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 9 10C D A C B C A C D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C A C B D B D B A21 22 23D B 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计 54 分。24. (16 分)(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4 分)(2)雨季未到(赤道低压带未控制该地),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地处信风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作用强(焚风效应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较强。(6 分)(3)哥斯达黎加地处热带,两面临海,水热条件优越,使其热带植物种类丰富;境内多山地,气候垂直分异显著,水热组合多样,垂直带谱丰富;政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影响小)。(6 分)25. (20 分)(1)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南北纬 30 度之间;主要分布大洋中西部海域(主要分布在的大陆东岸)(6 分)(2)A:暖流;B:陆地径流(盐度)。(4 分)(3)温暖浅海环境珊瑚生长造礁,形成珊瑚礁;珊瑚礁沉积形成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成珊瑚玉。(6 分)(4)削弱海浪,保护海岸;促进沿海泥沙淤积;(任答一点 2 分) 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2 分)26. (18 分)(1)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4 分)。(绘图要求:画两侧箭头且方向正确 2 分)(2)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大;结冰期长。(任答三点 6 分)(3)西辽河耕地面积增加,草地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大。(任三点 6 分)高一地理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QQABBQQ1wwCwghQACA76RUG+CksQsJIQLaoGxUCeuARLiQNIFAA=}#}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位于113E的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每年夏至日形成“立竿无影”奇观。下图为标志塔图。据此回答1~3题。1.“立竿无影”奇观发生时北京时间约为A.11:32B.12:00C.12:28D.13:002.夏至日后几日内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叠C.南京白昼渐长黑夜渐短D.海口正午太阳高度渐大3.能正确表示夏至日日落时标志塔影子朝向的是标志塔标志塔标志塔标志塔WBC下图为某季节印度洋部分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一警16题。-2140709100°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4.印度洋海区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是A,近海表层水温高于远海B,由南向北呈递增趋势C.北印度洋南北温差较小D.南印度洋等温线平直5.影响该海区海水表层水温总体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大洋环流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海陆分布6.甲乙丙丁海域盐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丙>丁>乙>甲C.丙>丁>甲>乙D.丁>丙>甲>乙下图为2025年5月17日8时东亚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H表示高压,L表示低压。据此回答7一9题。60°70°80°90°100°110°120°130°14050307.甲处的气压值可能是A.1001.5hPaB.1002.5hPac.1007.5hPaD.1005hPa8.此时乙处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9,此时四地天气描述正确的是A.青海西南部狂风暴雨B.云南西部高原沙尘漫天C.江西中南部艳阳高照D.黑龙江东北部阴雨天气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土林是湖相、河流相沉积的砂砾岩层,在地质作用下,形成塔状、维状、城堡状等地貌的总称。下图为喜马拉雅山北麓一处深切峡谷,因土林集中分布其中,故名奇林峡。据此回答10~11题。10.奇林峡土林强烈发有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推测奇林峡土林的形成过程A。地壳抬升—一风力沉积—断裂凹陷B.断裂凹陷—流水沉积—地壳抬升C.外力侵蚀—断裂凹陷—流水沉积D.流水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大青山横跨内蒙古中部,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下图为大青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据此回答1214题。亚高仙草甸丛甲落叶阔叶林北1典型温带草原多12,温带草原带体现了A.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现象13.甲自然带可能是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寒冻风化带C.常绿阔叶林带D.高山寒带草原带】4.大青山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风力差异B,土壤性质C,水热组合D.海陆位置高一地理试题第3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高一地理期终答案.pdf 地理高一上学期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