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同学在进行中国近代史的项目式学习时,收集了下面一组邮票。据此可知,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现代化的早期探索C.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历史图示记忆法是指把文字变成直观的图示,将知识串联起来,以便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下面所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INCLUDEPICTURE"01.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0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0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01.tif" \* MERGEFORMATINET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3.清末,梁启超率先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到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机构兴起,如“中华革命党”“中华银行”等。这一现象( )A.彻底否定了传统华夷观念 B.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传播C.体现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4.某电视剧再现了鲁迅的《药》的场景:北洋政府当街处决革命者,围观群众有人抢着用馒头蘸革命者的血来给儿子治病,有的老人在议论刽子手的刀法比不上清朝时期。这说明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 B.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C.北洋政府顺应民心 D.五四运动的不彻底性5.巴黎和会之初,北洋政府“原拟全约签字”;5月20日,北洋政府接受代表团“保留签字”的建议;6月26日,北洋政府被迫电令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即拒绝签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成功维护了国家主权 B.北洋政府外交取得了巨大胜利C.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 D.民众广泛参与发挥了巨大力量6.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如下论据。据此判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中共三大召开,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孙中山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失败后,决定改组国民党·国民党一大召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A.国共两党积极促成了第一次合作B.国共合作是大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C.国民党在国共合作中起主导作用D.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起到推动作用7.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有30余万工人参加了大小100多次的罢工,这些罢工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中国工人运动出现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工农武装割据的推动C.民族矛盾的持续上升 D.新的领导组织的出现8.毛泽东指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些“红色区域”是指( )A.农村革命根据地 B.国统区C.敌后抗日根据地 D.解放区9.1936年3月,法国巴黎《全民月刊》连载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以被俘军医“廉臣”的口吻,描述了红军历时8个月、途经6省的经历,是最早向世人介绍红军长征的纪实作品。这部著作( )A.反映了法国人对中国革命的认可B.记述了中央红军守卫根据地的壮举C.为研究红军长征保存了珍贵史料D.全面反映了北伐战争艰难行军历程10.李宗仁在谈及台儿庄大捷时说:“淮南、鲁南各地的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挽救伤兵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输送炮弹粮食的是民众。”李宗仁强调战役的胜利得益于( )A.国际援助广泛 B.军民团结合作C.军事战略正确 D.武器装备精良11.1938年5月,毛泽东相继发表《论持久战》等文章,认为中日双方存在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等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这些论述在当时( )A.粉碎了日本速决战的企图 B.揭露了汪伪集团的卖国行径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12.下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 )时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占比 59% 62% 58% 75% 63% 58% 64% 69%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13.《大公报》发表消息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经长期内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这反映了人们( )A.庆祝“双十协定”的签署 B.渴望实现和平民主C.希望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D.期盼政协会议召开14.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以“人民解放战争”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收集了很多学习资源,下表中的学习资源与主题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类别 资源A 文献 《论联合政府》《论持久战》B 图片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C 视频 《孟良崮战役》《转战陕北》D 旧址 遵义会议会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15.下表是1947年土地改革前后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25个乡,不同阶级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单位:垧)的情况。这一变化( )原地主和富农 贫农 雇农土地改革前 26.06 4.1 2.35土地改革后 7.22 7.06 9.77A.适应了抗日战争发展的需要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D.说明近代革命任务已经完成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45分)16.百年革命奋斗·铸就民族丰碑。张华同学聚焦“民族丰碑”制作了如下版面,请你完成展板相关内容设计。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丰碑,它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荣与辱!展板一 【走近纪念碑缅怀人民英雄】(1)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有何意义?碑文中画线部分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历史时期? (3分)INCLUDEPICTURE"P11-16A.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P11-16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P11-16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历山西\\P11-16A.tif" \* MERGEFORMATINET 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镌刻着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2)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纪念碑浮雕,并任选其中两个简述其入选纪念碑浮雕的理由。(3分)排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板二 【解读民族丰碑 感悟精神内涵】(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别解读文中“丰碑”的精神内涵。(2分)他(李大钊)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摘自鲁迅《〈守常全集〉题记》 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7.重大会议决策·指引前进方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不是偶然的,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迫切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同时,新的革命思想正在涌入,新的革命力量开始崭露头角,新的革命政党正在历史催化剂中加速孕育。——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二 中国革命走到了重大历史关头,必须解决的问题是:采取怎样的战略方针,才能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达到长征胜利的目标。________集中讨论、解决当时攸关生死的军事问题。以此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摘编自程中原《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材料三文家市会师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史实。毛泽东决定放弃城市转兵指向湘赣边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此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开启中国革命新篇章。