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年级绿色指标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
2025.6
一、古诗文(25分)
(一)
1. 默写与运用
(1)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杜牧《江南春》)
(2)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老师鼓励同学们要有如杜甫《望岳》一诗中“_______,_______”的气概,满怀豪情,努力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
(二)(17分)
阅读下面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书戴嵩画牛
①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②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乙)
卖油翁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丙)
岳柱
岳柱,字止所。八岁时,观画工何澄①《陶母剪发②图》。陶母截发易酒,腕上金钏③灿然。柱指钏问曰:“有此可易酒,何用发为?”澄愕然,遂改图去钏。仁宗时,柱为集贤学士④,后官至大司徒,谥文穆。其人幼敏,长益通博,尤精绘事⑤。尝以弊纸画达摩像,传神逼真,识者宝之。
选自元·杨瑀《山居新话》
注释:①何澄:元代著名画家。②陶母剪发:晋朝政治家陶侃年少时家贫,一次朋友来访,陶母截发易酒,招待客人。③金钏:金子做的手镯。④集贤学士:古代与学术、文化事务相关的一种文官官衔。⑤绘事:绘画之事。
2. 乙文《卖油翁》的作者是______(人名)。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截发易酒( )
(2)长益通博(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5. 甲乙两文都形象地告诉了我们______的道理。甲丙两文中的孩童都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关于艺术创作,甲丙两文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______。
6. 丙文中写岳柱“尤精绘事”,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二、现代文(27分)
(一)(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松柏为什么不怕冷
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寒冷的冬季,傲然挺立的松柏依然保持着绿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松柏不畏逆境、坚强不屈的品格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②在惊叹松柏顽强的生命力时,人们不禁要问:它们何以如此耐寒?
③对于松柏类植物而言,冬季要面临三重考验:第一是冻害,水分在低温结冰时会形成锋利的冰晶,直接刺穿细胞膜,破坏细胞结构;第二是干旱,水分结冰过程中逐步丧失流动性,细胞内的水分吸收与运输受阻甚至完全中断,导致植物细胞内部持续性缺水;第三是光能过剩,通常情况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捕获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能量。但是,低温会抑制光合作用的效率,导致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片在冬季捕获的光能无法像在其他季节里那样物尽其用,这样植物体内会出现光能“过剩”的状况,对光合色素造成伤害,导致叶片枯黄,甚至死亡。
④适者生存,松柏自有应对寒冷的法宝。
⑤在形态构造上,与阔叶树的叶片相比,松柏的叶片呈针状或鳞片状,表面积小,这可以有效减少水分散失。
⑥在生化机制方面,松柏也积极适应着严寒的考验。松柏的叶片表面覆盖着一层蜡质物质,这是一种疏水性混合物,主要成分为长链脂质分子、β-二酮。它不仅提高了松柏的防冻能力,还能进一步减少水分蒸发。因此,松柏不仅耐寒,也非常耐旱。
⑦在松柏叶片内部,叶片的细胞质中积累了大量的可溶性糖、甘油和蛋白质,这些物质能防止细胞内结冰,抑制冰晶形成,保护细胞膜和细胞器不受冻害,发挥“防冻剂”的作用,维持细胞内部水分的流动性。它们还能有效清除在严寒等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产生的有害分子,保护细胞免受冻害侵袭,并及时参与修复细胞损伤。
⑧除了叶片的“功劳”,松柏还能通过改变生长节律与季节变化相适应。生长节律是指植物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根据环境和内部信号而表现出的周期性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松柏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物钟来改变生理活动。科学家发现,松柏从9月中旬便开始准备休眠,而后逐步降低生理活动,直至严寒来临进入深度休眠期。此时,即便把松柏从室外移至温暖的室内,它们也不会“苏醒”。直到第二年1月中旬,天气回暖,它们才慢慢“醒”来,迎接春天的到来,进入生长旺季直至8月。
