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平遥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试题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满分: 100分 时间: 7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小明进入青春期后,因为脸上长痘变得焦虑。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会告诉他
①这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变化,不必过分焦虑
②我们要更注重内在修养和能力的提升
⑧停止社交,等痘痘好了再出门
④可以让父母陪同找医生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生活中总会有起起落落既有开心的时刻也会有烦恼的时候,我们需要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下面是关于小陈调节情绪手段的描述,请判断这些描述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序号 生活情境 调节方法
① 被老师批评后,摔门而出,拒绝思考自己的问题 认知调节
② 与朋友发生矛盾,在日记中倾诉自己的感受 合理宣泄
③ 演讲比赛前很紧张,尝试闭上眼睛深呼吸平复情绪 放松训练
④ 心情烦躁时,戴上耳机听轻音乐,让心情平静下来 注意转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中学生小美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每天要花半小时整理发型和校服。她坚持要父母购买限量版运动鞋,认为“不穿名牌会被同学看不起”。小美的这种行为是
A.自我尊重的表现,展现了健康的心理状态
B.独立自主的表现,体现了成熟的消费观
C.知荣明耻的表现,说明有正确的价值观
D.虚荣攀比的表现,过分追求外在的认可
4.七年级(1)班的同学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各有所长。我们面对他(她)人的优异,应当
A、跟从,别人有的特长我也一定要具备
B.不屑,他人的特长并非真才实学,没什么了不起
C.消沉,面对别人的优秀无法找到自尊和自信
D.自信,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5.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某班准备制作宣传有关“自强”的黑板报,下列名言中能够出现在黑板报上的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④自高则必危,自满则必溢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6.中国古代“民为邦本”思想强调治国之道在于安民、富民、惠民。下列现代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传统治国理念的是
① 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②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
③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全球贸易博览会
④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履行国际责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某中学开展了“非遗文化传承周”系列活动。校园里设立了传统戏曲展演区、二十四节气体验馆、古代礼仪研习社等特色文化空间。学生们通过沉浸式参与、互动式体验,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中华文化精髓,实现从技艺学习到精神认同的升华,最终达到以美育人、以德树人的教育效果、这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A.和而不同 B.以文化人 C.俭约自守 D.中和泰和
8.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2周年之际,中央文明办联合教育部等六部门在京启动“雷锋精神永传承”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将通过“百万志愿者进社区”“雷锋精神云课堂”“文明校园创建行动”等系列项目,推动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开展这一主题实践活动
①生动诠释了“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
②为培育新时代文明风尚提供实践路径
③有利于让人人都能达到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④有利于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下列选项中,与以下两则古语共同体现的传统美德相契合的是
A.乡镇邮递员王顺友32年徒步26万公里,投递邮件无一差错
B.残奥会冠军郑涛克服身体障碍,在泳池中勇夺金牌、为国争光
C.暴雨中,郑州热心市民自发为被困地铁乘客送食物和饮用水
D.戍边战士陈红军为保卫国土英勇牺牲,用生命捍卫国
10、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11.2025年1月,为博眼球、赚流量,网民周某松虚构“鼓楼塌了”不实言论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引发不明真相网民大量转发,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周某松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此案例警示我们
①要增强法治观念,违反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公民不可以网上发表言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七年级(1)班组织学生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明是刑事法庭的“审判长”。他可以审理的案件有
案件1:苏某在某国家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被判处有期徒刑
案件2:吴某挡住列车车门,导致列车无法按时发车。
案件3:赵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数额巨大
案件4:陈某捡到一部手机,却拒不归还给失主。
A.案件1和案件4 B.案件2和案件3
C.案件1和案件3 D.案件3和案件4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4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 13题10分, 14题9分, 15题9分, 共28分)
1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8分)
同学们学习了“人生当自强”这一内容后,展开了热烈讨论,决心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以下是他们开展的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自我激励】
示例:
“我每天坚持晨跑,即使下雨也不间断。” “我遇到难题时会主动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1)参考示例,写两句关于自己日常学习生活的话,体现你的自强精神。 (4分)


【榜样评选】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自强榜样能激励我们突破自我、赋予成长的力量。正值青春年华,我们拥有无限潜力。学习榜样精神,能让青春更加昂扬向上!班级将评选“自强”之星。
(2)作为评委,你会制定怎样的评选标准 (6分)



14.材料一:山西大院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建筑雄伟,精雕细刻,匠心独具,兼具南北建筑文化。这里的建筑群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称得上北方地区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材料二:平遥马家大院由三座大院、六座小院修建而成,形成一种“院内有院、门内有门”的迷宫式建筑。大院总体布局鸟瞰酷似大大的“马”型,把姓氏融入其中,以此教育后代永不忘本,是古代山西大院中极为罕见之举措,是清代建筑装饰风格的典范,是极富艺术魅力的民宅建筑群,被誉为“平遥第一大院”。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赋予晋商精神“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新内涵新要求。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种人文精神 (4分)
