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22分)每个人都渴望星辰大海,人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出行。为此班级举行“少年行”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的开篇词,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关于旅行,梁实秋说:“出门要带行李,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那一个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要捆得紧,要捆得俏,要四四方方,要见棱见角。”这是说成人,少年的身上不会有这么多的羁bàn。人生的路上,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就像行走在迷雾中一样__________。一千多年前,天才诗人李白,混搭着游侠、隐士、道人、策士的多重气质,“仰天大笑出门去”体现了一个人最初的踌躇满志。路上永远是美好的,出门要带上四件东西;一要带上__________。浪迹江湖是少时的梦里追求,切不可闪闪烁烁,支吾其词,心生胆怯。二要带上__________。拿着一张地图,心中辨不清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又怎会知道下一步自己该往何方去?三要带上__________。不论是老者、青年还是孩童,只要他站在路边,都有可能知道你所要去的地方。四要带上__________。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要像骆驼一样坚忍,忍饥挨渴,眼中映着的,始终是前方的路。1. 阅读开篇词,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1)羁bàn( ) (2)踌躇( )2. 开篇词第一段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病因和修改建议。病因______________,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眼花缭乱 B. 参差不齐 C. 扑朔迷离 D. 怪诞不经4. 依次填入第四段横线处的词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求知欲 自信心 方向感 抗压力B. 自信心 求知欲 抗压力 方向感C. 自信心 方向感 求知欲 抗压力D. 方向感 抗压力 自信心 求知欲5. “少年行”还需要带上什么东西?请谈谈你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6. 同学们选择下面这幅图作为本次活动海报的配图,请你描述画面内容,并为这幅海报配上一则宣传语。描述画面:_______________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7. 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少年行的路上,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引人无限遐想。欧阳修《醉翁亭记》中“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的朝暮之景,让少年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塞下秋来风景异,③________________”的边塞之景,让少年心生悲凉;④________________(人名)《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⑤________________”的曲折山水,让少年豁然开朗;刘禹锡《秋词》(其一)中“⑥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日之景,使少年积极乐观。少年行,一路上受益匪浅!二、阅读(4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魔童闹海》)获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这部作品最关键的成功要素是叙事内容的匠心打造与影像品质的精益求精。②作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大多数作品对哪吒形象的塑造都强调勇猛果敢、抗争反叛的一面,却鲜少剖析人物行为背后的情感动因。《魔童闹海》在延续传统哪吒的精神内核的同时,更不惜笔墨地揭示他抗争不公命运的内在动机——那是对温暖亲情的珍惜,对真挚友情的守护。在片中,哪吒在父母无条件的爱中长大,并与龙宫三太子敖丙结下深厚友谊,这两条情感线均是对传统神话的颠覆,为情节注入更多现代色彩。③《魔童闹海》为多个重要角色设计了双重形象,并通过复杂的特效为其注入独特的性格魅力,这种设计为角色赋予了更强的艺术表现力。顽童形象的哪吒可爱呆萌,涅槃重生的哪吒气宇轩昂,烈火淬炼而出的英姿少年形象足见其觉醒成长;道貌岸然的无量仙翁矮小圆润,卸掉伪装后丑陋暴戾,膨胀变异、缠满枝条的怪物形象足见其邪恶癫狂……④除了人物形象的精心设计,《魔童闹海》还打造了视觉层次丰富的场景奇观。影片融合我国传统审美元素,创设富丽堂皇的玉虚宫、巍峨沧桑的龙玉殿等叙事场景。众多场景奇观的有机切换,让观众体会到“游戏闯关”般的新奇感与“地图解锁”式的满足感。影片还通过大规模特效将单一静态场景巧妙转换为复杂动态时空的设计:形态变化多样的天元鼎,在不断开合的过程中反复切割叙事时空,有机调度角色分组,流畅助推故事演进。这些特效设计,既是故事文本串接的叙事法宝,更是影片展现“时空魔术”的精彩道具。(摘编来源:《光明日报》2025年2月12日)【材料二】①“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台词,不仅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也映照出中国动画电影打破桎梏的决心。②人们惊叹于这个脚踏风火轮、身披混天绫的少年英雄角色所迸发出的能量:雄踞中国电影票房、观影人次及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三榜首”。接连“打破天花板”绝非偶然,影片爆火再次证明:厚重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价值和鸣,可以释放巨大的文化能量与市场潜力。③文化能量自悠远厚重的历史文脉而来。