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一)-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统编版(2024)一、单选题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青少年的心灵世界十分单纯,具有天然美好的趋向,是接纳真善美种子的肥沃土壤。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①只注重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②能够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③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④要在探索和实践中创造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2.校园欺凌事件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预防校园欺凌,保护“少年的你”,我们青少年可以这样做( )①自尊自爱,学会保护自我②主动建立积极、善意的人际关系③面对欺凌,主动寻求家人、老师帮助④面对困境,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激励我们追求更好的生活,也可能使我们陷入困境。学会管理情绪,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下列情景中,我的情绪管理合理的是( )①换班主任后我非常难过,长期情绪低落②在学习上感到焦虑时,我会向父母倾诉心中压力③朋友总是抱怨,让我很不开心,我拒绝再当他的“情绪垃圾桶”④在登台表演前感到紧张,我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深呼吸,放松心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著《国语》。”这些圣贤虽遭困厄,却以非凡毅力成就传世经典。这启示我们( )①消极情感比积极情感更能促进人的成长②挫折积累得越多,越容易取得事业成功③直面困境磨砺意志,坚持不懈战胜挫折④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点赞“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等科技创新成果,“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月背采样,没有先例,中国航天人却有底气。地月之间搭建“鹊桥”、巧妙设计轨道、接力避障选好落点、自动密封确保月壤“原汁原味”……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航天人攻坚的身影。这说明( )①自强关系着民族命运和国家未来②自强需要练就真正本领,不能失败③自信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中④自信就是高估自己,相信“我能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七年级(1)班开展议题式学习活动,设置了三个子议题,如下:子议题1: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恪守为人之德。子议题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子议题3:晏子使楚,坚持从大门入,维护人格尊严。本次学习活动的主议题是( )A.以史为鉴,做自尊的人 B.坚持独立,做清高之人C.坚守人格,做正直的人 D.维护尊严,做厌世的人7.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到“绿色低碳生活,还自然以美丽”,我国在生态治理上汲取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坚持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构建“美丽中国”。这体现了(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影响深远④中华民族锲而不舍地追求改造自然规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5年春晚节目中,“我们”出现在全国观众的眼前:☆“外卖诗人”烟火里谋生,奔忙中寻梦,用诗句定格生活的酸甜苦辣,抒发对生活的热爱☆“麦子阿姨”尽管已60多岁,毅然骑着三轮车南下寻梦,在忙碌生活中追求自我。 ☆“种花爷爷”一辈子与泥土和花草为伴,在旁人眼中不起眼的种花小事中倾尽心血,用岁月书写梦想的坚持与毅力。从这些平凡、普通的“我们”身上,可以感受到( )①换位思考、宽容他人的容忍之量②诚信待人、遇事不避的责任担当③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④乐观向上、努力拼搏的生命追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下面漫画讽刺了下列哪些行为( )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②摒弃道义,忽视社会正义③将个人利益置于优先位置④见利思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经典咏流传》节目首创“和诗以歌”模式,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春晓》《长歌行》《游子吟》《将进酒》《送别》《使至塞上》……在歌声中我们能( )①体悟文以载道,歌以咏志,享受文化创新②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③体会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④知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历久弥新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1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些经典语句的教导,我们日用而不觉,是因为( )A.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每位公民的日常行为中B.中华传统美德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丰富完善C.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12.2025年4月14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西藏公安网安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案件。网民次某为博取流量,利用AI工具对涉“‘3.27’跨桥事故”的相关报道进行了杜撰,生成谣言信息在网上发布,公安机关依法对次某行政拘留。次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13.理发师刘某拍摄了给王女士理发的视频并将其上传至自己的社交账号。王女士虽然不反对拍摄视频,但并未同意将视频公开发布。法院判决刘某在社交平台上致歉10日,并赔偿王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等。对此案例评论正确的是( )①人民法院依法执政,严格执法②刘某侵犯他人肖像权,应承担民事责任③王女士采取了调解的方式维权④刘某擅自发布视频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小安的爸爸经营着一家宠物美容店,每月的收入颇丰。