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敬亭山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释放氧气。2.大自然生物之间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3.敬亭山森林的生物和环境构成了一个系统。4.每个生态环境中都生活着许多物种,同一物种存在个体差异,这些统称为5.电磁铁通电时,是将电能转换为,能。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它爱吃竹子,四川有它最大的栖息地。7.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8.敬亭山森林、宛陵湖公园这样的场所,为生物生存和繁殖提供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场所被称为9.煤、石油、土地、太阳等都是资源,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资源。10.为了解决煤、石油、天然气这些资源终将枯竭的问题,人类正在努力开发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人类善于利用自然资源的是()。A.为获取木材大量砍伐原始森林B.利用潮汐能发电C.过度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2.关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下列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应该限制使用B.水资源取之不尽,不需要节约C.回收利用金属资源可以减少矿石开采3.节能型建筑物外墙一般选择()做为建筑材料。A.导热性材料B.隔热保温材料C.黑色吸热性材料4.在森林公园里,“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蛇是()。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5.小强在电磁实验中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无关。A.线圈的颜色B.线圈的圈数C.电流的大小6.要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正确的做法是()。A,增加电池数量B.改变线圈缠绕方向C.增加线圈圈数7.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森林8.像科学家那样研究问题,一般是()。A先作出假设B.先提出问题C.先查阅文献9.制作电磁铁时,一般把导线绕在()上。A.塑料棒B.铜棒C.铁棒D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第1页(共4页)10.保护扬子鳄的主要意义是()。A.供游客观赏B.维护生物多样性C.增加肉类供应11.小明想和同学们一起宣传保护湿地生态,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引人外来物种提升生物多样性B.向水中喷酒杀虫药,杀灭所有生物C.设立生态保护区减少人为干扰12.有些动物会选择冬眠的方式过冬,下列动物中,有冬眠行为的是()。A.老虎B.大象C.鸟龟13.六(1)班同学宣传保护水域环境,他们可以采取的行动()。A向河道倾倒垃圾B.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C.向水域投放过多的鱼苗14.小新同学在家给垃圾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可回收利用的是()。A.废旧书本B.塑料瓶C.过期药物15.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生长,造成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有()。A.长期大量使用化把B.经常给土地松土C.给土壤使用农家肥16.夏季,敬亭山降雨后溪水潺潺,溪水流动具有的能量是()。A机械能B.化学能C.电能17.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A.太阳能B.风能C.天然气18.敬亭山茶园里茶树生长良好,影响茶树生长的生物因素可能是()。A.土壤B.害虫C.光照19.碧水保卫战是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下面碧水保卫战所采取措施正确的是()。A.雨污分流B.向河、湖排放污水C.大量抽取地下水20.下列动物中,不适合栖息在热带草原的是()。A.斑马B.羚羊C.企鹅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银鲑鱼生活在海洋里,繁殖期时它们洄游到出生时的淡水河去产卵。()2.建筑工程师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建筑,人们将这种建筑称为“绿色建筑”。()3.大气污染只会影响人类的呼吸系统,对其他方面没有影响。()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5.煤是由古代的植物在地下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属于可再生资源。(6.土壤中存在适量的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7.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8.焚烧垃圾是处理垃圾最环保的方式,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9.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电能只能用来照明,使灯泡亮起来。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包含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四、实验探究(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2分,每条连线2分,共20分)1.某科学小组想验证电能可以转换为机械能和热能,设计了用小电动机和发热丝等材料完成两个实验,请仔细阅读实验过程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实验一实验材料:小电动机、电池(2节)、导线、风扇叶片。D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