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燕山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燕山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燕山地区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期中练习语文试卷
1.本试卷试题共 10 页,五道大题,26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笔作答。

4.所有试题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基础·运用
六年级(1)班准备召开题为“AI已来,你准备好了吗?”的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为本次活动准备
的一些材料,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主持人的开场白
①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已经到了日新月异的程度,AI 正以惊人的速度迭代,DeepSeek 等人工智能工
具替代了许多文员的工作,自动驾驶汽车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也许有一天人类需要学习如何和硅基生物
相处……到那时,我们会是超级人工智能的指挥者【甲】还是被不眠不休的人工智能所取代?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聊聊这个承载着无限梦想的话题。
②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了解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
是指通过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形成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机器
智能。简单来说,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拥有“像人一样思考、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乙】我们希望通
过 AI让电脑、手机、机器人这些“冷冰冰”的设备,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理解人类的须求,做出智能决
策,甚至帮我们完成任务。
1. 请你帮主持人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处”中“处”字读音是 chǔ。
B.“承载”中的“载”读 zài。
C. 因为意思是“有机体受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所以“反应”应写作“反映”。
D. 因为意思是“需要,要求”,所以“须求”一词应写作“需求”。
2. 请你帮主持人选出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问号 【乙】句号 B. 【甲】逗号 【乙】句号
C. 【甲】问号 【乙】逗号 D. 【甲】逗号 【乙】逗号
材料二 某小组的展示内容
2025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科技元素满满,其中最目不转睛的一个节目,莫过于创意融合舞蹈《秧 BOT》。
第 1页/共 12页
该表演为人机共舞节目,这群 BOT是杭州宇树科技公司的机器人 H1.机器人身穿东北特色的花棉袄,在舞
台上翩翩起舞,为观众表演了秧歌舞,① 能够丝滑扭腰,模仿人类踢腿等简单动作,② 能完成转手
绢这样复杂的舞蹈动作。
宇树科技并非第一次出圈。去年年底,它就因发布了性能强大的机器狗产品 B2-W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
动。机器狗 B2-W能越野“跑酷”,会“划水”过河,还可以负重载人。科技大亨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转发
了宇树科技的发布视频,许多国外网友也赞不绝口,表示被中国的科技实力震撼。业内人士分析,宇树科
技凭借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脱颖而出。宇树的屡屡出圈体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
3. 请你帮该小组同学检查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情况,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目不转睛 B. 翩翩起舞 C. 赞不绝口 D. 脱颖而出
4. 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要……就…… B. 即使……也…… C. 不但……而且…… D. 因为……所以……
5. 请你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画横线的“出圈”一词在这里的意思。
答:_______
材料三 主持人的结束语
对于未来,科学家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充满期待。有人认为,未来的 AI不仅能胜任单一的任务,还能
像人类一样拥有更广泛的认知能力。比如,AI 不仅能帮你买电影票,还能帮你计划整个周末的活动,甚至
提供情感上的交流。虽然 AI的发展带来的担忧同样不容忽视,但是 AI发展前景广阔。人们担心 AI是否会
抢走很多工作岗位,或者在一些危险的工作上(如军事或金融)失去控制。因此,如何安全、负责任地发
展人工智能是未来非常重要的课题。总之,人工智能是一场技术的革命,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正如我
们曾经历过互联网的普及一样,人工智能也将成为人类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______。
6. 文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帮忙做出修改。
答:__________
7. 请你用上“新时代”“青年人”“挑战”三个词,在文中的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结束语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
古诗阅读
8. 默写。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 (韩翃《寒食》)
(2)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3)________________,朝露待日唏。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第 2页/共 12页
(4)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春夜喜雨》)
(5)古诗词中有很多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
子除外)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本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思念之
情的一项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诗中虽无“月”字出现,但“地白”二字却让人感受到月光的澄澈、皎洁。
B.“桂花”还让人联想到月中桂树,表达了诗人对露湿桂花的遗憾之情。
