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统编版一、单选题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工作之所以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因为( )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小林同学在我国法律知识学习中,遇到以下一组关键词:①根本法;②治国安邦总章程;③犯罪主体;④治安处罚;⑤根本活动准则;⑥主刑和附加刑;⑦合同违约;⑧刑事违法性;⑨最高法律效力;⑩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你觉得以上12个词中,与宪法关系最为直接的关键词有( )A.③⑤⑦⑨ B.②④⑧ C.①②⑤⑨ D.③⑥⑩ 3.下列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依据下图,将下列宪法和法律法规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从上到下排序正确的是( )①202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②2025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④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5.抚州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江学习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设置国家机构的相关内容,对于抚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和抚州市人民政府的关系说法正确的( )①相互监督的关系②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③抚州市人大由抚州市政府产生④抚州市政府对抚州市人大负责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的这一要求( )A.有利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B.说明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行政C.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D.政府工作报告具有最高法律地位7.《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注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这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依法纳税②人身自由③爱护公共财产④宗教信仰自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近来,亲朋好友露营围坐、谈天说地成为休闲新风尚。同时也出现了煞风景的现象:烧烤炭渣损伤草皮,烟头等垃圾乱扔……对此,同学们发表了不同看法,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先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后行使露营休闲的权利B.露营休闲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是完全对等的C.放弃露营休闲的权利,可以不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D.享有露营休闲的权利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10.小戴一家外出,回家后发现:由于小区线路故障断电,导致冰箱内的食物变质。小戴的爸爸和相关单位取得联系,采取了最简单、最直接的维权方式。此种维权方式是( )A.诉讼 B.调解 C.和解 D.仲裁11.程某享有某小区编号475号车位使用权,因需在自家车位上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要求某物业公司出具同意安装证明。物业公司不同意出具,程某应该( )①纠集几个朋友用示威的方式解决问题②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该物业公司③尝试通过调解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④忍气吞声,另想方法解决充电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结合下图相关信息,你认为与“?”处所填内容相一致的是( )A.小康及时举报偷拍军事禁区照片的行为B.小薇荣获“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C.小晨参加了“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D.小兰经常在写完作业后与家人一起做家务13.下列行为与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有关的是( )A.某区进行人大换届选举,选民踊跃参与投票B.李某开了一家餐馆,每月按时申报纳税C.超市因防盗铃响要对乐乐搜身,乐乐拒绝了D.小华奶奶退休后,每月按时领到养老金14.2025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中指出快递驿站取件码小票以二维码方式投放的商业信息,存在不当获取个人信息、欺诈消费等违法情形。不法商家利用二维码骗取个人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 )A.姓名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二、分析说明题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载入史册的人间奇迹!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党中央全力推进服贫攻坚说明了什么 (至少三个方面)(2)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请从人权的角度,谈谈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6.为了培养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利用假期开启项目化学习活动。下列是该校在完成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来解决。一组的同学们在去往公园进行实地勘查途中,发现一群“暴走团”的成损无视红绿灯指示,横穿街道十字路口,造成一时车辆拥堵。对于周围行人的指责,有“暴走团”成员大声回复:“这是我们的自由!并且宪法都有规定,公民有游行的权利和自由。”(1)同学们准备上前劝说这些“暴走团”成员。请你列出劝说的要点。二组的同学组织了“身边事、深点评”活动,以下是同学们选取的材料:案例1 八(2)班小林在校行为规范登记本上看到一条自己没有佩戴校徽的签名记录。事后,他发现这是隔壁班同学冒名所为,于是向政教处反映了此事。案例2 八(2)班小张认为自己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就在上课时看课外书、睡觉。当老师批评教育他时,他还振振有词:“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用不着你管!”案例3 大学生小宋响应国家号召,大三时暂别校园,进入军营,成为某护航编队中唯一的女特战队员,其足迹遍及南海诸岛。她的从军经历,得到全校师生的点赞。(2)请你从”权利义务”角度评析案例中主人公的言行。17.活动----新闻播报材料一 2024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75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政协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是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材料二 2024年12月11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并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无论是哪种经济形态,都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材料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中蕴含的道理。18.学习宪法,践行宪法2024年12月4日,在我国第十一个宪法宣传日到来之际,某校八年级一班举办了“弘扬宪法精神”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8日通过。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思考】(1)“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驰而不息抓好反腐败斗争,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教育引导干部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我分析】(2)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分析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预防腐败。在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前后,东营市中小学校集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宪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宪法晨读、宪法知识竞赛、书画比赛等形式,引导青少年自觉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我践行】(3)我们应该怎样让宪法信仰根植人心,薪火相传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C D A C B D C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C D A B1.A【详解】本题考坚持党的领导。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经济工作之所以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C【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刑罚、违法的类型、犯罪。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故①符合题意;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②符合题意;③:犯罪主体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人的身份特征,与宪法无关,故③说法错误;④:治安处罚是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与宪法无关,故④说法错误;⑤: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故⑤符合题意;⑥:主刑和附加刑是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与宪法无关,故⑥说法错误;⑦:合同违约是民事违法行为,与宪法无关,故⑦说法错误;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与宪法无关,故⑧说法错误;⑨: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故⑨符合题意;⑩: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与宪法无关,故⑩说法错误; :民事责任是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与宪法无关,故 说法错误; :刑事责任是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与宪法无关,故 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B【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B:依据教材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B说法正确;A:关于我国国家性质说法不完整,A错误;C: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C错误;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错误;故本题选B.4.C【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ABCD:《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是行政法规,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广西壮族自治区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是地方性法规,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是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因此,法律效力由高到低排序为③→④→①→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D【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关系。①②:人民政府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抚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和抚州市人民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故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④:抚州市人民政府作为由抚州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行政机关,它对抚州市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故④说法正确;③:抚州市政府由抚州市人大产生。