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 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3 课时我是中国公民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第 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3 课时我是中国公民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3 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的第 3 课时,围绕 “我是中国公民” 展开。教材开篇点明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以及中国公民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使命,通过列举 “奋斗者号” 载人潜水器下潜、北京举办奥运会、国内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等科技、体育、经济领域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强调中国公民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应遵守相应法律、尊重当地习俗,介绍护照作为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公民身份的证件;通过对关于中国公民常见说法的判断活动,帮助学生明确中国公民的界定;最后介绍我国是侨民大国,以及国家对侨民的保护举措,让学生全面理解作为中国公民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增强公民身份认同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的身份有一定认知,但对公民身份背后的责任、国家成就与公民的联系,以及公民在海外的行为规范等方面认识较为模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虽能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变化,却难以深入体会这些成就与自身作为中国公民的紧密关联。此外,学生对中国公民身份的界定存在一些误解,对侨民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教学中需结合生动案例和丰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增强学生对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会国家对公民的关怀与保障,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了解中国公民在国内外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国家与公民的紧密联系,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的信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政治热情,强化政治认同。 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作为中国公民,遵守国内外法律、尊重各地风俗习惯是基本的道德准则,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通过感受国家成就背后无数公民的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促使学生将个人道德修养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相结合,提升道德素养,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法治观念 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公民在国内外的法律规定和行为规范,明确公民身份的法律界定,了解护照的法律意义以及国家对侨民的法律保护。通过案例分析和判断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公民身份相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学生依法办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国家法律尊严的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 在学习中国公民相关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塑造理性、自信、爱国、有责任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在面对国内外不同环境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差异,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责任意识 通过了解中国公民为国家发展的使命以及国家对公民的保护,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与担当。激发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民责任,如遵守法律、保护环境、弘扬中华文化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在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受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 明确中国公民在国内外的责任与义务,掌握公民身份的法律界定。 认识护照的作用,了解国家对侨民的保护措施,增强公民身份认同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对国家成就的自豪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强化公民责任意识。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公民身份的内涵,准确判断不同情境下公民身份的归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 “奋斗者号” 载人潜水器下潜、北京奥运会精彩瞬间、国内经济发展成果等国家成就视频;中国公民在海外生活、工作场景视频;护照介绍动画视频;中国公民身份界定相关案例动画;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热线宣传视频。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 PPT,展示文字、图片资料。 实物教具:真实护照(脱敏处理)、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印有中国公民责任与义务、国家成就的卡片。 学生准备:提前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我国在各领域取得成就的资料;准备便利贴和笔用于记录课堂收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视频,展示我国在科技(如航天工程)、体育(如奥运夺冠)、经济(如城市繁华景象)等领域取得成就的精彩片段,提问学生 “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作为中国人,你有怎样的体会?”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交流分享,随后展示课题 “我是中国公民”,引出本节课主题。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看到国家成就时的激动、自豪之情,对本节课内容充满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震撼的视频画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兴趣,从情感共鸣切入新课,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讲授新课 第三模块:我是中国公民 国家成就与公民自豪 教师活动:展示 “奋斗者号” 载人潜水器、北京奥运会等更多国家成就的图片和详细资料,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这些成就的取得对国家和我们个人有什么意义?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营造爱国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学习资料,小组内热烈讨论,分析国家成就提升国家实力、改善生活等意义,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自豪事例,如高铁建设、抗疫成果等,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资料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成就,感受国家发展与个人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公民在海外遵守当地法律、尊重习俗的新闻报道视频,讲解中国公民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应遵守相应规范,组织学生开展 “公民行为大讨论” 活动,展示一些国内外生活场景(如在国外参观博物馆、在国内公共场合),让学生判断公民的正确行为,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判断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公民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学习公民行为规范知识,积极参与 “公民行为大讨论” 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场景,如指出在国外应尊重当地文化、在国内应遵守公共秩序等,分享自己的判断思路和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讨论活动,让学生明确中国公民在不同环境下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 中国公民身份的界定 教师活动:展示 “活动园” 中关于中国公民说法的判断题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说法的对错及理由,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总结,结合身份证、国籍法等知识,明确中国公民身份的法律界定,播放中国公民身份界定相关案例动画,加深学生理解。