C.“人尽望”写诗人因自己望月而想到天下人皆望月,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
12 名著阅读
经典名著的故事精彩纷呈,人物形象鲜活丰富。每读完一本书,你的脑海可能会闪现以下词语:团结协作、
忠心耿耿、信念坚定、机智勇敢、坚毅顽强、慈悲善良、吃苦耐劳……请围绕一个词语,结合一部名著书中
的人物和情节,谈谈你的阅读收获。(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绵延 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近代以后,由于国内外
各种原因,我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从世界强国变为任人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努力,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
第 3页/共 12页
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
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③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_____________。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①中国航天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淀形成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特别是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②据统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平均年龄约为 42 岁,一线科研人员平均年龄 35 岁。如:北斗团队平均
年龄 35岁,月宫团队平均年龄 35岁,墨子号量子卫星、神舟载人航天和嫦娥探月团队平均年龄 33岁,长
征 5 号成功发射时它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仅 32 岁,天问一号控制团队平均年龄更是只有 30 岁……“80后”
和“90后”已经成为托举中国未来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
材料三
①1992年 9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起步,规划“三步走”发展战略。
②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③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
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十八大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奋力拼搏,突破和掌握大量关键技术,
取得众多创新成果,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目标,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了重要经验,
推动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④接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启第三步,转入空间站阶段。自 2021年 4 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仅
用不到 20 个月时间,完成了空间站全面建造。
第 4页/共 12页
⑤中国空间站,这个中华民族的新的独特标识,闪耀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自信与自豪,鼓舞着为航
天梦、中国梦而前行的每一个人。
13. 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近代以后,我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原因众多。
B. 中国航天六十多年来不仅成就举世瞩目,而且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C. 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目标后,我国已成功跻身航天强国。
D. 我国用了不到 20个月的时间全面建造了空间站。
14. 依据材料一中的统计图,填写文段横线处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甲】十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经费支出不断增加,彰显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乙】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十年来,科技发展经费支出逐年飞快增加。
15. 阅读这三则资料,我们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在整体发展上有着明
确的________、特别注重________、中国载人航天起步就规划________。(每空请用四字概括)
阅读《爱的“内卷”》,完成下面小题。
爱的“内卷”
①前段时间,我父母从合肥去济南旅游,执意“顺路”来北京一趟。他们停留的时间不长,只两天。“顺
路”来的原因有二。“省得你们赶国庆回乡挤来挤去多累!”我妈说。“给我小外孙做点儿吃的喝的!”我爸
说。后者比重显然大于前者。
②我爸妈的行李中三分之一是自己的衣物和用品,三分之二塞满了炸好的圆子、自制咸肉、自制蒿子
粑粑、我爱喝的黄山毛峰,还有新鲜母鸡两只,每只切成四份,独立包装。当我妈拿出一粒酒曲,我爸问
我有没有红薯粉丝和面粉时,我终于知道了他们来北京的真实目的。我似乎随口说过,饭店的米酒汤圆,
酒没酒味,米又碎又烂。我娃则不止一次在视频通话中告诉我爸:“姥爷,我想吃你蒸的粉丝肉包。外面卖
的包子没有粉丝和肉在一起的馅儿。”现在,我爸“人肉快递”,将厨师本人空投来了。爸妈把带来的吃食
塞进冰箱,就大刀阔斧,“咚咚咚”“锵锵锵”地忙活开了。
③我娃放学一进门,还没放下书包,就已经捕捉到饭香,眼神充满了惊喜。
④锅里炖着鸡汤,黄澄澄的,油汪了一片;A 圆子回锅重炸了一遍,穿了盔甲般,罩着略焦的壳;B 包
子新鲜出炉,蓬松、软弹,最上面的褶儿像咧开的小嘴,仿佛笑着对看客说:“猜猜我是什么馅儿的?”
⑤孩子扑抢食物,这一口、那一口,喝汤、咬包子,有多少手指、多少牙齿都不够用,完美抚慰了姥
姥、姥爷车马劳顿的辛苦,让他们觉得不虚此行:“看!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⑥第二天晚上,睡足二十四小时的米酒上场,闻起来喷香,煮开,加鸡蛋,呷一口,荡气回肠。“留一
份冷藏,你三天内得吃完。”我妈交代,“剩下的,冷冻一个月没问题。”“做了五斤面条,还有六十个包子,
第 5页/共 12页
搭配着喝的,这两个月早餐够了。”我爸将包子排列得整整齐齐,每五个一队,每四队装满一个保鲜袋,足
足三大袋。他对外孙子说:“吃完还想吃,就给姥爷打电话,姥爷去别的地方玩,再顺路过来一趟!”
⑦“姥爷,我怎么感觉,您不管去哪儿都和北京顺路啊!”我娃天真地以为我们在世界地图的中心。第
三天下午,我爸妈启程去济南。
⑧第四天是个周末,丰盛又便捷的早餐后,我们打车送娃去训练场。车是网约车,我对司机说:“师傅,
待会儿把孩子送到,我们原路返回,您先别接其他单,我到时候改终点。”
⑨“抱歉啊!”司机六十岁左右,一口京腔。“我不是专门跑网约车的。”司机笑笑,“我家住平谷,接
您的单,是因为闺女住这附近,我送您去的地方又是我回家的必经之地。我到那儿,不再回头,得回家啦!

