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聊城文轩初级中学中考数学三模.zip(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东省聊城文轩初级中学中考数学三模.zip(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二0二五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选择题 30分,非选择题90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4.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卡.
5.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愿你放松心情、认真审题、缜密思考、细心演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实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数是 ()
A. 3 B. C. -5 D. -4.5
2.下列图形是各地图书馆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人工智能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体现在生活、工作、医疗等各个方面,手机上人工智能APP品类繁多,其中AIPPT制作软件下载安装763万次,将763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76.3 B. 0.763 C. 763 D. 7.63
4.如图是正三棱柱,它的左视图是 ()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为了解决雨季时城市内涝的难题,我市决定对部分老街道的地下管网进行改造,在改造一段长 4800 米的街道地下管网时,每天的施工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按这样的进度可以比原计划提前 10 天完成任务.实际施工时每天改造管网长度为 ()
60米 B. 72米 C. 80米 D. 96米
7. 如图,点A、B、C、D、E是以点O为中心的正多边形的顶点,若∠ADB=18°,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
7 B. 8 C. 10 D. 11
8.某校艺术节演讲比赛的决赛共有8名学生学生入围,将8名同学分为A、B两组,A组有3名男生和1名女生,B组有2名男生和2名女生,现在分别从A,B两组中分别随机抽取1名学生进行PK,则抽取的两名同学都是男生的概率是 ()
A. B. C. D.
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连接BE,DE,且BE=DE,若AB=5,tan∠BAC=2,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10 B. 20 C. 30 D. 40
某班开展“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的探究活动,其中一组同学的作法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点C、D,点E是OA上任一点,以E为圆心,以同样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F,以F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G,连接EG,然后以E为圆心,以OE长为半径画弧交EG于点P,连接OP,OP即为∠AOB的角平分线。
根据作图过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OE=EP B. EP//OB
C. ∠AEP=∠AOP D. △OEP为等腰三角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的结果。)
因式分解:= .
要使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4.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点E是圆上一点,连接OE,CE,BE,且OE//BC,已知∠ABC=48°,则∠BCE的度数为 .
15.如图,已知A1(2,0),A2(2,-2),A3(4,-2),A4(4,0),A5(4,2),A6(6,2),A7(6,0),A8(6,-2)A9(8,-2)…………依此规律,则点A2025的坐标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每小题4分,共8分)
(1)计算:
解方程:
17.(本小题满分8分)
四边形ABCD为矩形,AB=4,AD=6,点E为对角线BD上的一动点,连接AE,过点E作EF⊥AE交BC于点F.
若点E为对角线中点,如图1,求线段EF的长.
若点E为对角线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如图2,则线段EF的长为多少?
(本小题满分8分)
2025年3月是第9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其主题是“有效减少近视发生,共同守护光明未来”,某社区医院的眼科大夫进行入校园检查七、八年级的学生视力活动,检查结束后,随机抽取部分八年级的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查看,将视力情况(用x表示)分为四组:A组(4.1x),B组(4.4x)C组(4.8x5.0)D组(x5.2)
其中B组的视力情况为:4.4,4.4,4.5,4.5,4.5,4.6,4.6,4.6,4.6,4.6,4.7,4.7,4.7,4.7,4.7,4.7,4.7,4.7
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补全频数直方图, 抽取的学生总数为 ;
扇形统计图中A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视力在4.7以下(包括4.7)的学生通常认为是低于正常水平的,需要及时复查治疗,如果该校初二年级有800名学生,请估计该年级视力低于正常水平的有多少学生?
