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新洲区部分学校高中一年级质量检测政治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2025.6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恩格斯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一一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这样的政党,是因为其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②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③把自身特殊利益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结合④坚持以坚韧的毅力接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某县在党纪学习教育中,针对村级事务决策“家长制”、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等问题,组织党员干部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查整改,同步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村务决策、三资管理等12类事项流程,并设立“村民监督日”。一年高一政治试卷第1页(共8页)后,该县涉农信访量下降40%,村民满意度提升至95%。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①将党纪教育与基层法治实践结合,完善乡村治理法律体系②要求村民遵守党内法规,健全依法执政制度机制③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党的执政根基④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推动基层治理制度化规范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这要求中国共产党①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②科学立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③保持本色,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④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5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其突出对代表履职的政治要求,增加了代表自觉接受监督、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记录并公示代表履职情况等内容。此次代表法的修改①彰显代表制度的优越性,激发代表积极地履职尽责②有利于提高我国代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③能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与参政议政的职能④说明法律法规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任意调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近年来,海南省政协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引导发动各民主党派和各级政协委员瞄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的短板,综合运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专家协商等形式,以及通过专项行动监督性视察,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这说明海南省政协①在行动中坚持团结和民主,不断推动海南省治理能力的提升高一政治试卷第2页(共8页)高一政治试题答案(202506)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 CDDAB 6-10 DBDAC 11-16 DCCBAA1.C【解析】恩格斯的论述强调了坚定的理想和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需的顽强精神对一个政党的重要性,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①不符合题意,②④ 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③说法错误。2.D【解析】完善乡村治理法律体系的主体主要是立法机关等相关部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主要是从党内纪律等角度来发力,并非直接完善乡村治理法律体系,①不选。党内法规约束对象是党员,村民作为群众无需遵守党内法规,且题干未体现“依法执政制度机制”的健全,②不选。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针对基层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整改,这体现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从而夯实党的执政根基,③正确。组织党员干部对照条例自查整改,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等举措,强化了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同时也让基层治理在制度规范下有序进行,推动了基层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④正确。3.D【解析】政府坚持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①不选。人大坚持科学立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人民自觉守法,②不选。4.A【解析】代表法的修改增加了代表自觉接受监督的内容,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能,③错误;法律法规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不能任意调整,一些法律法规不能适应新的变化,需要调整和完善。④错误。5.B【解析】政协不是决策机关,②错误;海南省政协通过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不是法律依据,③错误。6.D【解析】司法机关不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材料中行政、司法机关发布指导意见也不属于科学立法,①不符合题意。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是惩治网络违法犯罪的责任主体,②错误。多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是为了严厉打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有利于提升治理网络环境的能力,③④正确。7.B【解析】建立“共享法庭”,帮助人民群众就近解决矛盾纠纷,并不是为了降低司法成本,②不符合题意;建立“共享法庭”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无关,③不符合题意。8.D【解析】“空间站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强调个人内心决定一切,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①②与题意不符;“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把“元气”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于物质性的阴阳二气,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③④符合题意。9.A【解析】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一直超前于时代,有时超前、有时滞后,③不选。科学的、正确的哲学为时代的进步提供正确的世界观,④不选。10.C【解析】鲁迅对于天才们的描述,主要表明观念的东西不是人脑自生的,而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C符合题意。意识的内容都来自客观世界,而不是靠人脑想象创造出来,A错误。材料强调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不强调人能够把握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B与题意不符。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不能够创造满足自身需要的一切客观事物,D错误。11.D【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并不代表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但人不能消灭规律,①②错误。12.C【解析】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人不能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①说法错误,③正确。水稻“上山”适用范围的限制也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是无条件的,②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④说法错误。13.C【解析】客观决定主观,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错误。相较其他农业文化遗产,它既有经济与生态价值统一的共性,又有依托城市庭院发展农业经济的特色。体现了人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②符合题意。该系统以传统漏斗架种植方式将葡萄栽培于庭院中,葡萄架周围种植蔬菜、花卉等,与民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呈现出生物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立体人文景观特征,体现了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③正确。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④错误。14.B【解析】漫画中“最大的错误就是经常担心犯错误”这句话让我们感悟到,人不能因为害怕犯错误就止步不前、不敢尝试,过于忧虑错误反而可能遭遇更大的困境,①④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表述错误。15.A【解析】整体统率部分,部分影响整体,②错误,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④表述错误。16.A【解析】材料说明体重问题的产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要加强体重管理,把体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材料强调防止不好的质变发生,不是强调重视量的积累为有利质变做好准备,①正确,③排除。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主要健康风险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这说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管理体重,②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认识和处理主要矛盾的问题,④排除。二、主观题:共5小题,52分。17.【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分)②教育部门和人大代表的双向奔赴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保证国家机关高效协调运转,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3分)③在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中,各民主党派主动建言、积极履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3分)④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居民多途径充分表达诉求,在多方主体共同协商共建共治中达成共识,保障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3分)18.【答案】①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3分)②推进机构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政府职能,使政府各部门能更高效地履行职责,做到职能明确、分工合理。(3分)③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执法严明,服务社会公众。(3分)19.【答案】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实践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3分)②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立足我国实际,因地制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按客观规律办事。(4分)20.【答案】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惧风险和挑战,以顽强的意志、高昂的精神状态应对内外复杂挑战。(3分)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内需升级与高水平开放协同推进,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3分)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有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机遇,才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持续突破,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3分)21.【答案】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6分)浙江山区26县的共富之路探索离不开《方案》的指导,说明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分)各县共富的“施工图”为全国共富提供范例,说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2分)浙江探索共富之路兼顾国家需要与地方特色,说明浙江在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走共同富裕之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问津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pdf 高一政治答案(202506).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