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6.A【详解】本题考查依法行政。A:“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职责,有利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故A说法正确;B: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故B说法错误;C:我国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而不是直接,故C说法错误;D: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7.C【详解】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C:依据教材,结合题文内容,我国注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这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C正确;A: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A不符合题意;B:这也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B不符合题意;D: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8.B【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义务。①③: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依法纳税、爱护公共财产等,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9.D【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义务的关系。D:题干中亲朋好友露营围坐、谈天说地,但也会出现烟头等垃圾乱扔的现象,这要求我们享有露营休闲的权利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故D符合题意;A:权利义务没有先后关系,故A说法错误;B:权利义务不是完全对等的,故B说法错误;C:我们可以行使露营休闲的权利,要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0.C【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方式。ABCD:这都是公民依法维权的方式。材料中,由于小区线路故障断电,导致冰箱内的食物变质。小戴的爸爸和相关单位取得联系,这是通过和解的方式维权,故C说法正确;这不属于诉讼、调解以及仲裁的方式维权,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1.C【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方式。②: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人民法院起诉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合法途径之一。程某要求物业公司出具同意安装证明遭拒,在其他合理途径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权益,故②符合题意;③:调解是依法维权的方式之一,程某可以尝试通过与物业公司沟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故③符合题意;①:纠集朋友用示威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行为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还可能扰乱社会秩序,违反法律法规,不利于问题的妥善处理,故①说法错误;④:忍气吞声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持续受到侵害,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2.D【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D: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小兰写完作业、与家人一起做家务,体现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故D说法正确;A:这是在履行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故A不符合题意;B:这是公民的权利,不属于义务,故B不符合题意;C:这属于公民的道德义务,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A【详解】本题考查公民权利。A: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某区进行人大换届选举,选民积极踊跃参与投票体现了这项权利,故A符合题意;B:这是行使劳动权、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的表现,故B不符合题意;C:这说明了乐乐具有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故C不符合题意;D:这是依法享有物质帮助权的表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4.B【详解】本题考查公民权利。ACD: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B:个人信息属于公民个人隐私,不法商家利用二维码骗取个人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故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5.(1)①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③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分析】考点考查:党的宗旨、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性质。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党的宗旨、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载入史册的人间奇迹→可链接党的宗旨、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性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6.(1)①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不得报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绝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案例1:①小林的做法正确的。他做到了维护权利守程序。②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有效享有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③每个公民都应该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学习他发现自己的姓名权和名誉权被他人侵犯后,通过合理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权利。)案例2:①小张的言行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③小张不能只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不履行受教育的以务,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案例3:①小宋的行为是正确的,她履行了依法服兵役义务。②保卫国家、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③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分析】考点考查: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方式、依法服兵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述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这是我们的自由!并且宪法都有规定,公民有游行的权利和自由→可链接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①:小林隔壁班同学冒名自己没有佩戴校徽的签名记录,于是向政教处反映了此事。观点②: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用不着你管!观点③:大学生小宋响应国家号召,大三时暂别校园,进入军营。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误。正误判断:正确。论据:他做到了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如何依法维权。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误。正误判断:错误。论据:没有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能只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不履行受教育的以务,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第四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③正误。正误判断:正确。论据:履行了依法服兵役义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第五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7.材料一: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③人民政协围绕团绍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材料二: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④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技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材料三: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分析】考点考查: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从道理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显著政治优势且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可链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关键词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并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凸显不同经济形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可链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词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可链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8.(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④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权限也不能滥用权力。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⑤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3)①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先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②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或:①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②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③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分析】考点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要求。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述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联系宪法的地位;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驰而不息抓好反腐败斗争,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可联系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要求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增强宪法意识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让宪法信仰根植人心,薪火相传→可联系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