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2分)外地同学小语想到徐州来旅游,你和小文准备热情接待。1你写了一段话给小语介绍徐州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巧妙地嵌入了古诗文名句。(10分)云龙湖烟波浩渺,(1)有“气蒸云梦泽,▲”之壮阔:湖畔雎鸠轻鸣,(2)“△一,▲—”(《关雎》:苇荡随风,白譬栖迟,恰似《小石潭记》(3)“青树翠蔓,▲”之幽滋:户部山青石巷深,梧榈成荫,市民对生态的向往如《子衿》(4)“▲,▲”般锦长;回龙窝老街改造,旧砖瓦间生绿藤,旧厂房里绽繁花,恰似《题破山寺后禅院》(⑤)“▲,▲”之境;云龙公园稚子笑扑流萤,老者闲敲棋子,恰似6)“▲,▲”(《桃花源记》)之桃源重现。2.小文向小语推荐新建的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并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助完善。(12分)户部山南侧,有一座正在城起的建筑—一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这座由酒店改造而成的文化地标,被fù予了传承本土非遗技艺与饮食文明的双重使命。其所在的彭城七里“土城汉风”单元内,巍流的彭门楼已初现雏形,飞檐翘角间融入了徐州剪纸的镂空纹样与汉画像石的雄浑线条,以uàn丽之姿成为项同的核心文化符号。作为主入口的彭门楼根据“礼乐之门时空叠幕”为设计理金,既保留了传统建筑形制,又通过非遗元素与现代美学的(),化身为一座主体文化舞台。馆内不仅汇聚了地锅鸡、蛙鱼等承戴非造烹任技艺的特色名吃,更将邵州年画的斑湘色彩、柳琴戏的灵动韵律融入国潮文创与茶饮空间。游客在此既能品味米线、烧烤的烟火气,亦能透过非遗与现代交织,感受彭城风情(B)的鲜活脉动。这座饮食文化殿堂,正以创新与匠心,书写徐州非遗的当代篇章。()小文有两个字用拼音代替了,请你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f0()予xuan()丽(②)文中A、B处两个词语小文拿不准,请你帮助选择。(2分)路线示意图A浓缩压缩B.历久弥新经久不衰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徐州东站(地铁1号线)3.小文在DeepSeck上查询了徐州东站到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的业彭城广场站(换乘2号线)路线图(见右图),怕小语看不明白,请你转化成连贯的文字。↓(3分)户部山站(4号出口出)4.小语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一些与美食有关的汉字非常有意思,解放南路向南步行400米但对造字法不太明白。你根据《经典常谈》里汉字“六书”知识和表格中的解说,做出了判断。(3分》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22 分)1.(10 分,每空 1 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给分)⑴波撼岳阳城 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⑶蒙络摇缀 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⑸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⑴ (2 分)赋 绚⑵ (2 分)浓缩 历久弥新⑶ (2 分)作为主入口的彭门楼,以“礼乐之门,时空叠幕”为设计理念/根据“礼乐之门,时空叠幕”确定设计理念3.(3 分)示例:从徐州东站乘坐地铁 1 号线到彭城广场站下,站内换乘地铁 2 号线,到户部山站下,从 4 号出口出,沿解放路向南步行约 400 米,即达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顺序合理 1 分,点线无遗漏 1 分,表达清晰 1 分)4.(3 分)象形 指事 会意二、(55 分)5.(2 分) 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6.(3 分)(1)两马并驾 ( 2) ③ ( 3) 打洞7.(1)(3 分)想要它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3 分)捕鼠的本来就是猫,猫就是猫,干什么要自己失去本来和真实啊?8.(3 分) B (“东里丈人最满意‘鼠猫’这个名字”错误)【参考译文】齐奄养了一只猫,自认为它很奇特,告诉别人说它的大名是“虎猫”。客人劝他道:“虎的确很猛,(但)不如龙的神通,请改名为‘龙猫’。”另一个客人劝他道:“龙确实比虎更神通,龙升天必须浮在云上,云比龙更高级吧?不如叫‘云猫’。”另一个客人劝他道:“云雾遮蔽天空,风突然一下就把它吹散了,云所以是不敌风啊,请改名‘风猫’。”另一个客人劝他说:“大风狂起,用墙就足够挡蔽了,风和墙比如何?给它取名叫‘墙猫’好了。”另一个客人劝说他道:“墙虽然牢固,老鼠在它里面打洞,墙全都倒塌啦。墙和老鼠比如何?给它取名叫‘鼠猫’好了?”东里老人不屑的说道:“捕鼠的本来就是猫,猫就是猫,干什么要自己失去本来和真实啊?”9.(2 分)内心独白 孤高傲世 (每空 1 分,意思对即可)10.(3 分)此题为开放性试题(选图一和图二均可得分),分层赋分。选出图 1 分;从意象层面分析且合理(层次一)1 分,从意象和意境层面分析且合理(层次二)2 分。示例一:推荐图一。(1 分)图一中能看到断桥,呼应词里“驿外断桥边”;画面中的梅花独自开放,契合词中“寂寞开无主”;(1 分)画面整体呈现出的朦胧、湿润感,好似词中“更著风和雨”所描绘的情境;从整体意境看,画面营造出的清冷、孤寂氛围,与词中表达的诗人寂寞、愁苦心境相呼应。(1 分)示例二:推荐图二。(1 分)图中清晰呈现一座石桥,对应词中“驿外断桥边”;一枝梅花伸展而出,契合“寂寞开无主”;画面中细密的雨丝飘落,呼应“更著风和雨”;(1分)画面整体氛围阴沉压抑,黄昏、风雨与断桥边独自开放的梅花,共同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意境,与词中作者的心境相契合。(1 分)11.(2 分)这句话使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 分),其作用在于将抽象的科1学原理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高下差异对物候和农业活动的实际影响(1 分).12.