畜牧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江汉平原,位于“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得名。这里的学校每年8月暑假都会组织学生到离学校较近的“学农”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完成1~2题。
1.实践期间学生们对自己所看到的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A.“学农"基地的周围种有很多的橘子树
B.“学农”基地盛开着大片的油菜花
C.此时正是“梅雨”时节,雨水连绵
D.“学农”基地种植有大面积的甜菜
2.“学农"基地投资公司打算开辟一块新茶园,则下列哪一地区最合适( )
A.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南丘陵 D.天山
我国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读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布图及畜牧业景观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我国畜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牧区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
B.丁牧区因气候干旱,草场质量差
C.牧区畜牧业以畜离饲养为主
D.农耕区畜牧业在我国畜产品中占主要地位
4.图中牧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西藏牧区 B.乙一青海牧区
C.丙一新疆牧区 D.丁一内蒙古牧区
5.图示两种畜牧业的差异表现在( )
①饲养方式不同 ②饲料来源不同 ③饲养品种不同 ④机械化水平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左)及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右),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四大牧区( )
A.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B.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C.地形类型以平原、丘陵为主
D.均集中在少数民族自治区
7.造成我国“西牧东耕”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温度差异 B.东西温度差异
C.南北干湿差异 D.东西干湿差异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 主要粮食农作物分布
【自主学习】
1.水稻
2.小麦
3.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4.三江 松嫩 洞庭湖 江汉 江淮 珠江三角洲
【合作探究】
1.黑龙江省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人少地多,粮食产量高,消费量小,商品率高。
2.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粮食商品率不高。
学习活动二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自主学习】
1.黄河 长江 新疆
2.长江流域 花生
3.甘蔗 黑龙江 甜菜
4.秦岭-淮河
学习活动三
 畜牧业分布
【自主学习】
1.牧区 农耕区 农耕区
2.新疆 内蒙古
3.湖南
【合作探究】 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因素
1.甲为农耕区畜牧业,丙和丁为牧区畜牧业。
2.与丙地相比,甲地种植业集中,植物秸秆、粮食等饲料丰富。主要是由于甲位于东北平原,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种植业较发达,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饲料。故影响畜牧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和气候。
3.在丙地定居轮牧,生产效率更高,便于提高生活水平;丁地降水量少,载畜量较低,不适合定居轮牧;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
4.地形 气候
【达标训练】
1.A【解析】学农"基地所在的江汉平原属于长江流域,适合种植橘子;江汉平原的油菜花大致在3、4月份盛开,所以8月暑假去看不到油菜花;“梅雨”一般持续到7月中旬;甜菜是北方的糖料作物。
2.C【解析】我国的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东南丘陵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热量丰富;红土等酸性土壤适合种植茶叶。
3.D【解析】甲牧区为新疆牧区,优良畜种是伊犁马、细毛羊;丁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水草肥美,草场质量高;我国农耕区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饲养的牲畜占全国的80%以上,在我国畜产品当中占主要地位。
4.D【解析】读图可知,甲是新疆牧区,乙是西藏牧区,丙是青海牧区,丁是内蒙古牧区。
5.A【解析】由于饲养方式、饲料来源、饲养品种不同以及生产的畜产品不同,因此将我国畜牧业划分为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①②③正确;我国畜牧业机械化水平整体偏低,差异不明显。
6.A【解析】读图分析,我国四大牧区都是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地形类型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青海牧区没有集中在少数民族自治区。
7.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干湿差异。东部地区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宜种植业的开展;西部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畜牧业的开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