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36 分,12小题,每小题 3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B A C D A D C C A B A二、非选择题(共 64分,5小题)13.(8分)甲同学的观点错误,乙同学的观点正确。(2分)理由:在与异性交往中,我们可能会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这是正常的;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未来的向往而感到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当作爱情;真正的爱情,不仅意味着热烈的情感、彼此的欣赏和尊重,而且需要责任、能力和担当;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等(符合题意,答出 3点即可得 6分)14.(12分)(1) 示例:狼牙山五壮士在战斗中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该题具有开放性,能够突出抗战英雄故事,感情真挚,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即可得 6分)(2) 来源: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 2分)做法:找准定位,扬长避短;专注当下,积极行动;勇于探索,增强底气;为个人成长而努力,为民族振兴而奋斗;要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等(符合题意,答出 2点即可得 4分)15.(12分)(1) 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接纳和调整自己;求助老师、家长和心理医生,化解烦恼,解决问题;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等(符合题意,答出3 点即可得 6 分)(2) 从道德角度看:“开盒挂人”行为违背了道德规范中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要求;破坏了网络道德环境;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等(符合题意,答出 1点即可得 3分)从法律角度看:“开盒挂人”行为也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扰乱了网络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等(符合题意,答出 1 点即可得 3分)16.(16分)(1)①守诚信 ②求大同(4分)(2)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等(符合题意,答出 3点即可得 6分)(3)做自强不息的人;做敬业乐群的人;做扶危济困的人;做见义勇为的人;做孝老爱亲的人;等(符合题意,答出 3点即可得 6分)17.(16分)(1)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对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等(符合题意,答出 3点即可得 6分)(2)错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错误 2:罚款; 改正:罚金(错误、改正各 1分,共 4分)(3)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增强法治观念,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等(符合题意,答出 3点即可得 6分){#{QQABBQS14wC4kBYACI76RQXOC0kQkIAQJQoGhUAUuARriRFIFAA=}#}泗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条形码粘贴框温馨提示: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请同学们认真审题,仔细作答!题号 选择题 (1-12) 非选择题 总分13 14 15 16 17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6分,12小题,每小题3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青春有美好也有烦恼,应对青春期的烦恼,下列建议可取的是A.为脸上长痘、身高比同龄人矮而自卑-正视差异,过度追求外在美B.总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但又觉得不妥-内心坦荡,恰当与异性交往C.反感父母管我,有时又需要他们的帮助-学会独立,完全不依赖父母D.不愿主动交流,但希望有人能理解我-敞开心扉,对他人毫无保留2.漫画《心念一转:心结可以变成蝴蝶结》,下列与漫画中调控情绪的方法相一致的是A.进入考场前,感觉紧张,向老师倾诉B.小赵遇挫时安慰自己失败也是宝贵的经验C.期末成绩不理想,找个无人的角落大哭了一场D.遇到烦心事,通过听音乐进行自我调节3.初学革命史时,每每看到那些事迹小明都会感到悲伤和愤怒,难以平复。小明抵达烈士陵园,听着烈士们的英雄事迹,看着碑上镌刻的名字,小明对国家的爱再次深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情感比情绪更深刻 B.情感比情绪更为重要C.情绪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 D.情感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产生情绪4.自尊者,则人尊之;自贵者,则人贵之。关于自尊,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自尊的人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自尊能使人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③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 ④只要有自尊就能取得成功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5.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下列诗句与此观点相对应的是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6.2025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残疾人自强榜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自立自强是人们活出尊严、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②只要是身体残疾的人,就具备自强的品质③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我们歌颂苦难,经历更多的挫折④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7.2025年1月,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指出,经过顽强努力,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得益于我国①尊重并顺应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②践行实事求是、真实无欺的思想③树立了保护鸟类重于一切的意识 ④坚持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意识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8.初一某班准备在假期里开展“走进法治社会”主题采访活动,关于具体实施步骤的先后顺序,符合逻辑的是①根据采访内容,选定采访对象和方式②采访结束后及时整理采访结果,邀请专家指导③将采访结果制成“走进法治社会”主题短视频并发布到官网④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找资料,设计采访内容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 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9.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某纸制品企业违规翻新并销售婴儿纸尿裤等日用品,且数量巨大的问题。