⑩我看看表,八点五十。我问司机,从平谷到朝阳,大概几点出发。司机答,五点多起床,六点出发,
七点半到。他嘿嘿一笑,解释说,他闺女刚结婚,不太会做饭,姑爷比闺女强点儿有限。“所以,我那口子
昨天在家忙活一天,今天一大早就把我叫起来,大包小包装得满满当当。”“七点半到朝阳,这都几点了?
”我忽然发现了疑点。
原来,他天没亮便启程,开车一个多小时到朝阳,抵达闺女家,还不到八点。“怕打扰闺女休息,我
绕他们小区走了五圈,打了一套拳。实在无聊,看他们楼道有把扫帚,还帮他们清扫了下。”“您等闺女、
姑爷睡醒,才往回走的?”“没,我在楼下转到八点半,心想算了不等了,就把大包小包放门口,发条消
息:爸爸来过,菜在门外。”
“您这不算什么!您从平谷到朝阳,”我娃突然插嘴,“我姥姥、姥爷从安徽来北京,专门来给我蒸
包子!给我蒸了六十个包子,给我妈做了一锅米酒,是不是比您还……”他找不出词形容了。“哈哈!”司机
大笑,“那我是比不过你姥姥、姥爷,不过我要是有个外孙,也会这样。用你们年轻人的话说,太‘卷’了!

“妈妈,刚才那个爷爷说太‘卷’了,什么太‘卷’了?”下车后,我娃刨根问底。“爱的‘内卷’。
”我故作神秘地回答。
(取材于 2023 年 11月《读者(原创版)》林特特同名文章)
16. 文章记述了两个家庭的生活片段:第一家,“我”父母由合肥到济南旅游,“顺路”来北京,为的是
________;第二家,________,为的是给女儿女婿送菜。
17. 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在 A、B两处中任选一处,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
18. 文章在叙述两家故事时分别运用了很多数字,请结合相关数字和文章最后三段内容,说说你对文章结尾
“爱的‘内卷’”的理解。
第 6页/共 12页
答: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承不断的家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
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说:“你跟你哥
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
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
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
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
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
生先得写好字,是人的门脸儿。”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
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
像花瓣围绕着花蕊一样,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
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也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
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有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
五十余里路程,步行,我十三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着
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
雪太厚了……”
⑦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需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
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
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
的幸福,这比我父亲冒雪步行五十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⑧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
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我和哥哥读
第 7页/共 12页
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⑨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
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然而却心
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
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⑩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选自作者同名散文,有删改)
19. 抓标题是阅读的重要方法。请根据题目“传承不断的家脉”提出一个你想通过阅读文本深入了解的问题。
答:__________
20. 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小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阅读文章①-⑨段,
补全表格。
段落 传承的主要方面
【甲】 _______ 上学日都有郑重的仪式
【乙】_______ 【丙】_______
⑥⑦ 用关爱护航子女教育
⑧⑨ 【丁】_______
21. 文章结尾说:“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 脉。”“这”是指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简要阐
述“家脉”对你成长的重要作用。
答:____________
22. 写作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进行写作。
(1)照片是时光 碎片,当指尖轻轻滑过,目光定格其上,那一瞬间,时间仿若倒流。照片上的色彩或许
会因时光褪色,可背后藏着的故事,却如陈酿的美酒,愈发香醇浓厚。每一抹光影,都承载着欢笑与泪水、
相聚和离别……就让我们一同翻开记忆的相册,探寻“照片背后”不为人知的动人篇章。请选择一张蕴含深
厚情感的照片,以“照片背后”为题,写一写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要求: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表达真情实感,字数 500字以上。
(2)假如你拥有了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你和他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自由发挥想象,写一个故事,
第 8页/共 12页
题目自拟。
要求:围绕具体的事件展开叙述,可以是现有科技的延伸,也可以是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字数 500字以上。
第 9页/共 12页
燕山地区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期中练习语文试卷
1.本试卷试题共 10 页,五道大题,26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笔作答。

