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元培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元培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调测试题卷


2025.6.26
温馨提示:
1.本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00分(卷面整洁、书写端正漂亮外加1-3分;反之,
扣1-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学校开展“红色中国·青年志”主题活动,请你一同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走进“中国红”,激荡青春力量(11分)
“红”是一种古老、神秘的颜色,意蕴丰富。暮春时节,百花盛开,“①▲,②▲”,
这里有花木尽展生命本色的蛇紫嫣红;征战十年,木兰荣归,阿姊“③▲”,这里
有家人盛妆相迎的温柔暖红;辞官赋闲,却仍心系国家前途,“④▲,⑤▲”,这里
有龚自珍ié▲尽余力、忠心报国的赤诚火红。红色代表希望,显示生机,表达美好
情意!
红色,是中国人心中的高贵信仰,“中国红”已深深融入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深厚
底yù▲_的重要组件。摩续红色基因,凸红色文化,需要新时代的青年一起不懈努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jié▲尽
底yin▲
2.用韩愈《晚春》、《木兰诗》、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有关诗句完成①一⑤处填空。(5分)
3.给文中处选择合适的词语。(▲)(2分)
A.传承
B.继承
4.“青”与“春”的组合,代表着最好的人生阶段与状态。观察下面图片中“青”“春”的
甲骨文字形,参考“古籍查阅”阐述“青春”的涵义。(2分)
古籍查阅
●青,生也。象物之生时色也。
一《释名》
●春,推也。从州(草)从日,州春时生也:
屯声。
《说文解字》
“青”(甲骨文)
“春”(甲骨文)
任务二:品悟“人物风”,学习君子气节(23分)
(一)阅读《咏竹》诗,回答下列问题。(6分)
咏竹
[南朝·梁]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⑤。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注释】①刘孝先,南朝梁时期的著名诗人。陈宣帝太建年间,因得罪权贵而被免职,后任
秘书监。②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③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
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④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⑤吐龙
吟:竹笛声音嘹亮有如龙吟。葛洪《神仙传》记载了仙人壶公的竹杖变化为龙的故事。
5.选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开篇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野竹的昂然挺立、上拂云霄的姿态,真可谓雄健刚劲。
B.诗歌中的野竹虽无人能欣赏它那高洁的节操,但它依然抱有坚贞不变之心。
C.诗句中“耻”与“羞”意味无穷,读来沉重且有分量,表现出野竹无人同情的抑郁伤感。
D.作者借用典故,称赞野竹质的精良,言以优质之竹制为长笛,必发出龙吟虎啸之声。
6.本诗托物言志,看似咏竹,实则言“志”。请结合全诗理解,简析诗人所言之“志”。(4分)
小贴士: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
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其“志”通常指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志趣情怀或理想
答:
(二)阅读《君子亭记》,完成后面问题。(17分)
君子亭记
[明]王守仁
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②,架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
“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
君子之操。应蛰③而出,遇伏⑤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
珊然,揖逊俯仰⑤,若洙、泗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端冕正笏⑦
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
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节选自《王阳明散文选译》,有删改)
【注释】①阳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②营:屋檐
两段上翘的部分。③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④伏:暑天。⑤揖逊俯仰:作揖拜让,彬彬有
礼。⑥洙(zhū)、泗(si):二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与弟子习礼之地。⑦正笏(hù):
恭敬地拿着上朝的笏板。
7.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2处)(2分)
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
答: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