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现代诗歌成为高考命题的选材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一大亮点,它涉及的学习任务群主要有文学阅读与写作、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等。从命题的情况来看,高考对现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更多地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以及社会现实给人的精神带来的诸多影响,考生在一轮复习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现代诗歌的文体知识1.现代诗歌的类型(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等都属于这一类。抒情诗 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格律诗 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这是一种不同于自由诗又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亦称“现代格律诗”。自由诗 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散文诗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但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2.现代诗歌的特点(1)韵律和谐一韵到底或每节换韵。有些新诗外表看起来并不押韵,但它符合内在情感的逻辑停顿,读起来也不觉得拗口。句式的排列或对仗或参差,整齐匀称,错落有致。(2)立意新颖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苏轼也说:“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3)联想自然联想自然即由眼前的此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4)跳跃自如诗歌不能像小说那样,细枝末节,娓娓道来;也不能像散文那样,抓住某个片段,尽情挥洒,大肆渲染。它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5)凝练集中凝练,指语言;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传达情感,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6)节奏和谐诗的节奏即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的节拍和旋律感。要品味、体会诗歌节奏展示的美感,就要把握好轻重、韵律,反复朗读,把作者所要强调交代的情感重音读出来。(7)形象生动形象,本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形体外貌,具有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性质。作为艺术概念,形象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诗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是由诗人的主观感受凝练而成的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真、善、美的统一体。(8)意境优美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境,指境象,即意脉贯注的对象。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也就是说,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9)虚实相生诗歌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二)现代诗歌的特色考法1.鉴赏诗歌的形象现代诗歌需要形象。思想情感和形象结合成为意象,才会使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意象”是现代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对现代诗歌而言,如何把握意象从而揣摩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尤为重要。对现代诗歌形象的鉴赏主要从以下角度思考:(1)借助情感,感知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如果我们在整体阅读后对诗歌的情感有所把握,会更容易解开诗歌采用的“象”。(2)捕捉意象,揣摩形象“意象”指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通过捕捉诗中意象,可以揣摩出诗人形象或诗歌刻画的形象。(3)调动想象,领略意境意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或生活的图景(“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诗歌中这类形象的把握,要抓住意象,用想象去串联、补充,形成完整的意境。2.鉴赏诗歌的语言现代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诗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是,想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需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包括关键词语、关键诗句和语言风格。对现代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可以按照下列基本流程: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对现代诗歌来说,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指出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对现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可注意以下3个步骤:(1)紧扣内容,辨明手法可先从修辞手法入手,再看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最后看其结构或选材上的特点。有时候表达技巧不止一种,要尽量找准找全。(2)结合运用,据“境”分析辨明了诗歌中所用的技巧,就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这些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从手法角度,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有针对性地作答。(3)明确作用,指出效果在表达效果的分析上,要特别注意描写和抒情两类表达方式的作用,然后将其与诗歌内容、情感相互结合进行分析,并指出运用某种方式所达到的表达效果。4.鉴赏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诗歌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要能概括、分析和评价。与古代诗歌相比,现代诗人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选取的抒情对象更加多样化,这使得现代诗歌的情感类型更难以把握。对现代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可注意以下5个角度:一、(2020·山东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刈禾女之歌辛 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你听 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卅日在苏格兰高原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D [“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有误,从全诗来看,“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主要是说刈禾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这里,作者借刈禾女之口,抒发自己积蓄已久的对自然宇宙的热烈渴望之情。]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D.