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测试卷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山脉常常作为我国省级行政区之间、地形区之间的天然分界线。右图示意我国某一东西走向的山脉,①和②为山脉南北两侧的地形区或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1~3题。1.若我国一月份0 ℃等温线经过此山脉,则( )A.①为长江中下游平原,②为东南丘陵B.①为陕西省,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C.①为黄土高原,②为四川盆地D.①为湖南省,②为广东省2.若此山脉为昆仑山脉,则对②地区地表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C.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D.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3.若此山脉南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四川盆地,②为塔里木盆地B.①②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C.该山脉所在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D.①和②同属一个省级行政区充足的食物和适当的温度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基本条件。正因为如此,鸟类才有了迁徙现象,其往返路线基本一致。读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路线图,完成4~5题。4.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路线穿越了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B.②路线穿越了季风区、非季风区C.③路线未穿越半干旱地区D.需要越冬时,小天鹅会由南向北迁徙5.甲地是小天鹅在我国越冬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 )A.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暖夏凉B.东西走向山脉阻挡冬季风,气候温暖C.地处高原,地势平坦开阔D.多冰川、高山湖泊,水源充足2024年9月10日,位于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市开始供暖,而当日郑州市最高气温约29℃。下面为我国冬季集中供暖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6.我国集中供暖区与非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A.1月0℃等温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C.400mm年等降水量线D.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7.相比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更加需要集中供暖,主要是因为北方地区( )A.海拔高,气温低 B.距海较远,气温低C.纬度较高,气温低 D.深居内陆,降水少8.按照我国能源提升行动计划,冬季供暖用能需要向绿色低碳转型,我国西北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A.太阳能、石油 B.太阳能、风能C.天然气、煤炭 D.地热能、潮汐能历史上,黄河因“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下面为黄河水系示意图和黄河决口泛滥区(黄泛区)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多发生在黄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10.黄河“善淤”主要源于( )A.上游的凌汛现象 B.中游的水土流失C.下游的水体污染 D.中下游兴修水利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治理黄河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A.上游地区修筑梯田,打坝淤地B.各河段建水利工程,水力发电C.下游地区裁弯取直,疏通河道D.中游地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长江水道中的天然石梁(称为白鹤梁)上,记载着长江上游的水文资料。三峡库区蓄水之前,石梁一般淹没在水下,在枯水季节会露出水面。读图,完成12~13题。12.三峡库区蓄水之前,白鹤梁露出水面的季节一般是(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13.白鹤梁题刻记载的长江上游千余年的历史枯水资料具有参考价值,可应用于( )①长江上游的现代航运 ②北半球的环境变化研究③长江上游的水利工程建设 ④南半球河流水位变化研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年12月23日至27日,受某种气象灾害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明显大风降温天气,气温普遍下降6℃至10℃,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北部、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2℃以上,28日前后最低气温0℃线南压至长江中下游一带。据此完成14~15题。14.材料中“某种气象灾害”指的是( )A.干旱 B.地震 C.台风 D.寒潮15.材料描述的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带来雨雪,居民出行受影响②减轻虫害,利于来年农业发展③造成地面震动,使房屋倒塌④诱发干旱,造成农民收入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35分)16.(11分)【因地制宜, 脱贫攻坚】现阶段,我国已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做好后续工作就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区域特色。下面为十四个集中连片脱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集中连片脱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地势第____________级阶梯。(1分)(2)位于山西省的脱贫攻坚主战场是____________,限制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4分)(3)为山西省脱贫攻坚主战场提出三条“精准扶贫”的可行性措施。(6分)17.(11分)【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极端高温天气课题资料:资料一:2024年8月10日至14日,四川盆地受到高温天气影响,最高气温可达35—37℃,局部达到38℃或以上,一天当中高温的在线时间基本能达到10小时以上,甚至接近15小时。高温和干旱给当地的农业、工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峻挑战。资料二: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课题思考:(1)四川盆地大部分位于四川省内,该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受地形的影响,该地________不易散发,加剧了高温天气的影响。(2分)(2)说出图中A、B、C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3分)(3)简要归纳我国的气候特征,并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3分)(4)为减轻干旱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请举例说明防范应对的办法。(3分)18.(13分)【探究发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探究资料:资料一: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流经青海、四川、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东海,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资料二: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甘肃、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最后注入渤海,是中国第二长河。资料三:我国部分河流示意图。探究一:地形与河流“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激情与温顺的河流冲洗着地球表面,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1)长江和黄河共同发源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探究二:气候与河流“河流承载着四季的变化”,气候影响河流补给水源与水文特征。(2)说出长江和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并对比分析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3分)探究三:开发与利用“河流哺育了沿岸人们”,孕育了中华文明。(3)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长江和黄河的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其中,长江流域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该水利枢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说明河流对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3分)答案一、1.C 思路点睛:一月0℃等温线经过此山脉,可判断此山脉是秦岭。2.B 点拨:若此山脉为昆仑山脉,则②为青藏高原,地表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3.D 4.A 5.B6.A 点拨:由图可知,我国集中供暖区与非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该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7.C 8.B 点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西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9.C 点拨: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床高于地面,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容易导致决口和河道迁徙。10.B 11.D 12.D 13.A 14.D 15.A二、16.(1)一、二 (2)吕梁山区; 地形地势 (地形、山脉)(3)发展旅游业; 发展多种经营; 发展特色产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17.(1)川(或蜀);成都;热量(2)A代表热带季风气候;B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C代表温带大陆性气候。(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4)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率;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和工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节约用水;等等。18.(1)青藏高原 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2)补给水源:大气降水(或雨水)水文特征:长江:水量大(流量丰富/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黄河:水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有凌汛);含沙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大。(3)上游;三峡;三峡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经湿润地区),降水充沛;长江该段区域支流多,水量丰富;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4)有利影响:塑造平原;提供灌溉水源;航运便利;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水产养殖;形成灿烂的文化等。不利影响:河流沿岸易遭受洪涝灾害;水污染等。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