一天,他看到“慈善助学·金秋圆梦”贫困学生捐助活动的公告,便毅然捐赠了3000元钱。小安爸爸捐款的行为行使了对财产的(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15.公交车逃票、闯红灯、自行车不按车道行驶、未满16岁骑电动车……很多同学认为这些行为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对于这些“小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违法行为,但危害不大,以“小”视之即可②既违背道德,也违反法律,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③我们应依法自律,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④不重视这些“小事”,将来一定会走向犯罪的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15岁的小军驾驶自家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与刘某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刘某腰椎等多处损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小军负全部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小军及其父母赔偿刘某相关损失共计2.8万元。该案例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有( )①要增强法治意识 ②应履行监护职责③用和解维护权益 ④须规范自身行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分析说明题17.【拥抱青春,健康成长】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健康积极的异性交往,某校开展“异性交往与自我保护”问卷调查活动。以下是其中一位同学的调查问卷填写记录:(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调查问卷中问题1的选择进行评析。(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调查问卷中的“问题3”提供答案范例。三、综合探究题18.【培育健康心态,放飞青春梦想】我的青春模样 我的“解读”(行为表现+理论依据)(1)自我肯定篇 “学会为自己点赞” □最近我想为自己点赞的一件事是:① □这件事让我学会自信,因为:②(2)正确认知篇 “不爱慕虚荣” □当同学炫耀新球鞋时,而我的球鞋已经穿了一年,我会:① □这样做的原因是:②19.【感陪青春力量,焕发青春活力】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感悟青春,焕发青春活力”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活动开始,李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以下镜头:镜头一田径选手苏磊在男子跳高决赛中因争议判罚错失金牌,赛后他微笑祝贺对手,表示“尊重裁决,但不会停下脚步”。面对媒体质疑,他坦言“成绩有憾,但尊严无价,未来将用更高纪录证明自己”。 镜头二奥运冠军谢瑜射击时单手插兜,一路冲上最高领奖台。他说:“在比赛中我从未质疑过自己,我就是不断告诉自己,全力以赴、打好当下的每一枪就可以了。” 镜头三李羽洁摘得2024年巴黎残奥会跆拳道冠军,以实力实现自我超越并为国争光。面对伤病与战术困难,她勇于挑战,不断突破。赛后她感慨,艰辛终有回报,赛场圆梦,祖国是最坚实后盾。(1)镜头中展现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班级计划开展“青春能量补给站”行动,要求每位同学结合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的核心品质,设计两条“青春能量条”(具体行动方案)。请完成你的设计。要求:①每条能量条需明确对应核心品质中的一种品质;②每条行动方案需包含具体做法及其与品质的关联;③语言简洁,具有实践性。20.【解锁成长密码,助力籽春飞扬】请阅读两位同学的成长故事,完成特别任务卡。任务一 青春面对面(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成以上卡片任务。任务二 情绪急救包小壮的烦恼日记“开学周遇上最爱的篮球联赛直播!昨晚偷偷熬夜看球,结果被老爸抓包……他直接关电视骂我,我气到和他大吵!现在超后悔,但脾气上来真的控制不住啊!”(2)你是班级“情绪管理大师”,请给小壮两个具体的“冷静小妙招”。任务卡三 青春宣言卡活动最后,老师让同学们制作自己的青春宣言卡片:青春蜕变,拥抱成长个人宣言:① ; ② ;(3)请你补充完成卡片内容。《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一)-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D D B C A D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C D C B1.B【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③④:分析题文,题干强调青少年心灵对真善美的天然接纳性,启示青少年应重视内在修养和实践探索。这启示我们青少年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要在探索和实践中创造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故③④符合题意;①:“只注重外在美”与题干强调的内在美相悖。故①错误;②:题干未涉及青春期心理矛盾,属于干扰项。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D【详解】本题考查学会自我保护、依法求助。①②③④:根据题干描述可知,校园欺凌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校园欺凌,青少年要自尊自爱,学会保护自我,主动建立积极、善意的人际关系,面对欺凌,主动寻求家人、老师帮助,面对困境,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故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3.D【详解】本题考查调节情绪的相关知识。①:因为换班主任而长期情绪低落,这种情绪管理是不合理的,不应该让这种情绪持续过长时间影响自己。故①说法错误;②:在感到焦虑时向父母倾诉压力,是合理的情绪管理方式,故②说法正确;③:面对朋友总是抱怨而拒绝当“情绪垃圾桶”,是恰当处理他人不良情绪对自己影响的表现,是合理的,故③说法正确;④:在登台表演前紧张通过深呼吸放松,是很好的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是合理的情绪管理,故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4.D【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对待负面情感。③④:根据题干描述可知,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的先贤的成功之路启示我们要直面困境磨砺意志,坚持不懈战胜挫折,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故③④说法正确;①:我们要正确对待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都能促进人的成长,故①说法错误;②:挫折多不一定容易成功,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5.B【详解】本题考查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强。