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七年级教学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道德与法治试题和历史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3.1一14题为道德与法治选择题,18一29题为历史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一部分道德与法治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为进一步扩大我省心理援助热线服务的覆盖面,更好地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湖北省于2025年3月20日起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中学生小德拨打了该热线电话。小德:老师,我最近学习压力大,有些焦虑,晚上睡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面对压力感到焦虑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以聊聊,找到一些缓解的方法。上述对话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珍惜青春时光,悦纳青春期生理变化②学会自我调节,回避青春期心理矛盾③坦然面对压力,学会把握成长的契机④寻求他人帮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对此,某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针对初中生开展性教育课程及讲座,这()①是因为随着身体的发育,学生逐渐走向性成熟,会对性产生好奇②是因为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学校迫不得已③可以杜绝性骚扰和性侵害事件的发生④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自我保护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1页(共12页)3.对右图漫画寓意解读正确的是()A情绪复杂多变,只能顺其自然B.放弃情绪管理,任由情绪支配C.运用认知调节,可以调节情绪D.面对负面情绪,学会注意转移把解不开的心结系成蝴蝶结4.王菲在《世界赠予我的》中唱道:“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展现出生活既有美好也有挑战。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A品味情感,接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B意志消沉,只关注自己的情感变化C,在成功时,要学会反思和完善自己D.帮助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5.即使主人说“随便坐”,也不要擅自进卧室或翻看书架、冰箱等私密区域;遇到大份菜品(如整条鱼、炖菜),夹靠近自己的一侧,不用筷子扒拉挑拣。注意这些细节是(A.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态度B.诚实做人、信守承诺的行为C.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的表现D.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6.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机器人秧歌节目《秧B0T》惊艳亮相。我国自主研发的仿生机器人“灵犀”打破了外国机器人的“独角戏”,用实际行动走出了属于中国的机器人道路,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我们成长的启示是()①练就本领,为国争光②远离自卑,扬长避短③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④勤学好问,检视不足A.①③B.①④①C.②③D.②④7.下列行为与故事主题相符的是(汉朝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A.小道主动参加学校艺术社团的活动B.小德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C.小法与同学热心扶起路上摔倒老人D.小治牢记周末篮球赛约定,准时赴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2页(共12页)2025年春季七年级教学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 历史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道德与法治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D B C A C A D B C A D A B C15.(1)①自信自强.②A.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B.自强使人自主自立,奋发向上,进而影响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说明:第一小问要回答自信自强,如果只回答其中一个,给1分.第二小问自信、自强的作用各2分,共4分.)(2)示例:①苏轼始终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笑对人生.②孙中山即使面临无数挫折,仍能以“百折不挠”的信念坚持前行.③屈原被放逐而著 离骚 .④司马迁忍辱而著 史记 .(说明:每例2分,共4分.事例符合提议即可.)16.(1)示例:①情节一中太乙真人运用五行生克原理为哪吒重塑肉身,顺应自然规律调和力量,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情节二中太乙真人以传统“莲花化身”为基底,融入“技术赋能新生”的现代想象,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的创造性转化,体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③情节三中哪吒拒绝投机取巧,以肉身破碎重组完成自我净化,诠释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④情节四中从太乙真人守护苍生、李靖夫妇倡导家国大义,到哪吒与敖丙护佑百姓,均体现“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说明: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简单结合情节分析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示例一:亲情篇———“家书传情 时光邮局”.参与者用毛笔在宣纸信笺书写家书,封装入传统锦盒,可选择即时寄出或预约未来时间送达.现场设置古装摄影区,布置屏风、灯笼等,拍摄亲子合影,体验传统温情.示例二:友情篇———“结义同心 古法手作”.参与者两人一组,共同制作中国结、香囊等传统手工艺品,在合作中增进默契.完成后互赠信物,在古风庭院场景中,行传统击掌盟誓礼,定格友情瞬间.(说明:紧扣“传统元素+现代互动”与影片核心情感设计,答出一点即可得4分.)七年级道法 历史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4页)17.(1)①案例一中王某的行为违反了 民法典 ,对社会危害较轻(侵占公共空间损害其他业主权益,违建存在安全隐患),受到拆除违建、恢复原状的民事处罚.②案例二中李某的行为违反了 治安管理处罚法 ,对社会危害较轻(破坏观赛秩序,存在人身伤害风险),受到警告的行政处罚.