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济源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济源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下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3 分)
1. (1)zhǎng tà(每空 1 分,共 2 分)(2)①成②副(每空 1 分,共 2 分)(共 4 分)
2.(1)①景观独特②文化深厚(意思对即可,2 分。)(2)(自然与传说)示例 1:登王屋览山水奇观,
悟愚公移山精神。示例 2:瀑泉飞翠藏王屋,愚公精神传古今。(文化)例 3:轩辕祭天圣地,道教第一仙
山——王屋山。例 4:寻根黄帝祭天坛,问道王屋悟仙踪。(特色)例 5:山水胜境藏王屋,人文传奇耀中
原。(意思对即可,2 分。)(共 4 分)
3.上联是 B。理由是:根据对联的基本规则,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通常为仄声(现代汉语中一般为第三声、第
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现代汉语中一般为第一声、第二声)。B 联结尾字“郡”读作“jùn”,
为第四声,属于仄声,符合上联的要求;A 联结尾字“阳”读作“yáng”,为第二声,属于平声,因此为下
联。判断方法就是依据对联“仄起平收”的基本规则。(判断 1 分,理由 2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从学校出发,沿黄河大道向东走,到文化路口左转,接着沿文化路前行,到济源大道路口右转,
继续沿着济源大道前行约 100 米,道路右侧是世纪广场,道路左侧就是济源图书馆。(言之成理即可,4 分)
5.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皆若空游无所依③蒹葭苍苍④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或 蒹葭采采,白露未
已都对)⑤曲径通幽处⑥禅房花木深⑦坐观垂钓者 ⑧徒有羡鱼情(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 8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一)(共 16 分)
6.打破人们对“瀑布必高悬”的传统认知,突出壶口瀑布的独特性,引发读者的好奇和兴趣。为后文详细
描写壶口瀑布磅礴气势、深刻内涵做铺垫,突出作者对它的赞叹,奠定情感基调。(一点 2 分,共 4 分。
意思对即可)
7.展现了黄河在不同河段的不同特点,体现了黄河的多样性;以黄河上游的温柔娴静衬托壶口瀑布的汹涌
咆哮、狂烈奔放,突出了壶口瀑布的特点。强调了壶口瀑布的强大力量和独特气质,进而引出对在逆境中
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的深刻感悟与高度赞美,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从壶口的磅礴气势转向上游
的温柔娴静,再回归壶口的狂烈,使文章结构张弛有度。(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 2 分,共 4 分)
8.示例一:“自然力量”。壶口瀑布的巨大声响如同雷声,展现出其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特点,表达了
作者对其自然力量的惊叹和赞美。示例二:“民族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壶口瀑布的汹涌澎
湃、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气势,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强敌入侵时奋勇反抗、不屈不挠和国家强盛、人民富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 1页(共 3页)
裕时全力拼搏、气吞山河的民族精神。示例三:“历史文化”。文章提及《尚书·禹贡》中对壶口的记载,
以及《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体现了壶口瀑布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揭示壶口作为历史文化载
体的意义,串联起民族文化记忆。(4 分。言之成理即可)
9.《壶口听雷》第 3 段:语言热烈奔放、充满激情。作者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动词,如“翻滚、撕咬、缠
绕、甩尾、腾空而起、俯冲而下”等,以及“万般黄龙张牙舞爪”“挟雷裹电”等形象的比喻和夸张,将
壶口瀑布的狂野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壶
口瀑布的磅礴气势,极具感染力。《壶口瀑布》第 6 段:语言含蓄深沉、富有哲理。作者运用“博大宽厚,
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等句子,赋予黄河人格化
的特点,将黄河的性格与人的性格相联系,通过对黄河性格的赞美,揭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
精神品质,使读者在对黄河的感悟中引发对民族精神的深入思考,富有哲理性。(一段 2 分,共 4 分。结
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二)(共 11 分)
10.鉴定了 135 个不同的细胞群,追踪到大脑产生多样性的发育轨迹;提供对大脑发育的基本见解;对理解
