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 45 分)
1.B 2.D 3.B 4.C 5.A 6.A 7.B 8.A 9.A 10.A
11.D 12.C 13.B 14.D 15.B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青春烦恼,正确面对】(12分)
(1)小佳产生烦恼的原因是青春期身体发生了变化,她没有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和闭锁心理。(3 分)
(2)①她应该认识到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正常的,是成长的必然过程,要学会接纳自己的身体变化,包括自己的不完美。②要注重内在美,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文化修养,转移对自己外在形象的过度关注。③积极与同学交流,敞开心扉,主动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④可以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生活,缓解烦恼情绪。(每点 3分,答出 3 点即可得9 分)
17.【践行法治,人人有责】(13 分)
(1)示例:“学法用法,做守法好少年”“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校园”。(3分)
(2)①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6 分)
(3)①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法治氛围,了解司法程序。②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法律意识。③邀请律师或法官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针对中学生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和答疑。④设置法治宣传栏,定期更新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供学生学习和了解。(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得 4 分)
18.【传承美德,弘扬精神】(16分)
(1)中华人文精神包含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4 分)
(2)①有利于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②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④能够让青少年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每点 3分,答出 2 点即可得6分)
(3)①做自强不息的人。②做敬业乐群的人。③做扶危济困的人。④做见义勇为的人。⑤做孝老爱亲的人⑥传承中华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每点2分,答出 3 点即可得 6 分)
19.【法律护航,健康成长】(14分)
(1)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②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③法律促进社会发展。④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能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4分)
(2)小明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理由:他多次实施盗窃行为,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受到了刑罚处罚,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4 分)
(3)①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②要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法办事,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③家庭、学校、社会等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法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得 6 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希试时阀: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步入府弃阳、我们的体会发生犯多受化。下引同于青春期身体外形变化的是()
入.内部侨官的玩普,心脏功的州邵
B.身高快速增长,体重迅速增加
C性机的成熟,出现第二性任
D.思推逐渐具有独立性,逻性垇强
2.小最近心惭烦犀,总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恤意识到这样不好,于是尝式通过深呼吸、听音乐
等方式汞洞节情结。小辉调节情结的方法是()
入.政变认知评价
B.转移注意
C.合理宜沺
D,放松训练
3.大江在生语中遇到了困瘫,小美想让更多人帮助他,未经本人同就把情况发布到某网郸平台,
并附上了大江的庭实炷名和腋自号。对此,大江的正确欣法应该是()
A.理解小类的苦意,不必重个人信恩保护B.说服小美改正错误,让她憧得尊重他人随私
C.在网上发帖歌斥小美,并且否认自己有困难D.独自面对生活困瘫,拒绐接受别人的帮助
4学校组织文艺汇流,小丽因为串怕出丑而不敢根名参加。同桌鼓励她:“你唱耿限好听,只要大
那亵现,一定能行。”小顾所后,鼓起勇气报名并录终获得了好评。这说明()
入.自伯是成功的盐石,有自信就能成功
B.他人的评价是获得自信的唯一途径
C.自伯能让我们展现优势与才华,歌发潜能D.只要相信自己,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5.“我戗有一个精种,忙是知当录好的,但是也不必须是要把别人压下去,而是想当我自己能当的最
好的一个人。“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被的话启示我们()
①自强的态度可以超越自我,助力背春成长②自信造就强者,要在进取中谦发潜能
⑨耍不断追求班特,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④正确认识自己,不依帮他人的帮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下列诗句中,体现“行己有耻”的是()
A.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一朱寐
B.天生我村必有用,千金肢尽还复来
一李白
C.骆燙漫其帐运兮,吾将上下而求紫一屈跟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李白
七年报逍旭与法治试题第1页(共4页)
7.2024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了9秒83的好成绩,
打破了亚洲纪录。他用行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一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苏炳添
的事迹启示我们要()
A.追求名利,实现人生价值
B.磨砺意志,培养自强精神
C.调整心态,克服考试焦虑
D.激发潜能,追求个人荣誉
8.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体现“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道德模范有利于()
①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④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小明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人上车,主动起身让座。小明的行为体现了()
A.关爱他人,与人为善
B.遵守规则,维护秩序
C.尊重他人,自信自强
D.诚实守信,勇担责任
11.在“非遗进校园文化活动中,同学们跟着大师一起用糖作画、用面捏人、手持折扇尝试变脸
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非遗进校园活动()
①使非遗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②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有利于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④能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2.“自信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自亲身经历。源自坚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这段话提
示我们,做自信的人,应该()
A.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B.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
C.明确目标,从当下开始全力以赴
D.要远离自负与自卑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
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规定()
A.能杜绝高空抛物行为,锥护公共安全
B.表明法律对公民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
C.说明法律只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D.体现了法律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