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监测 七年级科学(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监测 七年级科学(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监测
七年级科学
考生须知
1.本科目日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的密封区内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答题,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对应。
4.全卷g取10牛/千克。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Zn65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树玉兰,半城春色”;杭州法喜寺500岁的古玉兰每年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玉
兰花花蜜丰富、香气扑鼻。下列关于玉兰花植株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玉兰花是风媒花,依靠风力传粉
B.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生长形成玉兰花植株
C玉兰花植株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玉兰花期极短,盛开到凋谢仅一周,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成种子
2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铟、锑、铱、铒、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
准。关于元素钢、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49
In
51
Sb
B.锑原子的电子数是49


C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114.8
121.8
D.两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3杭州某校在五一假期期间开展劳动教育,组织学生走进厨房,准备并制作一顿晚餐。以下
是同学们在开展活动中的一些场景,涉及到一些物态变化,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甲同学购买冻豆腐,一段时间后出现许多小孔,小孔是水先凝固后熔化造成的
B.乙同学在蒸食物时打开蒸锅,看到了“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丙同学将湿抹布挂起一段时间后变干了,这是升华现象
D.丁同学去买鱼时发现,商家会把鱼埋在干冰中,这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来保鲜鱼
4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千年文脉,非遗项目众多,是吴越文明生生不息的活态见证,下
面是浙江各地的非物质文化的代表,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杭州黄杨木雕B.嘉兴海宁皮影戏
C.绍兴黄酒酿制D,乐清细纹刻纸
5.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有的示意
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水密桃
毛桃

A甲图:接穗上所结果实的品种是毛桃
B.乙图:在家蚕发有过程中,若D表示受精卵,则C为蛹期
C丙图:卵细胞和精子相结合成为受精卵的部位是②
D丁图:菜豆种子萌发时,胚芽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茎、叶
6扎染是中国非遗的手工染色技术,在扎染工艺中若对染色效果不满意,可以利用连二亚疏
酸钠(Na2S204)去除局部颜色。NaS20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D.+6
7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若用如图表示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则表中内容与图
示关系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4
A
上皮细胞
保护组织
皮肤(器官)
动物
B
缔管细胞
输导组织
茎(器官)
植物体
2
c
胚根
子叶

种子
D
乳酸菌
单细胞真菌
真菌
微生物
8某学习小组展开了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讨论,以下同学的发言中观点正确的是
A,小明: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小天:同一种原子只能构成同一种物质
C小科: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金属铝
D小金:同一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9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很多自然奇观。下列有关
地壳结构和表面形态说法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山谷,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在风力侵蚀下形成
C地壳变动一直进行得很剧烈、很迅速
D,杭嘉湖平原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形成这样地形的主要外力是流水
10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铝心
60
50
40
3(

A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安装顺序为a→b→c
B.在BC段,C点比B点吸收的热更多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15min
D.该物质的熔点是45℃,所以此温度下该物质一定为液态
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