“魔童哪吒”系列电影蕴含的智慧勇气、是非善恶等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凝结的东方审美和瑰丽想象,是影片打动人心的关键。观众走进电影院,邂逅以三星堆青铜器为原型的呆萌“结界兽”,感知殷夫人送别哪吒时那一抹“杨柳依依”,从而产生一股天然的亲近感,将其内化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自信。④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文艺作品才能具有更深厚的文明底蕴,才能产生更深远的传播力、影响力。《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融合国风国潮与年轻表达,《长安三万里》以豪迈诗情唤起文化共鸣,《深海》拓展水墨动画的创意边界……纵观国产动画崛起和丰满的轨迹,审美品位和创新视角各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创作的沃土。⑤市场潜力随产业发展加速释放。文化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之匹配的原创能力。一部优质动画作品的诞生,涉及上百家动画制作公司,需要编导、视效、声音、发行等多工种通力协作。漫长的技术积累,“几秒钟镜头打磨一年”的耐心雕琢,不惜时光荏苒只为干好一件事的匠心,是精品内容生产的底层逻辑,市场会给予令人振奋的回响。⑥又何止哪吒。从游戏界一只“猴子”横空出世,到人工智能应用全球瞩目,今天的创新生态频频迎来“沸腾时刻”。唯有与时代价值同构共生,与年轻群体同频共振,科技文化创意产品才能涌动鲜活的生命力。讲好创新的故事,离不开年轻而活跃的创作者、从业者。电影中的哪吒与现实社会里的年轻人,在跨越时空的维度共鸣共情,很多观众看完电影后直奔手办店购买周边,网友在线催申公豹、石矾娘娘等IP周边补货。⑦电影是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产品,也是一种国际通行的视听语言,优质动画电影正在成为中华文化出海的一张“高颜值”名片。哪吒的火爆带来了启示:以传统底蕴凝神,以创新表达塑声,以优质内容共鸣,新大众文艺才能更有精气神地讲好中国故事。(摘编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2月13日)【材料三】①《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彰显出电影艺术迭代的生命力,增强着国人的文化自信。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能为中国电影创作和新大众文艺发展带来更多启发。②《哪吒2》标志着中国动画学派的全新阶段正在到来。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电影业改革的深化,也得益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市场的繁荣、电影人才的积累,中国动漫产业获得了新的资源和力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批热爱动画的年轻电影人和新型电影企业崭露头角,数量庞大的中国动漫观众热烈响应。③《哪吒2》让我们意识到,中华文化拥有无比悠久、丰富、厚重的思想资源。影片中,从三星堆文明获得灵感的结界兽、硕大无比的天元鼎,带观众回到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剧情里,混元珠一分为二,魔丸、灵珠各自成长,引发一系列故事,这一基本设定与《庄子》中混沌被人为凿开七窍而死的寓言一脉相承。④《哪吒2》让我们注意到,中国新力量电影人的成长,已进入新的文化生态发育阶段。新一代文艺工作者的长处,一方面在于他们对中国现实、社会和人生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并最终转化成新的艺术语言。许多年轻观众在《哪吒2》里发现自己的影子,他们把太乙真人看作拼命的程序员,把哪吒身上的硬刺看作曾经的伤痛,把众生齐心打破巨鼎洪炉的战斗看作创造未来的拼搏……于是产生了深深的共情和共鸣。可见,看似天马行空的神话与幻想,如果要使观众信服和喜爱,终究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同身受的现实情怀。⑤另一方面,新力量电影人自觉进行艺术跨界、媒体融合、技术升维、文明互鉴的实践,并呈现出系统化趋势。《哪吒2》里,土肥坡大战土拨鼠的片段,水墨粒子技术渲染出的色彩奇观,都得到同行的支持助力。业内某著名数字科技公司甚至“停更”自家项目,确保完成其所承担的《哪吒2》部分工作。“团结就是力量”的信念,越来越成为中国电影业界共识。⑥《哪吒2》讲了一个好故事,《哪吒2》的出世、热映,本身也是一个好故事。前者属于主创者,那是一个个充满创造力的个体;后者属于中国动画、电影、科技等,它们构成了更大的主体,那就是新的大众文艺、新的文化气脉。“御六气之辩”,小的并不小;“乘天地之正”,大的会更大。中国文化的远方,中国电影的未来,以万里为期。(摘编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2月11日)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运用了举例子说明方法,如列举顽童形象的哪吒和涅槃重生的哪吒,具体说明了《魔童闹海》为角色设计双重形象并赋予其独特性格魅力的特点。B. 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厚重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价值和鸣,可以释放巨大的文化能量与市场潜力”,材料从文化能量和市场潜力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C. 材料三认为现实社会里的年轻人与《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哪吒产生共鸣、共情,是因为影片中融入了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同身受的现实情怀。D. 三则材料的结构都是总—分—总,先总述《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再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成功原因,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哪吒之魔童闹海》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0. 