“你听 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B [“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有误,“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这句诗中没有“静”“时间”,只有“动”“空间”。]3.“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 [解析] ①根据句中的“也”字分析,此句与上文“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相承接,而“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又承接上文两处“记起”,表达了“我”对昔时“山外”生活的怀念之情。由此推知,此处是由“我”回忆起了“水瓶”和“井”“空而常满”,而发觉“我”的内心也“空而常满”。②结合“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等分析,“空”主要指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抒发自己积蕴已久的对生机勃发的自然宇宙之热烈渴望。结合“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等分析,“满”指在镰刀指挥下,勤奋收获的满足和愉悦。“空而常满”是写“我”的心中因为有原野,而空阔且充盈,原野寄寓了“我”极大的热爱和渴望。③同时,“空”和“满”本身是互为反义词的,但诗人却将其组成了一个词语,因此不仅在此诗中读者要思考二者的含义和关系,就是在生活中也会思考,因此说,“空而常满”一词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可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答案] ①“水瓶”和“井”空而常满,刈禾女的内心也空而常满;②“空而常满”指“我”内心空阔,却十分充盈,感到满足;③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4.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解析] 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即采用第一人称写作。采用第一人称写作的好处有: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感情,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结合“我的家”“我记起”“我的眼”“我来日光下收获”“我看不见自己”等分析,让我们将镜头拉近刈禾女,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实感,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更生动形象,从而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的心情;能充分调动个人感官,从多角度呈现文章的主题,进而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等等。作答时,注意从多个层面和细微处去感知这种写作方式的表达效果,最后分点作答即可。[答案] ①可直陈内心,并将眼前所见与个人记忆结合起来,让刈禾女的形象更为丰满;②通过刈禾女情绪的起伏变化,形成内在的韵律感;③充分调动个人感官,多角度呈现人与原野的关系;④从“我”的角度抒情,“我”既指刈禾女,部分地方也可指诗人,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5~8题。(16分)任庄[注]月美刘晓伟任庄村的夜啊景月醉美我能通过明月与远朋约会站在堤岸俯瞰湖天一色月光把我思念与佳音传回天上挂的月牙将大地泛白月光照着湖面和白鹭戏水看河蟹铺满河床波动银水油画般的景色我慢慢品味月下放松心情去欣赏周围看湖中鱼虾游动硕果累累大自然的景啊这里最美让我感受秋风凉意体会微风吹落树叶像蝶飘飞庄周梦蝶意境进我心扉遥看高铁飞过车灯很美载来八方远朋赏花玩水这里民风淳朴人美歌美童唱月儿歌谣声音甜美慢节奏里生活我心充沛身处大美任庄感触月美景美(有删改)【注】 任庄位于河南省民权县,境内有任庄水库。春天一到,这里草木青翠,水清地绿,鱼翔浅底,野鸭成群,万千白鹭或空中群飞,或草丛徜徉,令人流连忘返。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上挂的月牙/将大地泛白”,“泛白”一词描绘了大地的颜色,表达出月光的皎洁和明亮。B.“看河蟹铺满河床”“看湖中鱼虾游动硕果累累”,这两句描绘了任庄水产丰富的丰收之景。C.“高铁飞过”“载来八方远朋赏花玩水”展开了现代化的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任庄的热情。D.“慢节奏里生活/我心充沛”,表现了“我”沉浸在闲适、美好的任庄生活中的充实和幸福。C [“让人感受到了任庄的热情”错,这段内容表现的是四面八方的人们对任庄美景的向往和喜爱之情。]6.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庄村的夜啊/景月醉美”,开篇点题,总领下文,和结尾“身处大美任庄感触月美景美”遥相呼应,增强了抒情效果。B.“我能通过明月与远朋约会”中,以“月亮”为载体,寄托了“望月怀远”的忧思以及对朋友的真情。C.“月光照着湖面和白鹭戏水”一句动静结合,月光映水的“静”和白鹭戏水的“动”,互相衬托。D.“油画般的景色我慢慢品味”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任庄景色比作油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任庄景色的优美。B [“忧思”错。“望月怀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情思,诗人大多借月亮传达思念之忧情,但是这首《任庄月美》营造的是美好、温馨、明丽的意境,再结合“月光把我思念与佳音传回”可以看出,“我”借明月传达的是真挚、热烈的思念之情,并没有忧愁。]7.请结合诗歌内容理解“庄周梦蝶意境进我心扉”的含义。(4分) [答案] 树叶随风而起犹如风舞蝴蝶,这美好的景色吸引了“我”,“我”就像庄周梦蝶一样,内心沉浸在美好、悠闲、朦胧、迷离的意境之中。(意思相近即可)8.歌德的《迷娘(之一)》运用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这首诗歌也运用了这两种抒情方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 这首诗歌运用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对任庄的热爱之情。①作者直接赞美任庄,如“景月醉美”“这里最美”“人美歌美”“身处大美任庄感触月美景美”,“美”字频繁出现,一咏三叹,在回环往复中加深了诗意,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任庄的热爱之情。②作者又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来委婉地赞美任庄,如作者描绘了月光下任庄的自然美景、丰收美景、生活美景等,间接表达了对任庄的热爱之情。(意思相近即可)11/11现代诗歌成为高考命题的选材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一大亮点,它涉及的学习任务群主要有文学阅读与写作、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等。从命题的情况来看,高考对现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更多地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以及社会现实给人的精神带来的诸多影响,考生在一轮复习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现代诗歌的文体知识1.现代诗歌的类型(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等都属于这一类。抒情诗 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格律诗 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这是一种不同于自由诗又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亦称“现代格律诗”。自由诗 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散文诗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但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2.现代诗歌的特点(1)韵律和谐一韵到底或每节换韵。有些新诗外表看起来并不押韵,但它符合内在情感的逻辑停顿,读起来也不觉得拗口。句式的排列或对仗或参差,整齐匀称,错落有致。(2)立意新颖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苏轼也说:“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3)联想自然联想自然即由眼前的此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4)跳跃自如诗歌不能像小说那样,细枝末节,娓娓道来;也不能像散文那样,抓住某个片段,尽情挥洒,大肆渲染。