——摘编自贺全胜《文家市会师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指明了工作重心的转移问题,即在全国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且城市工作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还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现代化等原创新理论。——摘编自郭春生《开启中国现代化征程的政治宣言——重读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4分)(2)根据材料二,填写“________”处会议的名称,并简述此次会议的历史意义。(3分)(3)材料三中“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材料三中两次会议的相同点。(3分)18.历史人物·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张謇和孙中山大事记(部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1899年大生纱厂正式开始生产棉纱·1903年筹建分厂,一战期间发展迅速,获利丰厚·1905年创办国内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领导广州起义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 下面是李大钊的部分社会活动:时间 活动1913年 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 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1918年 在北大红楼里,团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师生,建立了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920年 领导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关于党的名称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材料三 “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1)根据材料一,对比张謇和孙中山在时代大潮中的救国实践有何异同之处。(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李大钊在时代洪流中扮演的主要角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的活动有什么重要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事例,说明毛主席“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4分)(4)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个人理想与时代发展的关系?(2分)19.百年党史·峥嵘岁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收集资料——梳理革命历程】(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三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补充①②③处空缺的内容。(4分)资料 所属时期 ③概括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变化。第一组 八七会议、古田会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形势图》 ①第二组 一二·九运动、《论持久战》、中共七大、《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 抗日战争时期第三组 毛泽东为刘胡兰题词、太原市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三大战役示意图》 ②,【歌曲——悟时代精神】(2)二组同学准备参加校园红歌大赛。请分别简述下面两首歌曲讴歌的时代精神,并归纳歌曲的共同作用。(4分)《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年表——追忆奋斗历程】(3)三组同学梳理党的发展脉络,整理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大事年表。请任选其中三个事件,以“党的智慧与担当”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7分)答案一、1.C 2.C 3.C 4.B 5.D 6.A 7.D 8.A 9.C10.B 11.D 12.C 13.B 14.C 15.C二、16.(1)意义:纪念近代史上因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提醒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精神,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分)中国近代史。(1分)(2)排序:②①④③⑤(1分)理由:【示例】①金田起义: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②虎门销烟: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任选两个即可,每个事件1分,共2分)(3)第一个内涵: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最早在中国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第二个内涵: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还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主要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表现出不怕牺牲、不畏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17.(1)自鸦片战争以来,不同社会阶层的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在不同层面上先后进行过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上海、北京等地建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时代的发展使得无产阶级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史实和结论得2分,共4分)(2)名称:遵义会议(1分)意义: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3)内涵: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相同点:都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毛泽东都做出重要决策,提出科学理论;都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18.(1)异: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创办民族企业;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孙中山主张政治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等。(从不同角度,分别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同:都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都是为了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都向西方学习;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解放了国人思想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2)主要角色: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研究的先行者;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探索者。(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重要影响: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长征途中,湘江战役红军损失惨重,毛泽东建议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战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双方最终签署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维护了一定时期的和平。(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史实及说明得2分,共4分)(4)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要树立和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个人理想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时代发展为个人理想的规划提供了机遇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19.(1)①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分)②解放战争时期(1分)③合作—对立—再合作—再对立(或两次合作,两次对立)。(2分)(2)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同作用: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提升士气;振奋精神;坚定信念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3)(7分) 【示例】党的智慧与担当在党的艰辛历程中,充满各种智慧,体现各种担当。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进步。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6年,爆发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体现了党的大局观念和时代担当。194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我们应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敢于担当,锐意进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