假如你是一名动画电影创作者,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中能获得哪些关于动画电影制作的启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烟火大豆最人间宋扬①我清苦的旧日生活曾被一粒粒黄灿灿的豆子照上一抹暖光。②我们宋家坝人说的豆子,只指大豆。那些年,在宋家坝,豆子只是大米、玉米、红薯之外可有可无的陪衬,并没有获得成行成片大规模播种的机会。肚里荤腥少,乡亲们对稻谷、红薯、玉米的需求量大,豆子产量低,又不当顿,只能在稻田边的田埂侧或玉米地的边边角角见缝插针零星点上一些。③稻谷渐黄的时候,豆荚慢慢鼓起来。忍不住馋嘴的可以开始剥青豆吃了。此时的豆子,清嫩且香气最为浓郁,用来烧肉最合适不过了。第一批青豆上市,其价钱都快赶上肉价了。我家自是舍不得轻易吃青豆的,母亲把青豆一粒粒剥下来,背到镇上卖给吃得起的人家。母亲也兼卖其他蔬菜——茄子、生姜、黄瓜、南瓜……她心疼我和妹妹正在长身体,卖掉青豆,有时也割回两斤肉,用来炒青椒。如果恰逢雨天,生意不好,青豆没卖完,我和妹妹就也能吃上心心念念的青豆烧肉了。④收走稻谷,砍掉玉米秆,配角儿豆棵俨然成了深秋田野这部大戏的唯一主角儿。秋风吹,百草黄,豆叶渐枯,一粒粒饱满的豆荚只等时间赋予它们深沉,赋予它们金黄。找个晴朗的日子,母亲把豆棵从田埂里一窝一窝拔起来,背回家,让它们平躺在院坝里晒太阳。连续几个晴天,豆子在豆荚里收缩变小,一翻,能听到豆子在滚动,哗哗响。有的豆荚已被晒开口,“啪嗒……啪嗒……”连声起,无数豆粒在空中飞舞,它们终于见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抹秋阳……⑤母亲把晒干的豆子收拢来,装了小半蛇皮口袋,小心埋进谷仓里的谷堆中,她要用谷子的干燥保障豆子不回潮,不被虫蛀。这些豆子,将在年底派上大用场。⑥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八的晚上,母亲从谷堆里刨出那小半袋豆子,择了择,挑出两碗留作种子。剩下的,洗干净了,通通倒进大盆里,泡上清水。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几家共同出钱找老石匠,他凿的那块大磨盘前,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磨盘放在表婶家的屋檐下——只有她家的房子是宽屋檐,下雨也淋不着。大家端着头晚泡好的豆子,挑着一副准备装豆浆的空桶。往磨盘心添豆子的掌勺工作,大人们不放心交给我们小孩子操持。勺中豆多豆少、水多水少,全靠经验,还得手快——推磨人的节奏几乎是恒定的,掌勺的稍慢,被快速转动的磨杆打断手的可能都有。这样危险且精细的活儿,自然只能交给心灵手巧的女人们。磨盘“嘎吱嘎吱”的单调韵律中掺着大人们爽朗的笑声,小孩子们在磨盘旁的院坝里玩弹珠,打纸烟盒,真真假假地干仗……直到所有豆子都磨完了,才各自回家去。⑦豆浆挑回家,用纱布滤掉豆渣,立即上灶煮豆浆。父亲把豆浆倒进锅里,浆水一开,母亲舀出两大碗,兑上过年才买一些的白砂糖,招呼我和妹妹赶紧热热地喝下。多年后的今天,豆浆早已是最稀松平常的早餐之一,但我固执地以为后来喝过的所有豆浆都远不及那些年母亲做的豆浆的万分之一,大概是因为那豆浆里有母爱的滋味,有乡亲们的欢声笑语,有时光远去的背影,还有那些清苦生活中的点滴光泽。⑧去年回老家时,我从表婶家门口经过。不经意间,我又看见那个老磨盘,它半陷在表婶家门前的自留地里,已经太久太久没有豆子与它亲近,它干缩着,蜷曲着。四野的苜蓿、刺苞、络石藤黑潮一样漫过来,几乎就要将它完全淹没了……⑨汪曾祺先生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我想,那青豆、那豆浆便是我生命中常忆常新的人间烟火。(选自《思维与智慧》2025年1期,有删改)11. 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章围绕大豆展开的主要情节。稻谷渐黄时,①________________→收走稻谷、砍掉玉米秆后,②________________→腊月二十八晚上,③________________→第二天一大早,几家一起磨豆浆12. 文中描写孩子们在磨盘旁的院坝里玩弹珠、打纸烟盒、真真假假干仗的场景有什么作用?13. 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14. 文章结尾提到汪曾祺先生的“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间烟火”的理解。(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江村[唐]杜甫清江[注释]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来,微躯此外更何求?【注释】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为浣花溪。公元759年岁暮,饱经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来到了成都,离居在西郊的一座古寺里。来年春天,杜甫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畔一棵高大的楠树下盖起草堂居住。此诗写于此年夏天。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甲诗前四句围绕“望”字展开,视野从山河到都城,再由都城到草木花鸟,情景交融。B. 甲诗的颔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C. 乙诗首联的“抱”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溪水围绕江村时恬静清幽的景象。D. 乙诗颈联通过对“老妻”“稚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16. 甲、乙两诗都是杜诗中的名作,试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之处。(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自宋玉、景差①,夸饰始盛,相如②凭风,诡滥③愈甚。故上林④之馆,奔星与宛虹入轩;从禽之盛,飞廉⑤与鹪鹩⑥俱获。而虚用溢形,不其疏乎!此欲夸其威而饰其事义睽刺⑦也。至如气貌山海,体势宫殿,嵯峨揭业⑧,熠耀焜煌⑨之状,光采炜炜而欲然,声貌岌岌其将动矣。莫不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于是后进之才,奖气挟声。言在萎绝,寒谷未足成其凋;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信可以发醢而飞滞,披瞽⑩而骇聋矣。然饰穷其要,则心声锋起,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使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亦可谓之懿 也。