(3 分)“左右”是约数(表示大约)(1 分),用来表述温度和花期更符合实际情况,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表述,(1 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 分)13.(2 分)随着海拔的升高,庐山地区夏季均温、冬季均温和年均温均逐步降低。(“升高”“庐山”“逐步”三个要素缺一个扣 1 分,扣完为止)14.(3 分)这两种现象并不矛盾(1 分)。材料一中的“逆温层”现象是一种特殊现象,不具有普遍性,(1 分)且主要出现在秋冬之交,而材料二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春季的情况。(1 分)15.(3 分)⑴迎宾厅 ⑵银雨树 ⑶地质与科学价值16.(3 分)示例:实境:描写“迎宾厅的圆形天窗、钟乳石如蘑菇云”等具体景观; 想象:将游览比作“乘坐鎏金马车驶过暮色”,或联想到“古诗中的暝色”。作用:实境奠定真实感,想象增添诗意与梦幻氛围,虚实相生使景物更富感染力。(实境、虚境、作用各 1分)17.(5 分)⑴(2 分)“焙制”这个词原本用于描述对茶叶或咖啡等进行加热处理以达到特定效果的过程,此处将抽象的思考过程具象化,(1 分)传递出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经过了缓慢的提炼和升华,更加深刻且富有层次(1 分)。(意思对即可)⑵(3 分)这段话通过排比、比喻和对比的手法(1 分),生动地描绘了织金洞内部空间的多样性和变化性(1 分),增强了读者对洞内景观丰富多样的直观感受,句式整齐优美,语言有气势,富有动态感(1 分)。18.(3 分)通过一中一外(1 分)权威专家(1 分)的高度评价,侧面凸显“银雨树”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科学瑰宝(1 分)。19.(3 分)示例一:认同。(1 分)理由:织金洞应有尽有的奇特景观极大地填补了人类的想象空间,使人类的想象力无从发挥,变得多余。(1 分)突出表达了作者对织金洞景观的赞美之情。(1 分)示例二:不认同。(1 分)理由:作者此处略显夸张的表达,意在强调景观的变幻莫测、应有尽有。(1 分)其实即使在面对壮丽景观时,人类仍可以通过想象力赋予景观新的意义。例如,将“银雨树”与地球亿万年的地质演变联系起来,进一步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1分) (言之成理即可)20.(4 分)①大量读书,并为此准备了五年;②在硬纸板做的格子板上写字;③双目失明,思路容易被打断;④鼓起勇气重新开始。21.(2 分)示例:司马迁遭受宫刑,面对命运的不公,他选择“隐忍苟活”,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创作。(“命运不公”1 分,“斗到底”1 分)22.(3 分)示例一:阅读目的不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小说,阅读时重点在于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感染力。《经典常谈》是学术专著,主要目的是了解、获取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知识。示例二:阅读速度不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情节的吸引会让读者不自觉地加快阅读速度;读《经典常谈》则需要慢下来,仔细阅读,甚至反复琢磨。示例三:阅读策略不同。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精彩的情节和人物描写部分,可以精读;过渡性的情节可以略读。对于《经典常谈》,更适合精读。因为每一章都是对一个经典文化主题的深入讲解,需要逐字逐句地理解,比如在介绍古代文字的演变时,每一个字的解释和演变过程都很重要,不能轻易放过。(角度选择 1 分,两部比较各 1 分)2三、(63 分,含书写 3 分)23.作文评分标准等第 中心与材料 语言 思路与结构A60-54 (57) 切合题意,选材恰当,有新 意,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立意深刻。 语言流畅、简洁、思路通畅,层次清晰,结 得体,有一定的 构完整,详略得当。 表现力。B53-45 (49) 符合题意,选材恰当,内容 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 实。 语言通顺、简洁,思路连贯,层次较清楚, 用语规范。 结构完整,能注意详略。C44-36 (40) 基本符合题意,选材基本恰 当,内容基础充实,中心基 本明确。 语言基本通 顺,用语基本规 范。 思路基本清楚,层次基本 清楚,结构完整,但不够 合理,详略安排不够恰当。D35-24 (30) 题意理解偏颇,选材不合理, 语言欠通顺,用 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套 语欠恰当,病句 作明显。 比较多。 思路欠清楚,结构欠完整。E23-0 偏离题意,无中心;思想不 健康;抄袭严重。 词不达意,表达 混乱。 思路混乱,结构残缺,文 不成篇。关于书写 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 3 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 2 分;卷面一般、字 迹清楚得 1 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得 0 分。1.审题立意不准,如只写“读书”未涉及“智慧”,最高不超过 44 分。2.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不超过 36 分:(1)通篇不符合材料意思,既不写“读书”也不涉及“智慧”的;(2)宿构套作严重的;(3)另起炉灶的。3.未按要求写记叙文的,最高不超过 44 分。4.题目不写扣 3 分。5.错别字最多扣 1 分(满 2 个即扣)。补充说明6.字数不足但完篇的,每少 50 字扣 1 分。字数不足 600 且不完篇的,40分以下;字数不足 500 且不完篇的,35 分以下;字数不足 400 且不完篇的,25 分以下;字数不足 300 的,20 分以下;字数不足 200 的,15 分以下;字数不足 100 的,10 分以下;字数不足 50 的,5 分以下。7.全文照抄试卷阅读材料的,不超过 5 分;抄袭超过三分之二的,不超过10 分;抄袭超过三分之一的,不超过 20 分。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8语答案5.30.docx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