神经发育障碍以及儿童脑肿瘤的起源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线索。(一点 1
人,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11.研究对象不同:传统基因组学研究是基于许多细胞的混合物进行的;单细胞组学技术是对单个细胞进行
研究。研究结果不同:传统基因组学研究得到的是所有细胞的平均结果;单细胞组学技术可以精确地看到
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每个细胞在任何特定时间点的基因活动,揭示了细胞之间的差异,帮助研究人员理解细
胞如何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意思对即可,对象,2 分;结果,2 分。共 4 分)
12.发育过程奠定结构基础,文本一指出,大脑发育始于外胚层形成的神经管。神经管经过复杂的细胞学进
程,并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特定的褶皱和精妙的脑区联系。这个过程决定了大脑最终的基本结构和复杂的神
经网络连接基础。结构基础支撑功能实现,文本二描述,成熟大脑正是基于这些发育形成的不同脑区进行
功能分区。这些功能各异的脑区通过发育过程中建立的复杂神经网络紧密相连、协同工作,最终实现了大
脑作为“超级计算机”或“司令部”的整体精密功能和复杂调控。(意思对即可,发育过程奠定结构基础,
2 分;结构基础支撑功能实现,2 分。共 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
13.D(A 项,“作”,劳作;“作”,制作。意思不同。B 项,“舍”,放弃、离开;“舍”,房屋。意思
不同。C 项,“及”,达到;“及”,到了。意思不同。D 项,“去”,离开;“去”,离开。意思相同。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 2页(共 3页)
)(2 分)
14.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意思对即可。2 分)
15.为外界朝代的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叹惋,有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叹惋,也庆幸自己能在桃花源中过
上安宁和平的生活。(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共 3 分)
16.陶渊明不满黑暗现实,但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他讨厌官场繁文缛节;他本性向往自由;他对做官没太
大兴趣,淡泊名利。(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共 4 分)
17.运用想象和直抒胸臆的手法。诗人想象有千万间广厦庇护天下寒士,直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体现
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以及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言之成理即可,4 分)
四、名著阅读(5 分)
18. 示例一:阅读《经典常谈》时,我采用了“选择性阅读”策略。我对古代诗歌兴趣浓厚,便重点精读
了其中的《诗经》篇,仔细品味朱自清先生对“赋比兴”手法的精妙解析;而对于书中涉及艰深文献考证
的部分,如《尚书》源流,则选择略读。这样不仅能高效获取我最需要的知识,也避免了被不感兴趣的内
容困扰,阅读更有针对性。示例二: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坚持“摘抄与做笔记”。我将保尔关
于生命意义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工整摘抄在笔记本上。同时,在摘抄下方,我记录下当时的感
悟:“这是保尔历经磨难后的生命宣言,体现了他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通过摘抄精华、附注思考,
我不仅记住了关键内容,更深化了对人物精神的理解。(明确选择 1 分,方法准确,结合书籍合理,符合
经验分享的表达 3 分,效果 1 分,共 5 分)
19. 作文略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 3页(共 3页)2024一2025学年下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愚公故里,山水济源”主题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希望使用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宣传导语,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春日济源,草长莺飞,王屋山与黄河水相辅相①(成承),勾勒出山水相依的灵动画卷。这
里人文古迹与自然奇观交相辉映,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无论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地标,还是碧波荡漾
的黄河三峡,都让这座“山水名城”名②(符副)其实,在岁月流转中绽放独特魅力。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草长莺飞(
纷至沓来(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①相辅相(成承)】
