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5年高三年级第四次适应性考试
思想政治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人民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其科学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毛泽
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认清中国革命对象与动力
②立足国情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坚持党的领导
③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凝聚革命力量
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指导革命实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因在于
①始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进改革开放
②坚持剩余价值理论的实践运用,通过资本要素市场化激发经济活力
③科学把握《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守共产主义理想
④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 2024年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韧性:GDP同比增长5.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01.2万辆,同比增长17.9%。与此同时,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WTO预测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量萎缩1%,而RCEP区域内贸易额突破13.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7%-35.3%的反补贴税,特斯拉因单独谈判获7.8%低税率,引发行业争议。下列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治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国通过新发展格局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全球贸易增长
②欧盟反补贴措施违背WTO非歧视原则,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③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体现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口依赖政策补贴
④RCEP深化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形成互补,增强全球经济韧性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24年,江西省通过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数据显示,
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007元,同比增长5.2%,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6.2%)高于城镇(4.3%),城乡收入比降至2.09:1。同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153元/月,财政补助资金79.68亿元全部到位,惠及595.89万老年居民。此外,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13.18万人,社保基金累计结余1582.1亿元,可持续能力增强。对此,分析江西省上述举措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正确的传导路径是
①完善社保体系→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②优化个税政策→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增强消费能力→拉动经济增长
③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工资性收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产业升级
④健全再分配机制→调节过高收入→促进三次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某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结合本地民族习俗制定《村寨文化保护条例》,授权村委
会组建“乡贤评理堂”调解族内纠纷,同时将宪法和民族政策纳入村规民约。此举体现了
①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②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③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④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大明律》强调“明刑弼教”,注重礼法融合与司法实践。新时代法治建设中,某省借鉴古代“以法为纲、以文化人”理念,既修订地方性法规细化权责清单,又通过“执法公开日”活动提升执法透明度。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①完善立法体制以建设权责法定的法治政府
②规范权力运行以构建职能科学的法治国家
③促进全民守法以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
④强化道德约束以实现德法并重的治理模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右图中不同几何图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幅独特图
案。这一情景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战国时期,孙膑在桂陵之战中,先以“围魏救赵”虚张声势,后根据魏军兵力部署变化,灵活调整战术,于马陵道设伏大破敌军。《孙子兵法》云:“践墨随敌,以决战事。”这一军事实践体现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军事策略在实战中不断优化
②真理具有条件性,随战场形势变化而改变其根本属性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需在动态实践中深化对战争规律的把握
④主观能动性决定战争胜负,谋略创新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2025年,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要求高风险AI系统履行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数据治理等义务,违者最高罚款全球营业额的7%。同期,中国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计划发射3颗气象卫星并与发展中国家共建预警平台。此外,欧盟推进数字服务税(DST)与全球最低公司税,引发跨国企业调整产业链布局。上述现象共同体现了
①生产力发展必然引发社会结构变革
②上层建筑调整需适应经济基础需求
③生产关系变革推动技术创新突破
④社会意识进步引领制度创新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海报《文字的感情》以中国传统水墨书写的“山、水、风、云”四字结合文
房四宝的形象,提炼出“字与笔恩重如山”“字与纸 如鱼得水”“字与砚 如
沐清风”“字与墨 闲逸如云”四种意象表达。该设计以物我融情的哲学思想,
将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生动诠释了汉字的丰沛情感与灵动
韵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迭,让汉字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②汉字经历岁月洗礼,其历史积淀的厚度决定了文化作品内涵的深度
③汉字设计尝试打破形式的局限,衍生出面貌多元、意涵丰富的新形象
④汉字因内涵丰富、表达精准的汉字设计而具有了传情达意的功能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从秦朝推行郡县制到古希腊城邦联盟的松散联合,从近代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到英国在光