③案例三中陈某的行为触犯了 刑法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破坏生物多样性,威胁濒危物种生存),受到了刑罚的处罚.(说明:每一案例需从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受到的处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每一案例2分,共6分.回答不完整酌情扣分.)(2)示例:①增强法治观念.参加学校组织的法治讲座,了解法律红线,明确行为边界,杜绝因“法盲”而违法.②规范日常行为.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打架斗殴,发现自身存在不良行为时及时改正.同时,谨慎交友,远离有不良嗜好的社会青年,避免受其影响沾染恶习.③合理使用网络.控制上网时间,拒绝接触含有暴力等不良内容的游戏和网站.当发现网络信息可能影响身心健康时,立即停止浏览并向家长、老师求助.(说明:结合调查结果有针对性提出建议,每点2分,共6分.若用课文知识回答酌情给分: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第二部分 历史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答案 B D A C B C D B A B C C二、非选择题30.【盛唐气象】(9分)(1)特点:内容丰富多彩;竞技性强,崇尚力量;娱乐色彩浓厚;活动参与主体广泛;节令性强.(2分,答出任意一点1分,两点2分)原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民族交融;农耕经济占主导,保证农时等.(4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4分)(2)图二:唐三彩骑驼乐舞佣,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见证了唐朝高超的制瓷七年级道法 历史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4页)业(手工业)发展水平.(3分)图三: 雨中耕作图 表现的是唐朝的农耕场景,犁耕、牛耕的使用,体现了唐朝农业生产繁荣发展.图四:唐朝阎立本 步辇图 ,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见证了唐和吐蕃的友好交往(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31.【物种交流】(9分)(1)事件:丝绸之路的开通(张骞出使西域)(2分);新航路开辟.(2分)(2)具体措施:政府派人取得稻种;向民众传授种植方法.(2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影响:引进的高产作物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丰富了我国民众的饮食结构;逐渐改变了我国农作物的布局.(2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1)认识:物种交流是古代中外文明交流的一种方式;新物种传人丰富了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等.(1分,其他表述,围绕物种交流的认识作答且合理,可以同等给分)32.【科技发展】(8分)(1)朝代:北宋(1分)科技成果: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分,答出任意一点1分,两点2分)原因:宋代社会相对稳定,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发展,海外贸易发达,为科技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宋代重视文化教育或崇文抑武,科举制度完善,培养大量人才,有利于科技创新;政府鼓励科技发明,一定程度上推动科技发展.(2分,任意一点1分,两点2分)(2)特点:早期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早期科技满足农耕社会的需求);阶段性特征明显(秦汉大一统促进科技整合传播,唐宋达到高峰,明清逐渐滞后);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基础、对外交流等因素深刻影响我国古代科技发展走向);实用性导向突出(中国古代科技多从实际生产生活需求出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3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3分,其他表述,围绕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作答且合理,可以同等给分)七年级道法 历史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4页)33.【改革创新】(10分)【评分标准】论题 论述 结论紧扣论题,运用两个及以上的史实 加以论述,能够做选择 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分) 合理观点 能够围绕论题,运用两个史实论述,基本做到史论结 清晰(2分) 合,逻辑基本清晰(4分) (2分)史实、论述都不够充分 (2分)【示例一】选择观点①观点:制度创新促进国家发展.论述:隋朝时期创立的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的延续和完善,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它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国家的发展.结论:综上所述,制度创新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了历史进程.【示例二】选择观点②观点: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论述:唐朝前期曲辕犁、筒车等重要的生产工具得以发明和推广.曲辕犁设计精妙,轻便灵巧,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筒车以水流作动力,将低处的水引向高处,用于灌溉,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宋朝时期,人们发明和推广了秧马,秧马用于拔秧,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结论:综上所述,技术创新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我们要积极培养创新精神,加强技术创新.【示例三】选择观点③观点:文化创新推动社会进步论述:唐诗反映盛唐气象,李白、杜甫的诗篇折射出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唐诗教人知识道理,促进文化传播,推动社会进步;宋词反映市民阶层崛起与经济繁荣,如岳飞写的 满江红 表达爱国情,激励人们保家卫国,推动了社会观念进步;元曲融合市井百态,关汉卿的 窦娥冤 鞭挞黑暗势力,推动社会批判意识觉醒;明清小说如 红楼梦 三国演义 重构历史叙事,深化人性洞察,促进思想启蒙.结论:综上所述,文化创新作为文明演进的核心驱动力,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七年级道法 历史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初中名校联盟2025年春季七年级教学质量监测道法、历史试题.pdf 湖北省初中名校联盟2025年春季七年级教学质量监测道法、历史试题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