②名(符副)其实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
【材料一】济源小沟背风景区位于太行山南端,是华北地区唯一遗存的原始牛本年然景观。这里
银河峡内巨石千姿百态,如金蟾石、太极石等,浑然天成;五彩斑斓的五色石铺满河床,在阳光照耀下
熠熠生辉,是国内罕见的火山熔岩地貌景观。小沟背承载着丰富的神话传说,相传这里是女蜗补天
的地方。景区内建有女娲神像、愚公移山影视基地等人文景观,将自然景观与神话文化完美融合,游
客可在游览中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材料二】王屋山是中国古代名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因“愚公移山”的传说闻名退企,兼具自然
风光与文化底蕴。其主峰天坛山为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处,山间植被茂密,飞瀑流泉,
有“道教第一山”之美誉。
(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概括小沟背景区的两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2分)
(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为济源市“王屋山旅游节”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3.小组成员在准备“北国都江堰”济源秦渠枋口水利遗产展区材料时,不小心把三公祠的楹联复
制品的顺序弄乱了,下面两联中的哪句是上联?请你根据对联常识帮他找出,并解释理由,以帮助同
学们理解判断方法。(3分)
A.利贻万世余波灌溉及河阳
B.永奠一方惠泽旁通环济郡
上联:
理由:
4.下面是学校到济源图书馆的路线图。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内容,为同学们指明路织。(4分)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5.走进魅力挤源,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蓝.(8分》
济源的山水人文中,处处藏着诗心与哲思,九里沟的溪流清澈澄明,游负堪戏的品西伦:做肃
元在《小石潭记》中所写:“①
“,鱼影与石底相映成趣,尽三水之空美状日爱
步于蒹葭丛生的五龙口沁河滩,(诗经》里“③
、,④
”(《赛葭》)的吟唱付筛在水搴中
敛氩,勾勒出先民对美好的向往。踏进济渎庙,常建笔下“⑤
,⑥
一”((题破山寺后押
院》)的禅意扑面而来,曲径蜿蜒,花木扶蔗,让人暂忘尘世蛮累。而在曲阳湖畔目晴渔人甩竿技抡的
杨景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⑦

”的感慨便油然而生,既见对生
活的向往,又含怀才不逼的怅惘。这些诗句与济源的山川人文交织,成为永不褪色的魅力密码,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壶口听雷
葛道吉
①瀑布不一定都是挂在高处的,掉进山涧深深的谷槽,让你看不到它或仲或娘的体形,能算瀑布
吗?能!壶口瀑布即是。想了想,第一个把这里叫作壹口瀑布的人,足够令人草敬」
②这个人不知道是谁?追潮到(尚书·斋貢〉,使有记栽:“既载壶口,治梁及歧。”这是最早说出壶
口的文字记载。一部古代名著流传至今,历代学者对尚书作者的论证却说法不一,究竞是谁?至今
仍是个谜。
③来到壶口,立马便被那惊天动地的磅球气势和浪烫的热浪所震慑,我仿佛一时没了神志。眼
睛迷离着任由那万般黄龙张牙舞爪,表现出不磊的个性。它们翻滚着,撕咬着,或热烈缠绕,或昂首
甩尾,似乎周身挟雷裹电,一路咆哮呐喊。倏地,在檀击中腾空而起;霎时,又在高处深呼吸后俯冲而
下。
④眼前没有规则,踢、打、扭、捏、冲、拉、抱,任你拿出十八般武艺。这黄水,这壶口,怎么突然就
·般模样呢?当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造福了银川一方百姓以后,携着荣光进入秦晋峡谷,河床由四五
米宽忽然收缩成四五十米,况且由于特殊的地理山石结构,河床的岩石都是砂岩、页岩和泥岩,石
质相对松软,在突然变窄了的强劲水流的冲击下,时间犹如一柄钢鉴利剑,生生将松软的岩石切、割、
凿出一道深壕。黄河水像千军万马奔腾,迅疾冲进壕沟,形成千旋百转一壶收的壮丽景观。
⑤不由得让人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难道诗仙太白也正是站
在这里体会出黄河水勇往直前的精神,写出这首千吉绝唱的佳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
…”这又是何等鼓舞士气的歌曲。这首歌在瓮战时期起到了巨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如今唱来,
让人仍然热血沸腾。
⑥我静静地站在壶口旁边,听着这如雷滚滚的涛声,看着这撞击翻腾的巨浪,感受到中华民族在
强敌入侵时奋勇反抗的不屈精神,体会到爽黄子孙为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全力拼搏的那种气吞山河
的气概。这壶口、这瀑布、这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雄浑之气,不正是我们民族力量的真正体现吗?
⑦其实,母亲河也有她温柔的时候,那是在上游。上游是地的少女时代,天生丽质,肤色伽鼠明
润,眼睛像妩媚的星星。在高原,那是雪线皑皑的清纯氤氨着的玉液,不动声色,修炼出高雅、地洁、
明丽。没有大开大合的暴躁,一切都显得那么娴静,那么富丽而有涵养。涓涓的,氙氨的,粮致得你
得令人敬仰。
八年组还女笛?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