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初二生物3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85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腐肉生蛆”“腐草化萤”是什么生命起源学说的观点()A.生生论B.宇宙生命论C.化学进化论D.自然发生论2.原始地球的大气(原始大气)成分中含有的气体是哪一组()A水蒸气、氨、甲烷、氢气B.水蒸气、甲烷、氧气C.水蒸气、氨、氧气D.水蒸气、氨、氧气、二氧化碳3.关于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科学的解释学说是〔)A.自然发生论B.宇宙生命论C.化学进化论D.生生论负电极h正电极4.如下图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输入装置a中的气体一定不含()火花放电A.氨气B.氢气C.甲烷D.氧气冷凝器沸水5.在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取样活室日落液A.由简单到复杂B.由水生到陆生第4题C.由低等到高等D.由体积大到体积小6.若“△”“口”“☆”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如图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未经变动的不同地层中出现的情况,则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口☆△浅口△口△△△△△深A.△→口+☆B.☆+口+△C.△◆☆→口D.☆+△+口7.有“中生代”活化石之称的爬行动物是()A.金丝猴B.白鳍豚C.扬子鳄D.朱鹏8.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各类生物化石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B.化石就是有一定顺序的地壳岩石C.化石就是生物的祖先D.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或遗物9.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目前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A.自然选择B.用进废退C.人工选择D.大量繁殖10.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界原因是()A.人工选择B.天敌的影响C.环境的改变D.温度的改变11.农民用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栗很好,但长期使用效果却越来越差。棉铃虫的群体密度和用药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棉铃虫为适应杀虫剂,产生了抗药变异密B.杀虫剂淘汰了抗药性较差的棉铃虫0用药时间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繁殖D.曲线波动说明棉铃虫的抗药性有差异12.达尔文的一部巨著,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这部巨著是〔)A。《物种起源》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遗传和变异》13.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虫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杀灭稻螟虫效果就不好了,其原因是()A.80年代所用的DDT的质量差B.稻螟虫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抗DDT保护膜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虫的比例增多D.长期使用DDT,稻螟虫体内产生了抗体14。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征确的是()A.使用抗生素后,细菌能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2024-2025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生物 3 月月考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 D 解析:“腐肉生蛆”认为生命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属于自然发生论。2. A 解析:原始大气成分包括水蒸气、氨、甲烷、氢气,无氧气,故选 A。3. C 解析:科学解释生命起源的学说是化学进化论。4. D 解析: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大气,不含氧气,故选 D。5. D 解析:生物进化趋势为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与体积无关,D 错误。6. C 解析:底层化石生物更原始,上层更高等,故进化关系为△ →□→☆,C 正确。7. C 解析:扬子鳄被称为“中生代”活化石,属于爬行动物。8. A 解析:化石按地质年代有序出现,证明生物进化,A 正确。9. A 解析: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自然选择。10. C 解析:生物进化的外界原因是环境改变,自然选择起作用。11. A 解析:棉铃虫的抗药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并非为适应杀虫剂而产生,A 错误。12. A 解析:达尔文的巨著是《物种起源》。13. C 解析:DDT 选择了抗药性强的稻螟虫,使其比例增多,C 正确。14. D 解析: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D 正确;A错误(变异先于抗生素存在),B 错误(米勒实验证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C 错误(化石不是唯一证据)。15. B 解析: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大猩猩、黑猩猩,不包括金丝猴,B 错误。16. D 解析: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17. B 解析:人类进化历程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18. C 解析:食物链中生物数量一般随营养级升高而减少,故食物链为 a→c→b,C 正确。19. B 解析:乙为生产者,丙、丁为消费者,食物链为乙→丙→丁,B正确;A 错误(甲为分解者),C 错误(①为光合作用),D 错误(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二、非选择题(共 45 分)21.(每空 1 分,共 5 分)1. 原始海洋;原始大气2. 闪电3. 降雨;原始海洋4. 有机;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5. 原始海洋22.(每空 1 分,共 8 分)1. 42. 草→鼠→蛇→鹰3.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太阳能;食物链;生命活动4. 10%~20%;逐级递减23.(每空 1 分,共 7 分)1. 自我调节;稳定2. 草;增加;减少;有限的3. 增加生物种类(或种植多样植物、引入天敌等,合理即可,2 分)24.(每空 1 分,共 6 分)1. 物种;遗传(基因);生态系统2. B3. 就地保护4. 自我调节5. 细胞膜6. 芦苇+睡莲混合种植;收割并无害化处理25.(每空 1 分,共 8 分)1. 化学;无机盐;太阳能2. 秸秆处理方式;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使用相同土壤和容器等3. 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分解者;物质循环4. 选择粉碎埋入法(1 分);焚烧会污染环境,粉碎埋入更环保且能实现物质循环(1 分,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题 .pdf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