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六、七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我们已无处流浪,也无处逃亡。”20世纪30年代初与这首《离家》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淞沪会战的失利 D.百团大战的胜利
2.历史图片承载历史记忆。从下面的图片中可以提取的共同历史记忆是(  )
INCLUDEPICTURE"67单元T2-1.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67单元T2-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67单元T2-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67单元T2-1.TIF" \* MERGEFORMATINET 东北抗日联军 INCLUDEPICTURE"67单元T2-2.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67单元T2-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67单元T2-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67单元T2-2.TIF" \* MERGEFORMATINET 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
A.国共内战,意识冲突 B.中共领导,抗日救亡
C.全民抗战,团结御侮 D.敌后抗战,牵制日军
3.下面是一本关于西安事变始末的史学研究专著的封面,书名为《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下列对“拐弯”理解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7.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7.TIF" \* MERGEFORMATINET
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C.国共两党由内战转向联合抗日
D.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4.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出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并有“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等语。此事件标志着(  )
A.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愿望 B.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目的
C.进行工农红军长征的目的 D.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
6.“岁逢丁丑,噩耗惊逢……月自壬子,四十二天,杀我同胞,三十万人。”祭文反映的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
7.1938年,一场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战役在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两岸展开,战场遍及湖北、河南等四省。这场会战(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在当时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D.使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破灭
8.下面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出(  )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工作重心从城市走向农村
C.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D.国共关系从合作走向对峙
9.1938年,青年抗日救国会、职工抗日联合会、妇女救国联合会等群众抗日团体不断涌现,全国各地的爱国人士纷纷深入前线,宣传抗日,有力地支援了徐州会战。据此可知,抗日战争(  )
A.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C.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 D.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0.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该言论(  )
A.有利于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进行
B.表明持久战是抗战取胜的有效途径
C.有助于三大战役的顺利进行
D.反映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必要性
11.中共七大确定了全党在军事工作方面的任务。根据指示,从1945年5月起,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武装对日、伪军发起反攻,取得了作战主动地位。截至9月2日,人民军队共解放县以上城市150座。这反映出中共七大(  )
A.转移了党的工作重心 B.为抗日胜利准备了条件
C.指明战后的奋斗方向 D.总结了抗战的丰富经验
12.自1943年1月起,中国陆续与西方国家签订平等新约,废除了列强的治外法权、租界、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等在华特权,收回了过去丧失的诸多国家主权。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中国抗击法西斯国家的努力
C.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西方列强调整对华侵略策略
13.毛泽东说:“历史走到今天,总算出现一次和平民主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机会……重庆是刀山火海,我也得去啊!”这表明他亲赴重庆是为了(  )
A.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   B.促进中华民族觉醒
C.去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D.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14.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  )
INCLUDEPICTURE"67单元T14.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67单元T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67单元T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67单元T14.tif" \* MERGEFORMATINET
A.“双十协定”带来和平曙光 B.人民解放战争形势严峻
C.国民党内战准备工作的完成 D.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
15.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并强调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体现了(  )
A.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B.党的忧患意识和革命精神
C.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民当家做主与民族独立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45分)
16.峥嵘岁月·光影记忆。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名称】烽火征程:抗战史诗与解放丰碑
【项目目标】通过历史影像与图片资料,理解抗日战争中关键战役的战略作用,掌握解放战争的阶段特点,感悟民族精神的传承与革命智慧。
【项目任务】
任务一 一组同学以“镜头下的抗战”为主题,整理了以下信息,准备布展。
问题1: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格中①②处的入选理由。(4分)
任务二 二组同学以“解放战争的战略影像”为主题,收集了以下历史图片设计展览。
①转战陕北的照片 ②辽沈战役作战图 ③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的照片④孟良崮战役的照片 ⑤淮海战役支前车队的照片 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照片
问题2.请将上面资料的序号填入下面对应的展板中,并据此为这一版面写出结语。(4分)
前言为再现人民解放战争的艰辛历程,举办本展览。展览共分三个板块 展板一战略防御(1946—1947年) 展板二战略进攻(1947—1948年) 展板三战略决战(1948—1949年)
▲ ▲ ▲
结语:▲
17.抗战岁月·浩气长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INCLUDEPICTURE"B62.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B6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B6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B6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P8-18A.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P8-18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P8-18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P8-18A.TIF" \* MERGEFORMATINET
材料二 
INCLUDEPICTURE"P8-18B.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P8-18B.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P8-18B.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P8-18B.TIF" \* MERGEFORMATINET 李宗仁在台儿庄 日军占领南京后,中日军队又展开了徐州会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1938年3月,北路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日军倚仗优势火力,冲入台儿庄内。经过激烈巷战,日军占领台儿庄大部分地区,中国军队顽强据守南关一角。在台儿庄内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起全面反攻。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
