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开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共两大题,17小题,开卷考试。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2.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3.特别提醒:考生只准携带教材进入考场。第Ⅰ卷 (客观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 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段话勉励广大青年A.求同存异,以礼待人 B.功崇惟志,业广惟勤C.施惠毋念,受恩莫忘 D.闻过则改,知耻后勇2.青春期男生女生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小组合作学习中,男生逻辑思维强,女生语言表达能力出色,这一差异主要表现在A.思维方式 B.性格特征 C.兴趣爱好 D.学习成绩3.某校拟开展青少年性教育活动,对此有同学认为:性知识和中学生无关,没必要专门了解和学习。以下可以用来反驳这种观点的有①学习性知识是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②学习性知识就能对自己有全面地认识③接受性教育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④随着身体的发育,我们会对性产生好奇和困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人生自强少年始。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下列行为中,有利于培养自强品质的是①小萱每天都熬夜学习到很晚,第二天听课时昏昏欲睡②小阳坚持锻炼身体,制定计划,磨砺意志,增强体质③小明在学习中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向老师请教④小敏参加学校的演讲社团,努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向上社交”一般指“与地位高者建立关系”。教人“向上社交”已成为当下一些博主的“吸粉”利器,但没有让人一步登天的“天梯”。己弱他强, “向上社交”终将是一厢情愿。这启示我们要A.悦纳自己 B.自尊自信 C.与人为善 D.自立自强6.景德镇瓷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凝结着一部2000年未曾中断的中华陶瓷发展史。这体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A.连续性 B.创新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7.下面思维导图告诉我们A.遇事积极乐观,消除负面情绪 B.自觉遵守规则,远离自然灾害C.通过认知调节,合理调节情绪 D.情绪复杂多样,丰富个人生活8.一日三餐,是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赣榆区黄海社区推出社区食堂,让居民享受物美价廉的“舌尖幸福”。下列材料与推广社区食堂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一致的是A.设计秦山岛景区步道时,尽量避开原有植被,减少对自然破坏B.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出圈,进一步推动文旅体商深度融合C.方敬扎根乡村二十六年,耗尽毕生积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D.赣榆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多渠道多举措增进民生福祉9.右图的漫画启示我们要A.换位思考,体谅广场保安 B.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C.注意形象,要为他人着想 D.语言文明,不说粗话脏话10.初一(1)班准备在假期里开展“典籍中的赣榆”主题采访活动。下列关于具体实施步骤的先后顺序,符合逻辑的是①根据采访内容,选定采访对象和方式②采访结束后及时整理采访结果,邀请专家指导③制作“典籍中的赣榆”主题短视频并发布到某平台④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找资料,设计采访内容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11.因果关系是一个事件(即“因”)和另一个事件(即“果”)之间的作用关系。其中,后一事件被认为是前一事件的结果,以下内容属于这种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因 果A 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发生侵害事件要寻求帮助B 做民法典的践行者 民法典相伴我们一生C 违法犯罪行为 承担法律责任D 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学会尊重他人12.王某有一儿一女。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女儿精心照顾王某十多年,儿子则对他漠不关心。王某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王某病故后,儿子认为自己也有继承权,要求均分遗产。人民法院驳回其诉求,人民法院的判定依据是①王某的儿子未履行赡养义务 ②遗嘱合法有效,优先于法定继承③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份额,应该均等 ④王某的儿子是法定继承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下列选项中与“刑罚, 主刑, 附加刑”这组词逻辑关系最为一致的是A.著作权 专利权 财产权 B.立法法 民法典 刑法C.思想理念 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 D.传统美德 扶危济困 见义勇为14.我国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之所以保护知识产权,是因为①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②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③知识产权是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物质基础④保护知识产权体现对劳动和知识的尊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某中学组织同学们积极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并发出禁毒倡议。下列适合作为校园禁毒宣传标语的是①树立积极心态,传递美好情感 ②拒绝不良诱惑,要防患于未然③毒品有害身心,自觉遵纪守法 ④全民共同执法,打击违法犯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Ⅱ卷(主观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 共2题, 第16题14分, 第17题16分, 共30分。16.