(2)材料三中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晋商精神新内涵新要求中首要的是什么 根据这个新内涵新要求中首要提到的精神,我们应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3分)
(3)请你为山西大院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15、材料:近日,平遥公安交警在京陵执法站查处违法行为时,发现一辆白色小型汽车驾驶人有酒驾嫌疑,经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其酒精含量为27mg/100ml,属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 《山西省实施办法》第八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驾驶人雷某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给予罚款1000元、扣12分,驾驶证暂扣6个月的处罚
(1)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汽车驾驶人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并写出判断依据。(5分)
(2)我们应如何避免类似违法行为的发生 (4分) (提示:从不同角度作答)
三、分析说明题(16分)
16. 技术狂欢下的文化破圈背后……
近期,“AI复活历史人物”系列视频火爆出圈:“AI”苏轼现身课堂,与学生互动,吟诵诗句,讲解典故与“东坡肉”的由来,带学生领略宋代文化魅力;玄奘“站”在学生面前,传播唐朝文化及对外交流盛况;钱学森跨越时空寄语中国航天,传承敬业精神……“AI”提升了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然而,Ai赋能文化也滋生乱象:今年3月,某网红为博眼球,用AI“复活”孔子推销劣质商品,讲低俗段子,遭公众痛批并被孔子后人起诉;4 月,部分商家售卖恶搞鲁迅的文创品,如染黄发、戴金项链的鲁迅手办,鲁迅长孙发声谴责,引发舆论声讨……此类恶搞历史人物、传播不良内容之事频发,而AI复活逝者的法律领域仍存在一定的盲区,人们期待 Ai技术在阳光下更好运行。
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对Al技术赋能文化现象进行简要评析。 (16分)
四、实践探究题(20分)
17. 拒绝校园欺凌,共建法治校园
七年级学生小宇因身材矮小常被嘲笑。最近,几名同学故意藏匿他的课本、在网络上丑化他的照片,小宇逐渐变得自卑沉默,最后甚至拒绝上学。学校发现后,决定开展“向校园欺凌说不”的主题教育活动。
【法治剖析】
(1)结合材料分析, “几名同学”的行为侵犯了小宇的哪些合法权利 (6分)
【青春成长】
(2)请指出小宇因欺凌产生“自卑沉默”到“拒绝上学”反映出青春期情绪的什么特点 并分析自卑心理带来的危害。 (4分)
【美德践行】
(3)假如你是小宇的同学,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运用“见义勇为”的中华传统美德帮助他 (4分)
【法治行动】
(4)为落实学校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列举针对校园欺凌的具体法治教育措施。并从青少年角度提出两条抵制校园欺凌的行动建议。 (6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5 BDDDC 6-10 ABBCD 11-12 BC
二、简答题(28分)
13. (1)①我每天坚持背20个英语单词,即使作业再多也不放弃。②我遇到学习困难时,会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直到解决为止。(每点2分,共4分)
(2)①坚持锻炼身体,不轻易放弃。②学习上勤奋努力,遇到难题主动探究。③生活中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点2分,共6分)
14. (1)材料一体现了精益求精、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材料二体现了追本溯源、重视家族传承的人文精神。(每点2分,共4分)
(2)首要的是诚实守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应做到:言行一致,不欺骗他人;坚守承诺,履行约定。(3分)
(3)山西大院——凝固的艺术,千年的传承。(2分)
15. (1)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依据:驾驶人雷某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受到了罚款、扣分、暂扣驾驶证的行政处罚。(5分)
(2)①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②提高自律意识,杜绝饮酒后驾驶等不良行为。③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④听从他人劝告,不盲目效仿违法行为。(每点1分,共4分)
三、分析说明题(16分)
①“AI复活历史人物”系列视频如苏轼、玄奘、钱学森等的呈现,提升了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这体现了AI技术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它能以新颖的方式让历史人物“活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②然而,某网红用AI“复活”孔子推销劣质商品、讲低俗段子,部分商家售卖恶搞鲁迅的文创品等行为,是对历史人物的亵渎和对文化的不尊重,这种恶搞历史人物、传播不良内容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严,不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
③AI技术赋能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合理利用AI技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保持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尊重历史事实和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恶搞、歪曲等不良现象。④目前AI复活逝者的法律领域存在盲区,这就需要国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规范AI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为AI技术在阳光下运行提供法律保障。⑤作为公民,我们要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对恶搞文化、违法使用AI技术的行为及时制止和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文化环境。(每点4分,共16分)
四、实践探究题(20分)
17.(1)“几名同学故意藏匿他的课本”侵犯了小宇的财产权;“在网络上丑化他的照片”侵犯了小宇的肖像权;嘲笑小宇身材矮小侵犯了小宇的名誉权。(6分)
(2)反映出青春期情绪的固执性特点。自卑心理会让小宇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他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他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4分)
(3)①当看到小宇被欺凌时,及时向老师或学校报告。②安慰小宇,让他感受到温暖和支持,鼓励他勇敢面对。(4分)
(4)法治教育措施:开展法治讲座,邀请警察讲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和法律后果;组织学生观看校园欺凌的法治教育视频。
行动建议:①增强法律意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知道校园欺凌是违法行为。
②当自己遇到欺凌时,要保持冷静,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护自己,如及时告知老师、家长,不与欺凌者发生正面冲突。(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