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陆市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1.2025年五一小长假,家住湖北的小茜一家准备自驾游。父母提议去海南,小茜说:“我不去,我们祖籍是山西的,应该去山西游,培养爱家乡的情感。”父母同意了,让他自己做一个山西行旅游攻略。小茜不停地问父母,山西有哪些值得旅游的地方,自驾游有哪些注意事项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攻略,嘴里却说着好麻烦,太不容易了等。下列属于小茜与父母沟通中反映出正确的心理表现是A.求知与探索的矛盾心理,她的籍贯观念太严重,思想太僵化B.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心理,她否定父母提议,却期待父母支持C.勇敢与怯懦的矛盾心理,她直接否定海南旅游,立场太坚定D.闭锁与开放的矛盾心理,她不应直接表露意见,表达太直接2.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七年级(1)班举行情绪漂流瓶活动,让同学们在漂流瓶里写下自己的情绪困惑,其他同学帮助提供情绪调节方法。下列情绪漂流瓶中,建议和调节方法推导合理的是①心情郁闷憋屈一一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步一一注意转移②考试成绩不理想一一把烦恼写进日记本里一一合理宣泄③写作业烦躁一一用AI找寻答案,无需思考提高作业效率一一认知调节④遇到困难一一提醒自己“纵有千山万水,带着微笑面对”一一放松训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图是小蕾同学一天的情绪变化曲线。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老师表扬我愉悦有好吃的跟闱密舒服答对问题聊天般7D090012:0015:0017:0022.00低落糖糕忘记带还没写完作业作业本①小蕾同学这一天的情绪比较稳定②小蕾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③跟闺蜜聊天使小蕾情绪更加低落④老师的表扬使小蕾产生积极情绪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一位满身泥浆的农民工怕弄脏公交车的座位,疲惫地坐到公交车的过道上。司机对他说:“师傅,请您坐到座位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品质是A,扶危济困,无私奉献B.遵纪守法,爱岗敬业C.与人为善,尊重他人D.挺身而出,舍生忘死5.“天雷滚滚我好怕怕,劈得我浑身掉渣渣,突破天劫我笑哈哈,逆天改命我吹喇叭”,“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这是电影《哪吒》中的台词,哪吒努力突破“魔丸”身份束缚,从被排斥的“魔童”蜕变为守护陈塘关的英雄,面对命运不公,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努力抗争。这体现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4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安陆市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B A D C B A D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A C B C D B C二、材料分析题(共 32 分)15.(1)李女士的做法正确,(1分)她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方法,机智反抗,不软弱忍让。(1 分)我们保护自己的做法:①我们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要敢于和善于保护自己。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每一点 2 分,共 4 分)(2)示例:青春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身心的变化与困惑。但请相信,每一次的困惑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的挑战都是蜕变的开始。让我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期的变化,勇敢探索,积极调节,在青春时光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学生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 分)16.(1)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③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④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每一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得 6分)(2)①创新形式:通过创新文创产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古老的文物以新颖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吸引力。②挖掘内涵: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文创产品中,使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同时,能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传播。③满足需求: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经济支撑和市场动力。(每一点 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 4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本题共 4 分)17.(1)这一观点错误。(1 分)①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2 分)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1 分)②参加普法活动,有利于我们认清违法犯罪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远离违法犯罪;有利于我们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警示我们珍惜美好生活,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答出两句即可给 2 分)(2)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通过调节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③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为促进各行各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每一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 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道法期末答案.pdf 湖北省安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