年 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 数 方 差
七年级 4.6 4.8 4.7 2.03
八年级 4.5 a 4.6 3.06
(4)求出表中的a值,并根据表中的数据评价一下七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并对视力较差的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9.(本小题满分9分)
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活动之一是测量某山丘的高度,在D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沿着DC方向前进14米,在点E处测得点A的仰角为50°,测量报告如下表:
课题 测量某山丘的高度
成员 组长:╳╳╳ 组员:╳╳╳,╳╳╳,╳╳╳
测量工 具 测角仪,米尺
测 量 示 意 图
测量数据 DE=14米,∠ADE=30°,∠AEB=50°
参考数据 Sin50°0.8,cos50°≈0.6,tan50°1.2,
请根据图中测量数据,求出山丘求的高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本小题满分9分)
我们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神奇四边形”.
(1)在我们学过的下列四边形①平行四边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方形中,是“神奇四边形”的是 (填序号);
(2)如图1, 在正方形中, E为上一点, 连接, 过点B作于点H, 交于点G, 连AG,EG.
判断四边形ABEG是否为“神奇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如图2, 点M,N,P,Q分别是,AB,AG,GB,EB的中点. 判断四边形MNPQ是否是“神奇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是圆上的两点,连接AC,BC,AD,过点C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垂足为点E,若CE为圆的切线。
求证:点C为弧BD的中点。
若AD=2,CE=1,求圆的半径。
22.(本小题满分10分)
大约两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并在《墨经》中有这样的精彩记录:"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意即:光线照射物体通过小孔形成倒立的影像,物体投影的大小取决于小孔的位置)"爱研究"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探究证明:
(1)猜想:兴趣小组同学们在实验室架设仪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如图(1)所示。发现蜡烛的火焰透过小孔在成像板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经过测量,蜡烛的火焰是2厘米,小孔与成像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当像距(小孔到像的距离)和物高(蜡烛火焰高度)不变时,前后水平移动蜡烛,发现成像板上倒立的影像大小也随之改变,同学们马上把试验数据记录如下:
试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x(cm) 4 6 8 10
y(cm) 3 2 1.5 h
请根据上面实验数据猜想火焰的像高y(单位:cm)与物距(小孔到蜡烛的距离)x(单位:cm)有怎样的比例关系,写出相应的表达式。估计如果蜡烛距离小孔 10厘米,那么火焰的像高h是多少?
证明:为验证您的猜想,请利用图(2)用严谨的几何证明方法来证明像高(AB)、像距(OE)、物高(CD)、物距(OF)之间的关系;并验证当CD=2cm, 0E=6cm时,问题(1)中所得像高y与物距x的关系式是否正确。
阳光灿烂的正午,校园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经过树叶间的细小缝隙而形成的像,形成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兴趣小组测得树高h为7.5米,地面上形成大小不一的光斑,其中最大的光斑直径是7厘米。查阅资料知道,太阳的直径是1.4x109米,光的速度为3.0x108米/秒。
请根据所得的数据和前面的发现,利用针孔成像的原理,直接写出光斑直径 D(单位:米)与日地距离(太阳到地球的距离)L(单位:米)函数关系式。
23.(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且经过点C(0,-4),顶点坐标为().
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如图1,点D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连接BC,CD,BD,求△BCD的面积的最大值;
如图2点E为抛物线上第四象限上一点,连接AE,交BC于点F,记△BEF的面积为S1,△BAF的面积为S2 ,当最大时,点E的坐标.二0二五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C 2. B 3. D 4. B 5.A 6. D 7. C 8. A 9. B 10. C
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 12. 13.0 14. 24° 15.(1352,-2)
三、解答题
16.(每小题4分,共8分)
(1)解:
=
=………………………………………………………………4′
(2)
解:2(
X=0
经检验,x=0是原分式方程的根。………………………………………………8′
(本小题满分8分)
解:(1)过点E作AD的垂线,交AD于点M,交BC于点N
∵∠AEF=90°
∴∠AEM+∠FEN=90°
∠MAE+∠AEM=90°
∴∠FEN=∠MAE
又∵∠AME=∠ENF=90°
∴△AEM∽△EFN