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判断题目,小组内深入讨论,分析每个说法错误或正确的原因,如明确出国人员、犯罪判刑人员仍是中国公民等,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讨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中国公民身份的内涵,纠正误解,增强学生对公民身份的正确认知。 护照与侨民保护 教师活动:展示真实护照(脱敏处理),播放护照介绍动画视频,讲解护照的作用和重要信息,展示我国侨民在海外生活的图片和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热线 “12308” 宣传视频,介绍国家对侨民的保护措施,组织学生开展 “侨民知识小问答” 活动,提出相关问题(如侨民遇到紧急情况如何求助),让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学生活动:观察护照,观看动画和视频,学习护照和侨民保护知识,积极参与 “侨民知识小问答” 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如说出拨打 “12308” 热线求助等,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展示、视频讲解和问答活动,让学生了解护照的意义和国家对侨民的关怀,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安全感和认同感。
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 户口本 B. 身份证 C. 护照 答案:C (2)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 )热线电话求助。 A. 110 B. 12308 C. 120 答案: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B. 犯罪后被判刑,依然是中国公民 C. 只有年满 18 周岁才是公民 答案:B 判断题 (1)中国公民只需要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 (2)外籍华人是中国公民。(×) (3)国家有责任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与责任。我们的国家取得了无数辉煌成就,这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骄傲。同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要牢记自己的身份,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希望大家都能以中国公民的身份为荣,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
板书设计
我是中国公民 国家成就:科技、体育、经济等 责任义务:国内外行为规范 身份界定:法律规定 护照侨民:护照作用、侨民保护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展示、讨论活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中国公民的相关知识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公民意识。但部分学生在将自豪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方面表现不足,对公民身份界定的复杂情况理解还不够透彻。后续教学中,可开展 “我为祖国做贡献” 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情感落实到行动;增加更多复杂案例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公民身份的准确判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份教案围绕多方面设计教学,助力学生深化对中国公民的认识。若你对教案的活动环节、案例选择等方面有新想法,欢迎随时提出,我会进一步优化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 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第 3 课时 我是中国公民
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作为中国人,你有怎样的体会?
导入新课
请静心观赏这段震撼视频,它汇聚了我国在航天工程的壮丽发射、奥运赛场上的夺金瞬间,以及繁华都市的经济盛景。看完后,我想问:这些画面是否让你心潮澎湃?身为中国人,你是否为祖国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
第三模块:我是中国公民
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讲授新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
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万米的载人下潜深度纪录,这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016 年, 中国女 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决赛真是太紧张激烈了,胜利的那一刻,我激动得跳了起来。女排姐姐真是太棒了!我为她们感到骄傲!
说一说,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成就。
作为中国公民,我深感自豪于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如航天工程的壮举;体育竞技中,奥运健儿的辉煌战绩振奋人心;经济上,我们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展现强大实力。这些成就,无一不让我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
×
×
×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你知道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吗?
当然知道!护照上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个人信息,包括全名、出生日期、国籍、照片、护照号码以及有效期等核心数据。这些信息不仅是国际旅行的必备凭证,更是身份验证和保障个人权益的关键所在,绝对不容忽视!
中国派出很多援外医疗队,参与抗
击埃博拉病毒等公共卫生危机处置,赢得了受援助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国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中外交流越来越多,我们要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我上次和妈妈出国,在餐厅吃饭时遇到了一些同胞,他们说话声音有点大
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
众多中国人在海外科技、商业等领域大放异彩,他们的励志故事激励人心。比如张勇,从四川普通家庭走出,创立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成为商业巨擘。这些辉煌成就,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毅力,令人钦佩不已!
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之一。2014 年 9 月 2 日,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24 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该热线电话求助。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 户口本
B. 身份证
C. 护照
答案:C
(2)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 )热线电话求助。
A. 110
B. 12308
C. 120
答案: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B. 犯罪后被判刑,依然是中国公民
C. 只有年满 18 周岁才是公民
答案:B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中国公民只需要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
(2)外籍华人是中国公民。(×)
(3)国家有责任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与责任。我们的国家取得了无数辉煌成就,这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骄傲。同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要牢记自己的身份,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希望大家都能以中国公民的身份为荣,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
板书设计
3.公民意味着什么
我是中国公民
国家成就:科技、体育、经济等
责任义务:国内外行为规范
身份界定:法律规定
护照侨民:护照作用、侨民保护
信息保护:重要性及措施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