荣革命后形成君主立宪政体,人类政治文明史展现了多样的国家治理模式。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秦朝郡县制体现了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其政体本质是封建专制君主制
②古希腊城邦联盟作为联邦制典范,彰显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性作用
③美国联邦制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体现了国家结构形式的独特设计
④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反映了国体与政体间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年,金砖国家宣布扩员至15国,涵盖亚非拉新兴经济体;同年,欧盟通过《芯片法案2.0》加速
本土半导体产业布局;中国与沙特签署《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深化能源与基建合作。2025年 初,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加强版,全球南方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减排责任。 这些事件共同体现了
①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多极化深入发展
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
③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治理中话语权提升
④单边主义成为阻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中国公民李某入职某德国车企在华合资公司,签订含“加班工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5倍计算”的劳
动合同。后李某购买该公司召回车辆时,发现购车合同中“故障免责条款”未明确告知电池衰减风险。 李某以侵犯劳动者及消费者权益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合同中加班工资条款违反《劳动法》,因最低工资标准不得作为加班基数
②购车合同的“故障免责条款”无效,因经营者未履行重要事项提示义务
③李某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惩罚性赔偿,因涉及跨国企业责任
④德国母公司需承担连带责任,因合资公司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2020年,张某(男)丧偶后与李某(女)再婚,二人未生育子女。张某婚前有一套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房产,婚后与李某共同抚养李某与前夫的儿子王某(时年10岁)。2023年,张某立下书面遗嘱:“本人去世后,房产由王某继承。”2024年,张某与某养老院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约定养老院负责其生养死葬,房产归养老院所有。2025年张某去世,李某以配偶身份、王某以继子女身份主张继承权,养老院主张履行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房产属张某婚前个人财产,其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均有效
②遗赠扶养协议效力优先于遗嘱,养老院可取得房产所有权
③王某与张某形成扶养关系,依法享有法定继承权
④李某作为配偶,有权优先于遗赠扶养协议分得房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5. 观察右图,关于市场、创始人与投资人关系,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市场需要产品,创始人提供产品,所以创始人满足市场需求
②投资人追求回报,回报依赖商业模式,所以投资人重视商业模式
③创始人与市场有联系,投资人与市场有联系,所以创始人与投资人有联系
④投资是商业模式要素,商业模式影响市场,所以投资影响市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某地理研究团队对三个高海拔农业区进行十年观测,数据如下表:
区域 海拔(m) 年均降水量(mm) 积温(℃·日) 特色作物单产(kg/公顷)
A 1500 800 3200 4500
B 2000 600 2800 3800
C 2500 400 2400 3000
团队通过分析发现:降水量每减少100mm,单产下降约700kg;积温每降低400℃·日,单产下降约800kg。据此,团队计划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同纬度新开发的D区(海拔2200m,降水量500mm,积温2600℃·日)。下列关于该研究的目的,正确的是
①利用质量互变规律确定降水量减少到临界点时的产量突变
②运用类比推理预测D区特色作物的合理单产范围
③借助辩证分合思维把握降水量与积温对产量的综合影响
④通过归纳推理总结高海拔农业区产量变化的一般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2024年,江西省以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为双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3万亿元,建成5家灯塔工厂、36家国家5G工厂,LED芯片研发制造全流程管理平台等15个数字经济项目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在绿色发展领域,江西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成全省GEP(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碳汇、水权等生态资源交易累计成交额达4500万元,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6800亿元。与此同时,江西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雨帆生物在柬埔寨投资建设76万吨/年木薯加工厂,中阳建设集团在非洲承建医院、学校等民生工程,带动当地就业超千人,并与长三角地区共建G60科创走廊,引进华勤电子、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前三季度引进长三角资金占全省外资的三分之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江西省上述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某地制造业因产业升级导致大量传统岗位消失,部分劳动者面临技能断层与再就业困境。政府出台“技能振兴2025”计划,联合职业院校、行业协会搭建“订单式”培训平台,推出“理论+实操”课程,并对参训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同时,依托数字平台建立“就业需求动态监测系统”,精准匹配岗位与人才。此外,政府主导成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联合工会、律所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劳动者提供全流程法律服务。
材料二: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某小微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多次协商无果后,通过“民呼我为”政务平台反映问题。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同时依据《劳动合同法》督促企业补发工资,并组织专业团队指导企业完善用工合同。此举不仅化解了劳资矛盾,更推动企业建立新型劳资协商制度,实现劳资关系良性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地在推动产业转型中是如何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地化解劳资矛盾的实践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启示。(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某生物科技公司研发出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可修复胚胎中的遗传缺陷基因。该技术引发社会争议:患者群体认为,这能阻断家族遗传病,是“生命的礼物”;伦理学家指出,基因编辑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基因扩散风险,打破自然演化的平衡;法律界强调,技术应用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防止基因技术被滥用为“定制婴儿”的工具。公司负责人回应:“我们的技术旨在治病救人,与‘定制婴儿’有本质区别,社会不应因噎废食。”