(选自《文心雕龙》,有删改)【注释】①宋玉、景差: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辞赋家。②相如:司马相如,“汉赋四大家”之一。③诡滥:虚夸失实。④上林:汉天子的园林,游猎之所。⑤飞廉:传说中的神兽。⑥鹪鹩(jiāo liáo):鸟名。⑦暌(kuí)刺;相互违背。⑧嵯峨(cuó é)揭业:山高的样子。⑨熠(yì)耀焜(kūn)煌:光明的样子。⑩披瞽(gū):使盲人复明。 懿:美好。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志怪者也 博学而笃志(《〈论语〉十二章》)B.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南极潇湘(《岳阳楼记》)C. 披瞽而骇聋矣 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D. 诡滥愈甚 色愈恭(《送东阳马生序》)18.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从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写起,写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B. 甲文塑造了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伶牙利爪的大鹏形象。C. 乙文举汉赋中的一些例子,批判了汉代辞赋家有过分运用夸张手法的倾向。D. 乙文中的“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两句突出强调了夸张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必要。19.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20. 结合乙文中关于“夸饰”手法的论述,品析甲文中“夸饰”手法的运用。21. 文学作品中的夸张往往能触动读者的情感,引发共鸣。请回忆课内所学的一篇文学作品,谈谈夸张手法在该文学作品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五)整本书阅读(7分)22. 九年级开展“赏读经典·润泽心灵”读书活动,请你参加。(1)“选择”是推动人成长的催化剂。班级读书会上,同学们就“选择”一词展开讨论。请将下面同学们的阅读分享补充完整。学生甲:《朝花夕拾》中,青年鲁迅选择去日本求学,却因为“幻灯片事件”而选择①________________,从而决定了他用笔战斗的一生。学生乙:《骆驼祥子》中,祥子选择凭自己的吃苦耐劳来实现②________________的梦想。学生丙:《简·爱》中,简·爱选择将本属于自己的遗产与圣·约翰兄妹平分,体现了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是要有一点精神’,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极大地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使人克难制胜,成就事业。”请从下面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A.《红星照耀中国》红军的长征精神 B.《昆虫记》作者法布尔的科学精神三、写作(5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的生命经常受到某些人或物的滋养或影响,他们可能是亲朋好友,也可能是一本无言的书,有些我们当时就意识到了,有些时过境迁才恍然大悟。这一切都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让人难以忘怀。请将《谢谢你,给我__________》补充完整,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语文(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22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绊 ②. chú2. ①. 语序不当 ②. 应将“那一个”放在“几十斤”前面 3. C 4. C5. 示例:少年行需要带上梦想。梦想是少年行的动力源泉,为每一步的前行赋予意义;梦想是远方的灯塔,指引着少年前行的方向。怀揣梦想,每一次挫折都会转化为成长的阶梯,激励着少年不断前行。6. ①. 描述画面:示例:一群身着运动装的少年,背着背包,站在高山之巅,迎着朝阳,张开双臂,俯瞰着壮丽山河,脸上洋溢着自信与憧憬。 ②. 宣传语:示例一:以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悟成长,少年行,即刻出发!示例二:在旅途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少年行,开启青春的冒险之旅!示例三:告别平凡日常,投身山河万象,少年行,让梦想在天地间翱翔!【7题答案】【答案】 ①.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②. 云归而岩穴暝 ③. 衡阳雁去无留意 ④. 陆游 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 晴空一鹤排云上二、阅读(4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8~10题答案】【答案】8. D 9. ①叙事内容与影像品质的匠心打造。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③产业发展与团队协作的助力。④电影具有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同身受的现实情怀,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⑤新一代电影人的成长与创新实践。10. ①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挖掘角色行为背后的深层情感和动机,使故事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②要挖掘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为作品赋予深度。③重视角色塑造与形象设计。④提升视觉特效与场景构建。⑤关注观众需求与市场定位。