INCLUDEPICTURE"卷2.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卷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卷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卷2.TIF" \* MERGEFORMATINET )彭德怀在前线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起主动进攻,史称“百团大战”。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毙伤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隧洞和火车站260多处,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个,并缴获大量武器。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两首歌曲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概括它们所起的共同作用。(3分)
(2)分别简述材料二中两场战役的意义,并概括其所代表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4分)
18.土地政策·体现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革命道路,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也就是说,先到农村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编自《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在抗日根据地内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政策,以利于联合地主抗日。减租的办法是“二五减租”(即把原租额减少25%)。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三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
第六条 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土地。
——摘编自《中国土地法大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及开始标志。(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内采取的土地政策,并分析实行此政策的目的。(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并分析这一政策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4)综上所述,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2分)
19.铭记抗战历史·汲取奋进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重大史事·感知时代变化】
材料一 
时间 重大史事
1931年9月 日军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1932年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5年底 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 ____①____发生。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1937年7月 日军发动七七事交。
1937年9月 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 毛泽东发表____②____,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1940年8月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1942年 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1945年4月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根据表中所列史实将①②处补充完整,并简述这一时期国共关系变化对国内局势的影响。(4分)
【英雄家书·感受时代精神】
材料二 
家书一: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家书 书家书二:赵克(国民党将领)家书
母亲,亡国奴的确不好当……日人大肆屠杀,奸淫掳抢,烧房子……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母亲!你好吗,家里的人都好吗?我时刻纪念着!——男 自林(左权乳名)1937年12月 慈爱的双亲:现在我们已经加入台儿庄战场了。儿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去和敌人肉搏。……飞机不住在抛炸弹,大炮不住在冬(咚)冬(咚)的响,不写了,敬祝福安。——赵克1938年4月
(2)请分别简述家书一的背景和家书二反映事件的影响,并写出你从家书中感受到的精神品质。(4分)
【主题观点·感悟时代强音】
(3)请你从材料一中任选三例相互关联的史事,论证“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观点。(7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
一、1.A 2.B 3.C 4.A 5.D 6.C 7.D 8.A 9.C
10.B 11.B 12.B 13.A 14.B 15.B
二、16.答案1.①: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展现了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斗志。②: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
(评分说明:分别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1分,各2分,共4分。)
答案2.展板一:①④(1分)展板二:⑥(1分)展板三:②③⑤(1分)
结语:人民解放军以灵活的战略战术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不断取得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答出符合题意的表述即可得1分)
17.(1)背景:《松花江上》是在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亡,东北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背景下创作的。(1分)《义勇军进行曲》是在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亡之时创作的。(1分)共同作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表达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愤怒;鼓舞中国人民奔赴抗日前线抗击日寇;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信念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2)意义: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信念;(1分)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1分)关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1分)
(3)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分)
18.(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开始标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分)
(2)土地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2分)目的:调动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联合地主,增强抗日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办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作用:使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4)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重视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中国共产党善于结合国情调整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原则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9.(1)史实:①西安事变(1分)②《论持久战》(1分)
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经历了十四年艰苦抗战,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背景:左权家书撰写于七七事变爆发后,此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分)影响:赵克家书撰写于取得台儿庄大捷的期间,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信念。(1分)
精神品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观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论证: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主张并率先开展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得1分,选择三个史事紧扣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得6分,共7分。观点不正确或没有作答不得分,论述不足依次酌情赋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