材料二:
在技术安全性论证会上,出现以下观点交锋:
专家A:“根据临床试验数据,该技术的基因修复成功率达92%,因此是绝对安全的。”
专家B:“有研究显示,该技术可能导致1%的脱靶率(错误编辑其他基因),存在潜在风险。”
公司声明:“我们既不否认技术存在优化空间,也不认为它有严重安全问题,将在监管下逐步推进应用。”
某自媒体评论:“专家A说‘绝对安全’,专家B说‘有风险’,双方观点矛盾,说明该技术根本不可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何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社会争议,并说明应如何解决这一争议。(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指出各方观点存在的逻辑错误,并说明该如何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技术争议。(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唐代工匠将中国飞天飘带与波斯联珠纹、古希腊葡萄纹巧妙融合,千年后“数字敦煌”让壁画在元宇宙中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意大利威尼斯玻璃工艺虚拟同框。某文化企业计划开发“丝路文明互鉴”系列文创产品,却面临如何平衡传统元素现代转化、东西方文化差异呈现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为该企业提出3条具体建议,并说明其理论依据。(6分)2025年高三年级第四次适应性考试
思想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D A C C A B C C B B A C A B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①江西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链长+链主”模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1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产业升级(1分)。②江西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GEP核算体系和生态产品交易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分)。通过绿色技术攻关和产业生态化,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1分)。③江西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内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引进高端产业和技术,对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海外市场(2分)。发挥区域协同机制,促进资源要素流动,提升经济循环效率(1分)。④江西省企业通过技术输出、海外投资和产能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2分)。政府推动制度型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和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1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①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建设职能,体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成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开通法律援助通道,推动矛盾纠纷依法化解,彰显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3分)②通过政府主导和多方协同的方式,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和企业依法经营,形成全社会尊法守法的氛围;建立新型劳资协商制度,推动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3分)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体现“法治为民”的价值追求;通过法治手段推动产业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统一,落实“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4分)
(2)①政府协调金融支持、指导企业完善用工合同,体现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企业合法经营与劳动者平等就业权;(2分)“订单式”培训促进劳动者提升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契合法律对创业就业的保障与促进作用。(2分)②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机制,为劳动者提供多元纠纷解决途径,降低维权成本;(2分)通过法律手段督促企业履行义务,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协商、调解、法律救济相结合的争议解决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争议原因: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2分)基因编辑技术作为新兴科技,其价值内涵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不同群体对“技术应用边界”的认知差异导致争议(结合患者、伦理学家、法律界的不同立场分析,1分)。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2分)患者群体基于自身利益关注技术的治疗价值,伦理学家和法律界则从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风险出发,立场不同导致价值判断分歧(结合材料具体分析,1分)。
解决路径:①遵循社会发展规律。(1分)技术应用需符合生命科学规律,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避免违背自然演化和伦理底线(结合“防止基因滥用”“严格审查机制”分析,1分)。②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分)平衡患者治疗需求与社会公共利益,通过听证会、伦理委员会等多元主体协商,制定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技术规范(结合“监管下推进应用”“防止定制婴儿”分析,1分)
(2)逻辑错误分析:①专家A违背矛盾律,“成功率92%”表明技术存在8%的非成功可能,却断言“绝对安全”,同时肯定“成功”与“绝对安全”,构成自相矛盾。(2分)②公司声明违背排中律,“不否认优化空间”(承认存在问题)与“不认为有严重安全问题”(否认问题的明确性),在“安全问题是否存在”的矛盾关系中持“两不可”态度,违反排中律要求。(2分)③自媒体评论违背同一律,将“专家观点存在矛盾”等同于“技术不可行”,混淆“观点分歧”与“技术价值”的概念,构成偷换概念。(2分)
正确逻辑思维要求:①坚持同一律,明确讨论对象,避免在争议中偷换概念;(1分)②遵循矛盾律与排中律,承认技术存在“安全”与“风险”的对立统一,在论证中避免自相矛盾或“两不可”,通过数据量化风险进行科学分析。(1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示例(建议1分,依据1分,每点2分):
①建议:以敦煌壁画中的“多元融合基因”为核心,提取飞天飘带等中国元素进行数字化重构,赋予其当代审美表达。(1分)依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分)
②建议:在产品设计中增设“文明对照手册”,同步呈现唐代联珠纹与波斯原型、希腊葡萄纹的历史渊源,避免文化符号的单向输出。(1分)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包容性,应推动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构建平等对话的文化交流格局。(1分)
③建议:开发“丝路纹样DIY设计软件”,允许用户混合东西方元素创作个性化文创。(1分)依据:文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文化成果融入日常生活,增强群众参与感与文化获得感。(1分)
④(若答此点可替代前三点中任意一条)建议:在产品叙事中突出“丝绸之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避免为迎合市场而扭曲历史文化内涵。(1分)依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