它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5)凝练集中凝练,指语言;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传达情感,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6)节奏和谐诗的节奏即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的节拍和旋律感。要品味、体会诗歌节奏展示的美感,就要把握好轻重、韵律,反复朗读,把作者所要强调交代的情感重音读出来。(7)形象生动形象,本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形体外貌,具有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性质。作为艺术概念,形象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诗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是由诗人的主观感受凝练而成的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真、善、美的统一体。(8)意境优美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境,指境象,即意脉贯注的对象。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也就是说,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9)虚实相生诗歌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二)现代诗歌的特色考法1.鉴赏诗歌的形象现代诗歌需要形象。思想情感和形象结合成为意象,才会使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意象”是现代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对现代诗歌而言,如何把握意象从而揣摩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尤为重要。对现代诗歌形象的鉴赏主要从以下角度思考:(1)借助情感,感知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如果我们在整体阅读后对诗歌的情感有所把握,会更容易解开诗歌采用的“象”。(2)捕捉意象,揣摩形象“意象”指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通过捕捉诗中意象,可以揣摩出诗人形象或诗歌刻画的形象。(3)调动想象,领略意境意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或生活的图景(“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诗歌中这类形象的把握,要抓住意象,用想象去串联、补充,形成完整的意境。2.鉴赏诗歌的语言现代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诗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是,想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需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包括关键词语、关键诗句和语言风格。对现代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可以按照下列基本流程: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对现代诗歌来说,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指出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对现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可注意以下3个步骤:(1)紧扣内容,辨明手法可先从修辞手法入手,再看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最后看其结构或选材上的特点。有时候表达技巧不止一种,要尽量找准找全。(2)结合运用,据“境”分析辨明了诗歌中所用的技巧,就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这些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从手法角度,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有针对性地作答。(3)明确作用,指出效果在表达效果的分析上,要特别注意描写和抒情两类表达方式的作用,然后将其与诗歌内容、情感相互结合进行分析,并指出运用某种方式所达到的表达效果。4.鉴赏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诗歌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要能概括、分析和评价。与古代诗歌相比,现代诗人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选取的抒情对象更加多样化,这使得现代诗歌的情感类型更难以把握。对现代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可注意以下5个角度:一、(2020·山东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刈禾女之歌辛 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你听 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卅日在苏格兰高原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D.“你听 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3.“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 4.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5~8题。(16分)任庄[注]月美刘晓伟任庄村的夜啊景月醉美我能通过明月与远朋约会站在堤岸俯瞰湖天一色月光把我思念与佳音传回天上挂的月牙将大地泛白月光照着湖面和白鹭戏水看河蟹铺满河床波动银水油画般的景色我慢慢品味月下放松心情去欣赏周围看湖中鱼虾游动硕果累累大自然的景啊这里最美让我感受秋风凉意体会微风吹落树叶像蝶飘飞庄周梦蝶意境进我心扉遥看高铁飞过车灯很美载来八方远朋赏花玩水这里民风淳朴人美歌美童唱月儿歌谣声音甜美慢节奏里生活我心充沛身处大美任庄感触月美景美(有删改)【注】 任庄位于河南省民权县,境内有任庄水库。春天一到,这里草木青翠,水清地绿,鱼翔浅底,野鸭成群,万千白鹭或空中群飞,或草丛徜徉,令人流连忘返。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上挂的月牙/将大地泛白”,“泛白”一词描绘了大地的颜色,表达出月光的皎洁和明亮。B.“看河蟹铺满河床”“看湖中鱼虾游动硕果累累”,这两句描绘了任庄水产丰富的丰收之景。C.“高铁飞过”“载来八方远朋赏花玩水”展开了现代化的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任庄的热情。D.“慢节奏里生活/我心充沛”,表现了“我”沉浸在闲适、美好的任庄生活中的充实和幸福。6.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庄村的夜啊/景月醉美”,开篇点题,总领下文,和结尾“身处大美任庄感触月美景美”遥相呼应,增强了抒情效果。B.“我能通过明月与远朋约会”中,以“月亮”为载体,寄托了“望月怀远”的忧思以及对朋友的真情。C.“月光照着湖面和白鹭戏水”一句动静结合,月光映水的“静”和白鹭戏水的“动”,互相衬托。D.“油画般的景色我慢慢品味”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任庄景色比作油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任庄景色的优美。7.请结合诗歌内容理解“庄周梦蝶意境进我心扉”的含义。(4分) 8.歌德的《迷娘(之一)》运用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这首诗歌也运用了这两种抒情方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8/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8 板块二 专题二 考题研析 任务突破二 微专题3 现代诗歌的文体知识和特色考法 学生版.docx 28 板块二 专题二 考题研析 任务突破二 微专题3 现代诗歌的文体知识和特色考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