①:中国航天人凭借自强精神,攻克诸多难题,实现“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体现了自强关系着民族命运和国家未来,故①符合题意。 ③:中国航天人在为实现航天梦、民族振兴的奋斗中,展现出了自信的风采,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攻克难题,实现目标,体现了自信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中,故③符合题意;②:自强需要练就本领,但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经历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前行,而不是不能失败,故②说法错误;④:自信是指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而不是高估自己,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C【详解】本题考查自尊。C: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体现对气节和人格的坚守;陶渊明不向权贵低头,强调人格独立;晏子维护尊严,体现正直态度;三者共同指向“坚守人格”和“正直”的核心;故C说法正确;A:虽涉及历史,但未直接点明“人格坚守”这一核心,故A不符合题意;B:“清高”含贬义,与题干中正面的人格坚守不符,故B说法错误;D:“厌世”与事例中积极维护尊严的行为相悖,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A【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①②③:我国在生态治理上汲取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坚持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构建“美丽中国”,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影响深远,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尊重自然、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精神追求,而不是改造自然规律,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8.D【详解】本题考查自强不息。③④:“外卖诗人”在谋生奔忙中寻梦,“麦子阿姨”60多岁仍骑车南下寻梦,“种花爷爷”在种花小事中倾尽心血,都体现了他们奋发进取、自强不息,不向生活低头,努力追求梦想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和为了梦想努力拼搏的生命追求,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材料中未体现出这些平凡人有换位思考、宽容他人和诚信待人以及遇事不避等责任担当,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C【详解】本题考查崇正义。②③:漫画中的主人公只看到个人利益而忽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讽刺了“摒弃道义,忽视社会正义”“将个人利益置于优先位置”的行为,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漫画没有体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见利思义等内容,故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D【详解】本题考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①②④:《经典咏流传》节目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以创新的形式让观众更好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诗词之美,更好地去体会诗中的情感,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知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历久弥新,①②④说法正确;③:题文未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D【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D:分析题文,这些经典语句的教导,我们日用而不觉,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故D符合题意;A:“每位公民”说法绝对,夸大了其作用,故A说法错误;BC:题文材料没有体现中华传统美德不断丰富完善、担当意识,故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C【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C:次某因编造网络谣言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属于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故C符合题意;A:民事违法行为涉及平等主体间的权益纠纷,而次某的行为由行政机关处罚,故A说法错误;B:刑事违法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题干中次某未被判刑,故B说法错误;D: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且应受刑罚处罚,次某仅被行政拘留,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C【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的要求、人格尊严权。②④:理发师刘某拍摄了给王女士理发的视频并将其上传至自己的社交账号,侵犯了王女士的肖像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擅自发布视频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②④说法正确;①: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①错误;③:题干中王女士采取了诉讼的维权方式,③错误;故本题选C。14.D【详解】本题考查财产权。ABCD:分析题文,财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处分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财产进行处置的权利,包括赠与、转让、消费等行为。小安的爸爸将3000元捐赠给贫困学生,属于通过赠与的方式处置个人财产,因此行使的是处分权。其他选项中,占有权是对财产的实际控制,使用权是依据财产用途加以利用,收益权是获取财产产生的利益,均与题意不符。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C【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预防犯罪。