随着国产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流行, “AI+”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AI给公众带来智能化便利体验的同时,因我国相关领域立法的不够完善,也存在法律和道德风险。同学们围绕AI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AI+电商】第一组同学开展辩论赛。近年,AI技术“复活”逝者的服务在电商平台走红。一张照片、一段声音,逝去的人就可以让“数字人”“开口”说话。针对AI复活“数字人”带来的便利和风险,同学们展开辩论。正方:支持AI复活的“数字人”。因为它给亲属带来了情绪的慰藉和温情。 反方:不支持AI 复活的“数字人”。因为它会侵犯逝者的权益,给亲属带来伤害。(1)正反双方的观点,你选择支持谁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你说明理由。 (4分)【AI+法治】第二组同学开展模拟法庭。案例①:马某使用AI工具将同事杨某照片制成表情包,并在群聊中使用。案例②:通过AI 换脸实施诈骗,数额巨大。(2)同学们准备筹办上面图示的两种模拟法庭。上述案例①和②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违法行为 它们分别应该放在图示中哪个法庭进行审理 (4分)【AI+教育】第三组同学开展校园提案。AI 时代, 人工智能逐渐融入学生学习。老师注意到一些学生不假思索直接使用AI搜索完成作业;部分学生随意上传他人原创内容侵犯知识产权。这些做法引发老师和家长的担忧。(3)请你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该如何解决老师和家长的担忧。 (6分)17.一片茶叶连古今、一缕茶香飘四方。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某中学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议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环节一:资料展示茶在传统文化中不止是饮品,它被赋予丰富内涵, 已跨越千年成为活态文化遗产。茶性平和,不寒不燥,品茶能调和身心,促进人际和谐;茶虽清雅,却非奢靡之物。饮茶倡导简朴、克制,反对铺张浪费;商家融合传统茶饮与现代元素,推出断中式茶饮,吸引年轻群体; 中国茶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近3000万涉茶人口增收;我国持续推进对茶叶领域的规范,对茶叶虚假标签可能采取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措施。(1)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阐释茶文化何以成为跨越千年的活态文化遗产 (6分)环节二:活动设计学校举办“茶文化节”,展览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大量以茶为题材的诗词歌赋、书画作品,如陆羽《茶经》、苏轼作词“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些作品不仅描述茶的色香味形、种植制作、品饮技艺,更借茶言志、抒怀、论道。除了以上静态的展览, 学校还希望通过动态的文艺活动展示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2)请你结合“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设计两个“茶文化节”活动。(4分)环节三:调查报告(3)赣榆茶文化以茶为媒,化山海为茶席。同学们参与“茶文化进校园”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助力家乡文化建设,请帮助完成下表。 (6分)“茶文化进校园”调查报告(部分)活动形式 略活动意义 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陶冶性情,丰富校园生活……存在问题 一些活动与各学科课程之间的融合度不高,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游离于主体课程之外…… 应对措施 理论依据有学生想参加活动,但又害怕失败;有学生认为参加活动需要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拒绝参加……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5 BADCD 6-10 ACDBD 11-15 CADBC二、非选择题:共2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共30分。16.(1)支持反方观点。理由:①逝者虽然去世,但他们的肖像权、姓名权等人格尊严权依然受到法律保护,AI复活“数字人”可能会未经允许使用逝者的照片、声音等,侵犯逝者的权益。②这种服务可能会给亲属带来虚假的情感慰藉,长期来看不利于亲属真正走出悲伤,甚至可能引发心理问题。(4分)(2)案例①是民事违法行为,应放在法庭一审理;案例②是刑事违法行为,应放在法庭二审理。(4分)(3)①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合理利用AI工具辅助学习,而不是直接依赖其完成作业,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原创成果,不随意上传他人作品。③国家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AI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规范和管理。(6分)17.(1)①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如茶性平和能调和身心、促进人际和谐,倡导简朴、克制,这些优秀的价值观念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②商家积极创新,将传统茶饮与现代元素融合,让茶文化适应时代发展,吸引更多年轻群体。③茶产业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大量人口增收,实现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④国家对茶叶领域进行规范,打击虚假标签等违法行为,保障了茶文化的健康发展。(6分)(2)①举办茶文化主题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朗诵以茶为题材的诗词歌赋,感受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②开展茶艺表演活动,展示传统的品饮技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茶文化的魅力。(4分)(3)①应对措施:加强各学科课程与茶文化活动的融合,例如在语文课程中讲解茶相关的诗词,在美术课程中描绘茶主题的书画等。理论依据: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学科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②应对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失败的心理,树立正确的活动参与观念,消除对异性交往的误解。理论依据: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参与文化活动。(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