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10 ADBAA DCBCB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11.(10 分)(1) 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俄罗斯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2) 南部气候较温暖,适合修建铁路;南部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和城市更密集。(3) 气候严寒(多冻土);交通不便(地处高纬,冰封期长)。(4) 对中国: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对俄罗斯:促进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12.(10 分)(1) ①平原;②温带海洋性;③畜牧业。(2) 自然景观丰富(如阿尔卑斯山、峡湾);人文历史悠久(如巴黎铁塔、古罗马遗迹)。(3) 伦敦夏季温和多雨(光照少),而罗马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适合日光浴)。13.(10 分)(1) 罗斯海;海洋。(2) 11 月为南极暖季,有极昼现象,利于科考作业。(3) 南极多暴风雪,高架设计可防止积雪掩埋建筑。(4) 太阳能丰富(晴天多);风能丰富(风力强劲)。南漳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题(5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亚洲地理环境多样而复杂,地理风貌丰富而壮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亚洲地理位置与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①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欧分界线C.②为大高加索山脉,是亚非分界线 D.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包围2.若用阴影多边形表示亚洲的主体部分,下列能正确表示亚洲位置的图形是3.下列物品能够基本体现出亚洲的地势分布总特点的是4.亚洲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和特点分别是A.亚洲东部和南部、雨热同期 B.亚洲中部、全年降水均匀C.亚洲西部、降水少的时候气温高 D.亚洲北部、全年低温少雨《瀛涯胜览》记录了郑和下西洋时亲身经历的二十国航路、海潮、地理、国王、政治、风土、人文、语言、文字、气候、物产、工艺、交易、货币和野生动植物等信息。图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600多年前,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曾到达麦加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6.《瀛涯胜览》中记载了船队向西行驶到苏门答腊国后,提到“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该“臭果”指的是A.柑橘 B.苹果 C.葡萄 D.榴莲7.郑和下西洋途中能够欣赏到的景观是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C.海岸椰林美自然,斜阳映照涌岚烟 D.火地临湾迥六洲,冰山卧海乱潮流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及米兰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8.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A.中部平原地区B.南、北部山区C.东部内陆地区D.西部沿海地区9.阿尔卑斯山区成为“世界滑雪天堂”的优势是A.河湖广布,利于结冰B.高原地形,积雪多C.海拔高,积雪多,雪期长D.植被茂盛,雪期长10.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二、非选择题(第11题10分,第12题10,第13题10分,共30分)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发达,但其发展优势各不相同。材料二:亚马尔半岛蕴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具有埋藏浅、纯度高的特点。中俄亚马 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全球最大的液化气合作项目。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这里的液化天然 气将大量输送到我国。材料三:图1为“日本地形工业分布示意图”“俄罗斯工业分布示意图”,图2为亚马尔半岛示意图。(1)读图2可知,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是什么?(4分)(2)俄罗斯南部多山:建设成本高,但西伯利亚大铁路恰恰沿南部山区修建。请从气候、资源、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原因。(答其中两个方面)(2分)(3)结合材料,亚马尔半岛开展液化天然气项目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答两点)(2分)(4)简述中俄合作开发亚马尔半岛天然气资源对中国或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2分)12.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这一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此次巴黎申奥标志是由阿拉伯数字“24”组成,其线条令人联想到巴黎地标建筑(如图2所示)。法国所在的欧洲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接待国际游客最多的地区之一。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思维导图。(6分)① ,② ,③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答两点)(2分)(3)每到夏季,英国人都喜欢到意大利南部海滨度假,享受“沙滩日光浴”。请结合伦敦和罗马的气候资料图,分析其原因。(2分)13.读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材料一: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74056’S, 163043’E)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岭站位于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是我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材料二:秦岭站建设的新能源发电系统涵盖光伏、风电、低温锂电及微电网能量管理调度,是目前我国极地科考站发电总规模 和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的发电系统。(1)秦岭站是我国首个面向 (大洋)扇区的考察站。与地处南极内陆地区的昆仑站相比,该站的区位条件更有利于开展 (选填“陆地”或“海洋”)环境的观测与研究。(4分)(2)南极科考选择在11月份出发的原因是什么? (2分)(3)从气候角度分析,中国南极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高架设计的原因是什么?(2分)(4)由材料二可知,秦岭站建设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利用了“光伏、风电、低温锂电”,这反映了南极地区的哪些自然地理特征?(答两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