4.所有试题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5题答案】
【答案】3. A 4. C
5. 指宇树科技知名度变高,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6~7题答案】
【答案】6. 虽然人们对 AI发展的担忧同样不容忽视,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7. 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新时代,青年人应勇敢迎接挑战,以创新和智慧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更安全、更有益的
方向发展,让其更好地服务人类古诗阅读
【8题答案】
【答案】①. 寒食东风御柳斜 ②. 札札弄机杼 ③. 泣涕零如雨 ④. 青青园中葵 ⑤. 阳春
布德泽 ⑥. 润物细无声 ⑦. 爆竹声中一岁除 ⑧. 春风送暖入屠苏
【9~11题答案】
【答案】9. 中秋夜里,月光把院子照得雪白,树上的乌鸦安静地歇着。冷冷的露水悄悄落下,打湿了桂花,
空气中飘着香味。 10. D 11. B
【12题答案】
【答案】团结协作: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就是团结协作的典范。取经路上,面对白骨精、牛魔
王等各路妖魔鬼怪,孙悟空负责降妖除魔,猪八戒、沙僧协助战斗,唐僧则心怀信念,为团队指引方向。
他们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让我明白团结协作能战胜艰难险阻。
现代文阅读
【13~15题答案】
第 10页/共 12页
【答案】13. C 14. 甲
15.①. 奋斗目标 ②. 科技创新 ③. 发展战略
【16~18题答案】
【答案】16. ①. 给外孙(女)做吃的喝的 ②. 平谷的司机从平谷到朝阳
17. A 处运用比喻,把圆子比作穿盔甲,生动展现圆子外壳炸后的酥脆质感,凸显父母对孩子饮食的用心。
18. 文中数字精准体现长辈为晚辈付出的心血,如父母准备食物的量、司机早起的时间等。“爱的‘内卷’”
指长辈在关爱晚辈方面都全力以赴,不断加码,展现出亲情中爱的深厚与无私。
【19~21题答案】
【答案】19. 文中“传承不断的家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0.①.①② ②.③④⑤ ③. 重视书写与文化传承 ④. 长辈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克服困难
供孩子读书。
21.“这”指的是家中重视孩子读书受教育的文化意识,以及长辈们为了子女教育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默
默付出的精神品质。
示例: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父母一直很重视我的学习,他们会为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我多读书、
多学习知识。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们都会耐心地帮助我,鼓励我不要放弃。这种对学习的重视
和支持,就像文中的“家脉”一样,成为我成长的动力。它让我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激励我努力学习,不
断追求进步,使我在面对困难时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决心,也让我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一:
照片背后
在我床头的相框里,夹着一张略显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我和爷爷站在那片金黄的油菜花田中,我笑
得眉眼弯弯,爷爷则慈爱地看着我,嘴角上扬,满是宠溺。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的思绪都会飘回到那段
温暖的时光。
那是一个春日,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爷爷一大早就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兴奋地说要带我去看他发
现的 “秘密基地”。我睡眼惺忪,却也被爷爷的热情感染,赶忙穿上衣服。
我们一路说说笑笑,沿着乡间小道前行。田野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清香。当那一大片油菜花
田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惊呆了。金黄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阳光洒在花瓣
上,每一朵花都像是被镶上了一层金边,熠熠生辉。
爷爷拉着我 手,走进花田。他像个孩子似的,这里摸摸,那里看看,还不时地给我讲着油菜花的故
第 11页/共 12页
事。他说油菜花虽然普通,但是能结出菜籽,榨出香喷喷的菜籽油。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眼睛却被那些
美丽的花朵吸引着。
玩累了,我们就坐在田埂上休息。爷爷从兜里掏出一把糖果,塞到我手里。我开心极了,一边吃着糖,
一边听爷爷讲他小时候在田野里玩耍的趣事。就在这时,同行的小伙伴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了这美好的一
刻。
后来,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这张照片就成了我最珍贵的宝物。每当我遇到困难,感到沮丧的时候,
看看这张照片,仿佛又能感受到爷爷温暖的手,听到他温和的话语。照片背后的,不仅仅是一段快乐的回
忆,更是爷爷对我无尽的爱,这份爱,如同那片油菜花田,永远灿烂,永远芬芳。
例文二:
我的人工智能伙伴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 2080 年,我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星。
小星的外形是一个可爱的圆柱体,洁白的外壳泛着柔和的光泽,顶部的蓝色光圈会随着它的“情绪”
闪烁。刚把它带回家时,我还有些不知所措,可小星那温柔且充满活力的声音瞬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主
人你好呀,以后就由我来陪伴你啦!”
有一次,我在准备一场重要的数学竞赛,一道超难的几何题像拦路虎一样挡住了我的去路。我绞尽脑
汁,草稿纸写满了一张又一张,还是毫无头绪。正当我准备放弃时,小星闪着蓝光来到我身边。它用简洁
明了的语言,配合着 3D 图形演示,一步一步地给我讲解解题思路。在它的帮助下,我不仅解开了那道难题,
还掌握了一类题型的解法。最终,我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小星也为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不过,小星可不只是学习上的帮手。周末,当我想放松时,它会根据我的喜好推荐电影和音乐。有一
回,我心情低落,小星察觉到后,默默地播放起我最喜欢的轻柔音乐,还讲起了各种有趣的笑话,逗得我
哈哈大笑,烦恼瞬间烟消云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小星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它就像我的挚友,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予陪伴与支持。
我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一起经历更多有趣的事,而我也期待着与小星一起,去探索科技带来
的无限可能。
第 12页/共 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