⑨总而言之,松柏之所以耐严寒,是因为它们在结构形态、生化机制等方面具有极强的进化和适应性基因表达。这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生命的智慧,也是科学家们研究物种生命活动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课题。
7. 第③段中加点词“物尽其用”在文中意思是______
8. 松柏应对冬季“干旱”的适应性表现有:(1)表面积小,叶片呈针状或鳞片状;(2)______;(3)______
9.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中哪两段之间合适?请简述理由。
光合系统的调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松柏的叶片在基本停止生理活动之后如何防御光损伤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目前,科学家发现,越冬期间,松柏改变了光合器官的微观结构,细胞基粒类囊体排列变得松散或部分解体,减少光系统的光吸收率,光呼吸被部分抑制,防止过剩光能导致有害的活性氧物质生成,从而避免细胞生理系统被过剩光能损伤。
(二)(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晨光初绽,太阳已经把南方这片菠萝地上所有的露水都晒干了,收菠萝的人戴着大斗笠成群结队地出发。
②菠萝的叶片是热带锻造的青铜剑,层层叠叠叶片螺旋而上,无情地将朝霞撕裂、切割成细碎的金子。人们在菠萝地边麻利地套上粗布防护长手套和裤子,这可以防止带刺的菠萝叶刮伤他们的手臂和腿脚。穿戴完毕,他们毫不畏惧地在刺叶丛中来回走动,看到由绿转黄的菠萝,便探出身去,一手紧握菠萝顶部那丛扎手的茎叶,另一手在菠萝底部的果茎处轻砍一刀,一个菠萝就稳稳地攥在手里了。在劳作的人群当中,20来岁的小宇看上去十分醒目,他收菠萝就像一场赏心悦目的杂耍——右手抓住菠萝桀骜不驯的“顶发”,左手持刀砍下菠萝,右手顺势将菠萝往脑后一抛,菠萝就轻快准确地落进箩筐里。这本领别人学不会,不是用力太猛将菠萝抛到地上,就是力道太轻,砸到自己。而小宇就像脑后有眼一样,他甚至能弃用砍刀,左右手各轻旋一个菠萝果实,将两只菠萝同时抛到背后的萝筐里,漂亮的抛物线让旁人看呆了,手上动作都慢了下来。
③中午,阳光愈发炙热。队长招呼大家收工吃饭。此时,大家得空打趣小宇:“瞧你的身手,在南方打工胜过在老家收菠萝呀。”
④小宇笑着回应:“爸妈一直在外打工,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如今,奶奶年迈、爷爷中风,我回来看顾他们是应该的。”
⑤这是真话,也是乡村现实给这个一心外出闯荡的青年的心灵撞击。当小宇接到奶奶的电话,匆忙赶回家中时,发现为了扶爷爷上厕所,体重只有90斤的奶奶,额头都磕青了。他发现村里的年轻人连上他一共只有6人,而在菠萝地里劳作的都是弯腰曲背的六七十岁的种田人。生活是好了,可是农家人手不足的压力依旧存在。满地乱跑的孩子乏人管教,经常看到老人追着央告孙儿不要玩手机、不要与人在外惹祸,而那些孩子一边跑一边回头顶嘴。
⑥小宇不走了,他在菠萝园找到了工作。晚上,在辛苦了一天收工后,他常常找来村里的孩子们,与他们一同玩耍,教他们喜爱的各种运动。他由此迅速在村里建立了威信,成了孩子们的头儿。老人们都爱跟小宇搭话,毕竟,他是村里头一个让他们的孙儿服气的人。
⑦菠萝园的主人在离此不远处开了一家小型加工厂,生产菠萝罐头与菠萝蜜饯,这里每天都有海量菠萝皮弃之不用。有一天,小宇发现这些招蜂引蝶的“湿垃圾”的新用途,便跟菠萝园的主人商议,用它来做酵素液体肥料。小宇和工厂的技术人员反反复复试验,经过长达3个月的泡水发酵,黄澄澄的酵素肥料终于做成了,可兑水喷洒,为菠萝园施肥。这种方法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让整个果园充满清新的味道,当地出的菠萝更香甜了。
⑧小宇用部分收菠萝的工钱上网买了12把尤克里里。他把村里的小孩组织起来,教孩子们弹拨简单的旋律。在村口榕树下,在菠萝园的入口处,他们常常围坐在一起唱起小宇自己填词、谱曲的菠萝园之歌:“月亮圆了又缺,潮水涨了又退,奶奶许诺说,菠萝再次收获时,妈妈就要归来。妈妈别担心,我在菠萝园长大,走过荆棘路,挑得重担行……”
⑨清风相伴,在孩子们纯净的歌声里,月下的山峦、果园与池塘都变得温柔起来,歌声里有着他们对故乡的眷恋,歌声里有着菠萝园生生不息的未来。
10. 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给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写一条批注。
11. 请概括小宇回乡后为乡村发展主要做的两件事。
(1)______(2)______
12. 以下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中描写收菠萝人的动作和他们看小宇收菠萝的神情,起反衬作用,点出小宇“醒目”的原因。
B. 第⑤段中“撞击”一词写出了乡村现实带给小宇的触动之大,促使他做出了留在家乡发展的决定。
C. 第①到第⑥段的内容是按从清晨到夜晚的时间顺序,真实记录了小宇一天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D. 第⑧段中对孩子们弹唱“菠萝园之歌”叙述描写,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对岁月易逝的感慨。
13. 请为本文选择合适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A.收菠萝的小宇 B.菠萝园的未来
三、综合运用(8分)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将组织校园读书节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4. 读书节活动上,小张负责介绍《朝花夕拾》和《童年》。他可以从图书馆的哪两个书架上找到这两本书?