事件曝光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迅速到达涉事企业现场,开展执法行动。这充分体现A.我国法律保障消费者的一切权益 B.法律只对违法犯罪者有约束作用C.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我国已建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0.2025开年以来,以旧换新、购新补贴政策持续加力。中央财政已预下达资金810亿元,作为消费补贴。消费者购买手机、汽车等产品,即可享受这些“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这有利于①传承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②老百姓的生活难题得到彻底改善③弘扬重民本理念,站稳人民立场 ④滋养心灵,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A. ①③ B. ②④ C.①② D. ③④11.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下列行为能体现推动法律实施的有①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并依法进行讯问和取证②人们在过马路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③某地方环保部门在未取得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对一家企业进行处罚④某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事实的判定出现错误,导致判决结果与事实不符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即人工智能)技术模仿、伪造他人的声音、面孔、视频等信息进行诈骗。对此类行为认识正确的是①它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 ②受害者只能忍气吞声③它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④这是利用高科技致富的手段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选择题(共64分,5大题)【花样年华 青春情感】13.(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青春情感”是校园里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最近小安对班上的一名女同学有了异样的感觉,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请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弘扬抗战精神 做自信中国人】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历经14年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光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一座由无数英雄以热血与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材料二:2025年6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涉华消极言论答记者问中指出: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稳定的努力,停止蓄意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环境,渲染冲突对抗、加剧地区局势紧张。(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一座由无数英雄以热血与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请你向同学们简要讲述一则抗战英雄故事。(6分,80字以内)(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外交自信的来源,并说说我们应如何做自信的人?(6分)【直面矛盾 崇德守法】15.(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青少年特别渴望与同伴、与成年人平等交往,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但他们常感觉他人并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感受,只好把心事埋在心底,这就形成了既想让他人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心理矛盾。(1)为了帮助他们积极面对这些心理矛盾,请分享你的经验。(6分)材料二:“开盒挂人”指的是利用非法手段公开他人隐私信息,并进行网络暴力的行为。2025年3月,某市一名13岁初中生因网络游戏纠纷,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隐私信息,导致受害者遭受网络暴力。此类“开盒挂人”案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60%,部分参与者直言“开盒他人很酷,没什么危害”。(2)请你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告诫同龄人“开盒挂人”行为有什么危害。(6分)【品悟文化精髓 践行榜样力量】16.(16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校七年级开展“品悟文化精髓 践行榜样力量”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品名句】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小晓和几位同学制作了以下名句卡。名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① (2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 (2分)(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以上名句所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4分)【悟精神】活动小组为大家搜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讲话: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的主体。(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出于怎样的考量?(6分)【学榜样】班长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人物事迹:救助走失老人、帮扶贫困儿童,以一颗赤诚之心走在公益活动前头的于建敏;把诚信经营理念贯穿粮食购、储、加、销各环节的王长义、王长信兄弟······(3)向榜样学习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你会如何行动?请列出你的行动计划。(6分)【法入人心 法不可违】17.(16分)为引导同学们体会法律的意义与价值,某中学开展了以““法'入人心 法不可违”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活动一:学“典”知法2025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五周年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6分)活动二:模拟法庭同学们扮演小法官模拟审理案件,判决书如下:判决书(摘选)本院认为,被告人郑某在送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窃取他人物品,性质较严重。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郑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款人民币二千元。(2)小法官的判决书存在错误,请你指出错误并改正。(4分)错误1: (1分)改正: (1分)错误2: (1分)改正: (1分)(3)以案为鉴,请思考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严于律己,远离违法犯罪?(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pdf 泗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