②③:公交车逃票、闯红灯、自行车不按车道行驶、未满16岁骑电动车等,既违背道德,也违反法律,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我们应依法自律,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故②③说法正确;①:违法无小事,不能以“小”视之,故①说法错误;④:“一定会”说法太绝对,不重视这些“小事”,将来可能会走向犯罪的道路,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6.B【详解】本题考查增强法律意识。①④:分析材料,15岁的小军驾驶自家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与刘某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刘某腰椎等多处损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小军负全部责任。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故①④说法正确;②:题目考查的是对青少年的启示,故②不符合题意;③: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7.(1)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①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既要热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学会恰当地与异性交往。②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容易把对异性的欣赏当作爱情,萌发对导性的朦胧情感,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2)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②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对侵害行为严厉拒绝;③寻求帮助,让信任的成年人协助处理。【分析】考点考查:与异性交往、学会自我保护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与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完全自由表达感情、无拘无束的与异性相处→可链接观点错误+正确与异性交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学会自我保护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单独与异性在私密场所见面、收到异性不适当的言语或信息会让自己不安→可链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寻求帮助,让信任的成年人协助处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8.(1)①坚持每天晨跑3公里等。②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或者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可以帮助我们直面困难,从容迎接挑战等。(2)①大方说“我的旧鞋穿着更舒服”。②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自尊的人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等。【分析】考点考查:自信、自尊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详解】小问1:①本题考查想为自己点赞的一件事,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作答即可。②本题考查自信的重要性,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自尊有关知识,从做法、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不爱慕虚荣”、同学炫耀新球鞋时,而我的球鞋已经穿了一年→可链接大方说“我的旧鞋穿着更舒服”+做自尊的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9.(1)①苏磊尊重裁决体现自尊精神。②谢瑜从未质疑过自己的表现体现自信的风采。③李羽洁克服身心障碍勇夺冠军,体现直面困难、超越自我的自强风采。(2)能量条1(自尊):每天睡前记录一件“今日做得最棒的事”并井分析原因一通过自我肯定增强价值感,践行“认可自我价值”的自尊内涵。能量条2(自信):每周主动挑战一次“不敢做的事”(如课堂举手提问、尝试新运动)一在突破中积累成功体验,培养“我能行”的自信信念。能量条3(自强):制定“21天成长计划”(如每天晨读20分钟),用打卡表记录完成情况一通过坚持目标锻炼毅力,体现“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分析】考点考查:自尊、自信、自强。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自尊、自信、自强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尊重裁决,但不会停下脚步→可链接自尊。关键词②:在比赛中我从未质疑过自己,我就是不断告诉自己,全力以赴、打好当下的每一枪就可以了→可链接自信。关键词③:面对伤病与战术困难,她勇于挑战,不断突破→可链接自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要求设计两条“青春能量条”,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0.(1)①正确对待生理变化,青春期身体发育节奏各有不同,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②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接纳和调整自己:或求助老师、家长和心理医生,化解烦恼,解决问题。(2)①小宇可以通过做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转移注意;②通过放松训练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等。(3)①注重品德修养,提升内在美;②不断探索实践。创造多彩人生。【分析】考点考查: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心理调节的方法、情绪调节的方法、自强不息。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心理调节的方法的有关知识,从建议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声音变得低沉,开始长胡子,很烦恼→可链接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关键词②:遇到烦恼感到孤独,又希望得到关心和理解→可链接心理调节的方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脾气上来真的控制不住啊→可链接转移注意、放松训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要求制作自己的青春宣言卡片,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