(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11~14题答案】【答案】11. ①. 母亲把青豆剥下背到镇上卖 ②. 母亲把成熟、晒干的豆子埋进谷仓 ③. 母亲择豆、留豆种、泡豆12. ①营造了热闹欢乐的氛围,展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和谐美好。②从侧面烘托出大人们一起磨豆浆时的愉快场景,体现出乡亲们之间亲密融洽的关系。③为文章增添了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的怀念。13. ①勤劳能干。母亲在稻田边、玉米地边角种大豆,还兼卖其他蔬菜。②节俭持家。从家里舍不得吃青豆,母亲将其卖掉,可以看出母亲的节俭。③疼爱孩子。母亲卖掉青豆后割肉给“我”和妹妹吃,做豆浆时给“我”和妹妹兑上白砂糖。14. 示例:“人间烟火”指的是充满生活气息、最质朴真实的生活场景。在生活中,它可以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可以是街头巷尾的小吃摊散发的香气,可以是邻里之间互相分享食物的温馨时刻。它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回忆的载体。就像文中的青豆和豆浆,它们承载着作者童年的回忆、母亲的爱及乡亲们之间的情谊,这些平凡又温暖的事物是“人间烟火”的真实体现。(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15~16题答案】【答案】15. D 16. 甲诗从诗人看到的景色着笔,除抒发思念家人的感情外,更抒发了忧国、伤时、悲己的思想感情。乙诗写诗人生活安定后的状态,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17~21题答案】【答案】17. D 18. A19. (1)当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2)写到愉快好像文字和欢笑一起到来,写到悲伤好像音调和哭泣一起到来。20. 示例:①“不知其几千里也”“三千里”“九万里”运用夸张的数字,展现出鲲鹏的巨大和神奇;②鹏徙南冥时击水三千里的恢宏气势,运用极具想象力的夸饰,强调了鲲鹏的力量和飞行的高度,有助于阐明“万物都有所恃”的道理。21. 示例:《范进中举》中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情节时运用了夸张手法。范进因中举而发疯,神志不清地到处乱跑,跌倒在泥塘,头发凌乱,浑身是水,鞋子也跑掉了。作者极力刻画这一丑态,让我们感受到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文学作品中使用适度的夸张手法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看清事物的真相、理解生活的真谛。(五)整本书阅读(7分)【22题答案】【答案】(1) ①. 弃医从文 ②.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③. 追求公正和无私的精神(2)示例一:我选A。红军长征历时两年多,行程两万五千里。途中,战士们面临着各种极限挑战,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长征的胜利,得益于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示例二:我选B。法布尔在做观察实验时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如《蝉出地洞》中的观察从夏至持续到六月最后几天,数字精确到毫米。《昆虫记》的诞生,得益于法布尔执着探索、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三、写作(50分)【23题答案】【答案】例文:谢谢你,给我力量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渴望着被理解与关怀。而在我生命的航程中,有那么一个人,如同灯塔一般,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予我无尽的力量。我想说:“谢谢你,给我力量。”我的父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从小到大,他总是默默地支持我,鼓励我追求自己的梦想。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成绩一落千丈,心情跌至谷底。那时的我,几乎要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但父亲却坚定地告诉我:“孩子,不要怕失败,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你要相信自己,你有无限的可能。”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心田,也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除了精神上的支持,父亲还以身作则,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他工作繁忙,却从未抱怨过一句。他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不易,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有决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他的这种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在困难中找到成长的机会。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每当我遇到困难,感到迷茫时,我都会想起父亲的话,想起他的笑容。这些记忆成为了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前进的动力。我想对父亲说:“谢谢你,给我力量。是你让我明白了,只要有爱,有勇气,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会忘记那些曾经给予我们力量的人。但请记住,正是这些人,让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所以,不妨停下脚步,回头看看那些一直支持我们的人,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给我力量。”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