FN=
∴EF=
=……………………………………………………4′
过点E作EQ⊥BF,过点E作EP⊥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P
在Rt△ABD中
=2
∵BE==
易得△BEP∽△BDA

∴BP=2
EP=
由题意得,QE=BP=2
∵∠EQF=∠APE=90°
∠F+∠FME=∠MAB+∠AMB=90°
∴∠F=∠BAM

∴FQ=4
∴EF==2
18.(本小题满分8分)
(1) 40
(2)36°
(3)00=440
∴该年级视力低于正常水平的有440名学生。
a=4.7
从平均数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平均视力比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视力弱;
从中位数来看,八年级的中位数低于七年级,说明七年级学生的视力好;
从众数来看,七年级学生视力比八年级学生视力好
视力比较差的学生,建议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日常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方面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9.(本小题满分9分)
解:过点A作AF⊥BC于点F,设AF=x,
在Rt△ADF中
tanD=
DF=…………………………………………………………………………3′
在Rt△AEF中,EF=-14
tan∠AEF=
1.2=
X≈16.2米
所以,山丘的高度为16.2米。………………………………………………9′
20.(本小题满分9分)
解(1)④………………………………………………………………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既不互相垂直,也不相等;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但不垂直;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但不相等;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正方形是“神奇四边形”,
解:①四边形是“神奇四边形”,
理由如下: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又∵,
∴,
∴△ABE△BCG
∴,
又∵,
∴四边形是“神奇四边形”.…………………………………………5′
②四边形是“神奇四边形”,理由如下:
∵点M,N,P,Q分别是,,,的中点,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
∴,
∵,
∴,
∴,
由①可得,,
∴,
∴四边形是正方形,
∴,且,
∴四边形是“神奇四边形”.…………………………………………9′
21.(本小题满分10分)
解:(1)证明:连接OC
∵CE是圆的切线
∴OC⊥CE
∵CE⊥AE
∴OC//AE
∴∠CAE=∠OCA
又∵OA=OC
∴∠OAC=∠OCA
∴∠OAC=∠CAE
∴点C是弧BD的中点。………………………………4′
(4)连接BD交OC于点G
∵OC为半径,点C是弧BD的中点
∴OC⊥BD,DG=BG
∵∠CEA=∠GCE=∠DGC=90°
∴四边形CEDG为矩形…………………………………………6′
∴DG=CE=1
∴BD=2
在Rt△ADB中
AB=
=2
∴半径为…………………………………………9′
22.(本小题满分10分)
解:(1)根据题意可知,前3次实验的x与y的乘积都是12,因此猜想y与x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2′
第4次试验,当x=10时,y=1.2
所以,火焰的像高h是1.2cm…………………………………………3′
(2)证明:由题意可知AB,CD是垂直于地面的线段,AB//CD
所以∠A=∠D,∠B=∠C
∴△OAB
∵EF⊥AB
∴=…………………………………………………………5′
当CD=2,OE=6时,代入上式
=

所以(1)中猜想是正确的。……………………………………7′
(5)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已知 h = 7.5 米,d = 1.4×109 米,将其变形可得:
D=
D=…………………………………………………………10′
23.(本小题满分13分)
解: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1′
将点C(0,-4)代入
得a=1
∴表达式为:
=…………………………………………3′
(2)当y=0时,=0
得=-1 ,=4
∴B(4,0)
设BC的表达式为:
将B(4,0),C(0,-4)代入

K=1,b=-4
∴BC:y=x-4
设点D(m,),则点F(m,m-4)
∴DF=m-4-()
=
()
=
∵-2<0
开口向下
∴最大值为8…………………………………………………………8′
(3)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N,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BC于点M
∵AN//EH
∴∠NAF=∠BEF,∠ANF=∠EMF
∴△ANF△EMF

将x=-1代入y=x-4
得y=-5
∴AN=5
设点E(t,),则点M(t,t-4)
ME==
==
=+
∴当t=2时,有最大值
此时,t(2,-6)…………………………………………………………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