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必刷题》高二政治统编版假期作业(十一)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假必刷题》高二政治统编版假期作业(十一)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6.【解析】①错误②正确,安装摄像头能满足安防需
假期作业(一)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要,无可厚非,但权利行使应当有边界,陆某在安装摄
像头的同时,应当履行不妨碍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
【厚积薄发·勤演练】
③正确,民法典规定,拍摄他人住宅非法侵扰他人、知
1.【解析】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
悉他人信息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因此陆某应拆除
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因此:①不符合题意,工商
摄像头;④错误,材料未涉及陆某安装摄像头对汪某
部门对某超市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并不是
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
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②正确,“未经本人允许,某网
【答案】C
站擅自使用小王的照片用于广告宣传”属于民事法律
7.【解析】材料中“82岁的李某与王某系母子关系,李
关系:③不符合题意,“小李答应小张一起去外地旅游
某在丈夫去世后将房屋登记到王某名下,王某夫妇
后反悔,小张要求小李履行承诺”不具有民法调整而
直与李某共同居住。后来,王某想让母亲搬到自己在
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属于道德钓束的范骑:④
郊区的新房居住,李某不同意搬离。因协商未果,王
正确,甲装修房屋时因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乙的墙面
某以房屋所有权人的身份请求法院判令李某搬离”
可联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相互对立,
损坏引起纠纷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答案】C
又相互联系,王某不应滥用民事权利排除李某的居住
权益,王某行为不符合民法的公平、守法和公序良俗
2.【解析】①③正确,小郝获得了全市中学生游泳比赛
的基本原测,王某的主张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200米自由泳冠军,获奖照片刊登在报刊上属于新闻
【答案】不能:
报道,是对小郝肖像的合理使用。12岁的小郝作为限
①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相互对立,又相
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合法权益受损,可由其父母行
互联系,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使监护权,为小郝雏护合法权益;②错误,一家体育用
②李某虽然同意将房屋登记到王某名下,但李某对该
品商店的灯箱广告上印有小郝获奖的照片和姓名,说
房屋仍有正常居住的权益,且该权益受法律保护。王
明该家体育用品商店侵犯了小都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某虽为该房屋所有权人,但不应滥用民事权利排除李
④错误,小郝具有肖像权和姓名权,其权利受损时可
某的居住权益,应尊重李某在此顾养天年的意愿。
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王某行为不符合民法的公平,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基
【答案】A
本原则。
3.【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应该是强化法律
8.【解析】(1)本题要求学生写出柳某与A银行民事法
对道德的促进作用,而不是传统美德对法律的促进作
律关系的客体。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学生结合
用;②符合题意,材料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
材抖回答即可。材料“柳某委托A银行向汪某转账5万
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
元,结果工作人员操作时误将50000当成了500000。柳
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
某回家才看到银行卡支出50万元的短信,于是找银
说明“常回家看看”条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行理论。银行联系汪某,确认汪某收到500000,但汪
了民事法律规范,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
某表示这本就含有柳某的欠款(柳某确实欠汪某130
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错误,“常回家看看”条款有
万元),因而拒绝退还。后银行认为这是柳某与汪某
助于成年子女履行赊养父母的义务,但不能确保:④
间的经济纠纷,他们无权追回45万元,更不可能陪偿
符合题意,公平原则是指民主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
45万元”,根据理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
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常回
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
家看看”条款一方面要求家庭成员关心、看望、问侯老
有所不同。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本案中柳某与A
人,另一方面要求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
银行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偏于债权关系,因此,本案
倖赡乔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符合公平原测;守法和
中民事法得关系的客体为:柳某委托A银行向王某转
账5万元,A银行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将50000当成了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
500000。
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常回家看看”条款符合子
(2)本题要求学生回答法院是否会支持柳某的诉求,
女赡乔老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守法和
请说明理由。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学生结合材科
公序良俗的民法基本原则。
回答即可。根据材料可知:柳某和A银行订立合同
【答案】C
后,A银行操作失误造成柳某损失,A银行拒绝承担
4.【解析】①错误,由于李某的牙齿是严重断裂,可以
追回和船偿损失,这可联系合同订立后要履行的知识
治疗修复,所以李某的健康权受侵客而非身体权(假
分析,该案中A银行未按要求履行合同,所以该承担
如牙齿彻底脱落,则是身体权被侵害);②不符合题
违约责任。所以法院会支持柳某的诉求
意,仅根据材料并不能判定学校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
【答案】(1)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
任:③④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由于双方疏忽”可知,这
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
次事故李某和文某均存在过错,双方作为受限制民事
同。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本案中柳某与A银行之
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责任由监护人承担;本策涉及的
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债权关系,因此,本案中民事
是人身权(健康权)侵权,其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
法律关系的客体为:柳某委托A银行向王某转账5万
格利益(健康权益)。
元,A银行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将50000当成了
【答案】D
500000.
5.【解析】①④符合题意,该公司接待人员将小张等应
(2)会支持。我国民法典规定,成立且有效的合同对
聘者的简历信息出售给众多公司,大量的推销广告
合同各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各方当事人应
短信、电话给小张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说明
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履行合同义务不符
该公司接待人员的做法侵犯了小张等人的个人信息,
合约定的,应承担违约责任。本案中柳某与A银行存
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②③不符合题意,该公
在成立且有效的委托服务合同,A银行工作人员由于
司接待人员的做法侵犯了小张等人的隐私权和个人
操作失误,并未按照服务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违背
信息权,而不是侵犯身份权和荣誉权。
了全面履行原则,对柳某带来损失,理应承担赔偿损
【答案】B
失、支付利息的违约责任。
31假期作业(十一)
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判断两位同学
的推理是否成立并解释你的理由。
>>冲刺高考·做真题
1.(2023·山东卷)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
急,这些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
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非弘不能胜其
重,非毅无以致其远”,面对风险挑战,唯有顽
强拼搏,坚决斗争,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
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①弘则能胜其重,毅则能致其远②我们要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赢得尊严、求得发展,就必须坚决斗争③以
某日,王女士被一男青年抢走手包。由
“有些风险挑战是国内的”为前提,不能进行
于事发突然,王女士只记得这人好像蓄着短
换质位推理④“有些风险挑战是传统的”通
短的络腮胡子,身高1.75米左右。两天后的
过换质推理可得出“有些风险挑战不是现
周末,王女士与朋友逛商场,突然拽住一个男
代的”
青年高声呼叫:“就是他,就是他,他偷了我的
A.①③
B.①④
手包。”男青年钱某一脸郁闷地问:“你凭什么
C.②③
D.②④
说是我抢了你的包?”王女士说道:“你别以为
2.(2023·湖南卷)某校组织学生深人乡村进行
我没看清你的脸就可以蒙混过关,你的身高
社会调查研究。经过走访,他们以判断形式
和你脸上的胡子已经出卖了你。”
形成了关于某村的调查结论:所有家庭都不
王女士的推理是否正确?运用三段论推理的
是贫困户;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
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生;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在上述调查结
论中
①“贫困户”是不周延的
②“大学毕业生”是不周延的
③“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周延的
④“李家老屋”是周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假期作业(十一)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
>》核心考点·固基础
〈(
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
1.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
因果关系。
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
(3)共变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
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
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
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
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
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4)求同求异共用法: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
(1)求同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
个场合中,只有一种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
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
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种情况,那么,
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
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5)剩余法:如果已知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
(2)求异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
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
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
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
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
象产生的剩余原因。
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