A.当代名家名作 B.中国现代文学 C.外国小说 D.外国散文
(1)《朝花夕拾》______(2)《童年》______
15. 小王制作了一块《朝花夕拾》的宣传展板。下列对作品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无常》中,鲁迅描绘了儿时在乡间看迎神赛会和戏台上所见的爽直、公正的“无常”形象。
B. 《父亲的病》中,鲁迅忆儿时家中请“名医”为父亲治病的经历,表达对庸医误人的痛恨之情。
C.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封建“孝道”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主张要取精华,去糟粕。
D.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虽粗鄙,但纯朴善良,鲁迅对这位农村妇女充满感念之情。
16. 《朝花夕拾》中,一个人物形象——“我”贯穿全书。下面是读书交流会中甲同学的发言,请你参照他的发言,补全其他两位同学的发言内容。
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捉蟋蟀、捕鸟的顽皮的“我”。
乙:《五猖会》中有______的“我”。
丙:《藤野先生》中有______的“我”。
四、写作(40分)
17. 请以“有意义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年级绿色指标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
2025.6
一、古诗文(25分)
(一)
【1题答案】
【答案】 ①. 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 千磨万击还坚劲 ③. 无案牍之劳形 ④. 会当凌绝顶 ⑤. 一览众山小
(二)(17分)
【2~6题答案】
【答案】2. 欧阳修 3. ①. 交换 ②. 更加
4. 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陈尧咨射箭,看了很久都没有离开。
5. ①. 实践出真知 ②. 聪明机智 ③. 善于观察 ④. 要注重细节,观察生活,才能创作出真实感人的作品
6. 岳柱在丙文中被描述为“尤精绘事”,这可以从他指出画中人物手上的金钏可以换酒,不需要剪发这一细节看出。这说明他观察细致,对绘画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现代文(27分)
(一)(12分)
【7~9题答案】
【答案】7. 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捕获光能充分转化为化学能,为自身提供能量。
8. ①. 叶片表面覆盖蜡质物质,减少水分蒸发 ②. 叶片细胞质中积累可溶性糖、甘油和蛋白质,维持细胞内水分流动性
9. 放在第⑦⑧段之间合适。理由:这段文字讲的是松柏通过调控光合系统防御光损伤,属于生化机制方面的应对策略,承接第⑦段叶片内部生化物质的作用,又引出第⑧段生长节律的内容,起到过渡作用。
(二)(15分)
【10~13题答案】
【答案】10. 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菠萝叶片比作“热带锻造的青铜剑”,赋予其“撕裂”“切割”朝霞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叶片的锋利与坚韧,同时“细碎的金子”的比喻,让清晨菠萝地的景象更具画面感,语言富有张力,凸显了热带植物的生命力与劳作环境的独特。
11. ①. 组织村里孩子玩耍、教他们运动,成为孩子王,建立威信。 ②. 与工厂技术人员试验用菠萝皮制作酵素液体肥料,减少化肥使用,让菠萝更香甜。 12. B
13. 示例:选B。理由:文章不仅写了小宇收菠萝事,更重点突出他回乡后通过教孩子、制作酵素肥料等行动,为菠萝园乃至乡村带来的积极改变,“菠萝园的未来”既指实际菠萝园的发展,也象征着乡村因小宇这样的年轻人而充满希望,比“收菠萝的小宇”更能涵盖文章主旨,体现对乡村未来的期许。
三、综合运用(8分)
【14~16题答案】
【答案】14. ①. B ②. C 15. C
16. ①. 示例:被父亲强迫背书而扫兴、无奈 ②. 示例: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爱国
四、写作(40分)
【17题答案】
【答案】例文:
有意义的一天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书桌上。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突然想起今天要去参加社区组织的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
来到敬老院时,院子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志愿者。我被分配去陪一位姓李的奶奶聊天。推开房门,我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坐在窗边发呆,阳光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李奶奶好!”我有些拘谨地问候。她缓缓转过头,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是小同学啊,快进来坐。”我注意到她的床头柜上摆着一个相框,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全家福。
“这是我儿子一家,”李奶奶用颤抖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他们在国外,三年没回来了。”她的声音很轻,却让我的心猛地揪了一下。我突然想起自己也很久没去看望乡下的外婆了。
中午,我们帮老人们包饺子。李奶奶教我擀皮,她的手虽然布满老年斑,但动作依然灵活。“要这样转着擀,”她示范着,“当年我儿子最爱吃我包的饺子了。”说着说着,她的眼眶有些发红。我赶紧岔开话题:“奶奶您教我包个元宝形状的好不好?”
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活动室,我给老人们表演了准备的节目。当我唱起《茉莉花》时,看见李奶奶跟着轻轻哼唱,眼角闪着泪光。表演结束后,她拉着我的手说:“丫头,你唱歌的样子真像我孙女。”
傍晚告别时,李奶奶执意要送我到门口。她佝偻着背站在夕阳里,不停地挥手。我突然跑回去抱住她:“奶奶,我下周末还来看您!”她愣了一下,然后紧紧回抱住我,我感觉到有温热的液体滴在我的肩膀上。
回家的路上,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我掏出手机,拨通了外婆的电话:“外婆,我明天去看您,您想吃什么?我给您带。”电话那头传来外婆惊喜的声音,我的心里暖暖的。
这一天让我明白,陪伴是最温暖的礼物。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时光,或许正是别人日思夜想的奢望。从那天起,我学会了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这大概就是最有意义的收获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