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监利市 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监测七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20 分)
1.( 2 分) D(“华夏子孙” 为偏正短语)
2.( 2 分) A.春寒料峭 B.九霄云外 C.销声匿迹 D.逍遥自在(每空 0.5 分,共 2 分)
3.( 2 分) 上联: 德大千年祀 下联: 名高万世师
4.( 8 分)
①赚得行人错喜欢 ②青草池塘处处蛙
③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惟吾德馨 ⑥愿驰千里足
⑦独坐幽篁里 ⑧箫鼓追随春社近
(每空 1 分, 错一个字及以上或该句未作答则此空均不得分。)
5.( 3 分) C
6.( 3 分)
( 1) A. 炽( chì) 热 B.得逞( chěng)
( 2) A.狂澜 B.妥帖
( 3) A.成分残缺, 将“我” 移到“印下” 的前面。 B. 语意重复, 去掉“约” 或“多”。(每小题 1 分, 共 3 分。 从每小题选择其中一项作答, 且答案正确, 则该小题得 1 分; 每小题中选择两项作答, 两项中的答案均对或其中一项的答案正确, 则该小题得 1 分。)
二、 阅读与鉴赏(45 分)
7.( 2 分) 岿然不动(根据题意, 需用原文词语填空)
8.( 2 分)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团结一心等表示“齐心协力、 团结” 之意的词均可)
9.( 4 分)( 1) 多 ( 2) 沾染( 污秽) ( 3) 等到 ( 4) 于是, 就
(每小题 1 分, 共 4 分)
10.( 2 分) A.焉 B.矣(每空 1 分, 共 2 分)
11.( 2 分)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先后相继(每处 1 分, 共 2 分)
12.( 3 分)( 莲的柄) 内部贯通, 外部挺直; ( 它) 不横生藤蔓, 不旁生枝节。(翻译时,注意“通”“蔓”“枝” 等词的意思, 补充主语, 语义表达完整、 通顺即可得满分。)
13.( 3 分) 答案示例: 我更看重莲的精神价值( 1 分)。 甲文借莲“出淤泥而不染” 象征君子洁身自好( 1 分); 乙文虽写莲实用与观赏价值, 但莲的精神品格更具永恒意义, 启示人坚守品德而非追求外在功利( 1 分)。( 围绕甲乙两文中“莲” 的品质作答, 甲文答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或“洁身自好”; 乙文答出“坚守品德” 或“坚守自我”。 言之成理即可。)
【 乙文参考译文】
芙蕖从初生的荷叶出水那天起, 就为绿波点缀装饰, 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 就一天比一天高, 一天比一天美丽。 有风时就作出飘摇的姿态, 无风时也呈现出袅娜的丰姿。 等到荷花盛开, 娇艳的姿态仿佛要滴下水来, 一朵接着一朵。 等到花朵凋谢后, 于是花蒂下生出莲蓬, 莲蓬中结出莲子, 亭亭玉立, 还像未开的花一样, 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立着。 不到白露成霜的时候, 它的功能就不会停止。 这些都是说它适合观赏的方面。
适合嗅闻的方面, 有荷叶的清香, 荷花的特异香味。 至于它适合入口的方面, 那就是莲子和莲藕, 都可以放在盘中作为菜肴。 只有霜中的枯叶, 零落不堪, 好像成了废弃的东西,于是把它摘下来收藏, 又可以用来整年包裹物品。
14.( 2 分) A(表述有误, 原文是: 让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 意识负责社会系统。)
15.( 3 分) 示例:
①意识分层带来了模糊, 使认知、 情绪和行动遭遇各种困扰, 影响人生走向。 ( 1 分)
②潜意识会驱使本能阻碍做高耗能的事, 如学习和思考。 ( 1 分)
③选择模糊会让人行动力不足, 从而使自己陷入不确定性中。 ( 1 分)
(围绕“意识分层的弊端”“本能阻碍高耗能的事”“行动力不足的原因” 三个方面作答,每点 1 分。)
16.( 2 分)
示例 1: 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 就必须要认知清晰、 情绪平和、 行动坚定。
示例 2: 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 就必须终身学习, 提升认知, 增强消除模糊的能力。
示例 3: 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 就必须进入主动反本能的成长模式。
示例 4: 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 就必须坚持做高耗能的事。
(答出一条“消除模糊” 的具体做法, 且语意完整即可得 2 分。 答“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 就必须建立一条单行通道, 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 的状态”;“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就必须消除模糊” 不得分。 答出“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 就必须在错题本上多花时间明确错误, 集中精力攻克”;“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 就必须精进自己, 激发自己的热情”;“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 就必须要思考和学习” 其中一点得 1 分。)
17.( 2 分) 一向节约的母亲( 认为花钱有原罪的母亲) 竟自己花钱旅游。(言之成理即可。)
18.( 2 分) 答案示例: 迷茫 沙时的无聊, 独自看海的开心。 ) 开心(初到海边的欣喜, 沙滩上看海的迷茫,看子女玩(每空1分,共2 分。 )
19.( 4 分) 示例: ①母亲年轻时看海的心愿早已变成一个现实中无法到达的象征符号。( 2 分) ②现实中的海没有给她的灵魂带来洗涤, 对她的生活也没有产生影响。( 1 分) ③陪母亲看海的女儿无暇顾及她的感受和需求。 ( 1 分)
20.( 4 分) 母亲的遗憾答“ 没有看到海” 不得分。 答“ 在压抑和奉献中蹉跎的年华”得 1 分。 做法: 从“ 接纳母亲”“ 理解母亲”“ 陪伴母亲” 作答即可, 每点 1 分。
示例: 母亲的遗憾: 缺憾的人生。 ( 1 分) 做法: ①母亲是一个会疲惫、 会怯懦, 笨拙地表达情感的真实女性; 作为子女, 需要认识到母亲的不完美, 并接纳她; ( 1 分) ②理解母亲、 与母亲在心理上和解( 理解母亲、 找到与母亲的心灵相通点。 理解母亲、 了解母亲的情感和精神需求); ( 1 分) ③多花时间陪伴母亲。 ( 1 分)
21.( 2 分) 祥子为了攒钱买车, 想法设法拉车挣钱, 整整三年才攒下一百块钱。 意思相近即可。
22.( 2 分) 祥子: 有理想、 吃苦耐劳、 坚强(每点 1 分, 共 2 分)
23.( 2 分) 刚毅坚强、 不怕牺牲(每点 1 分, 共 2 分)
24.( 2 分) 观点 1: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 理由: 保尔将自己美好的青春全部投入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 成就璀璨精彩的一生。 在歼灭白匪时, 他不顾身上的伤痛, 奋勇杀敌。 在身负重伤后, 保尔无法继续战斗, 但他的斗争并没有停歇。 他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加入到修筑铁路的劳动大军, 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祖国的经济建设。
观点 2: 信念是奋斗的动力。 理由: 刚进城的祥子, 风里来雨里去地拉车, 是因为“ 想有一辆自己的车” 的梦想在支撑着他努力奋斗。
观点 3: 意志是奋斗的关键。 由于在战争中多次负伤以及劳累过度, 保尔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 被牢牢禁锢在床上, 但他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精神与肉体的打击, 拿起笔来歌颂为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的英雄。
选择一个观点, 结合人物经历印证观点(人物的经历可以选段的, 也可以是整本书中的)理解“奋斗” 的意义, 言之成理即可。
{#{QQABaQ21pgCQggSACQwKQU2ICEiQsIIgLQoMQVAWKAwDyAFIBAA=}#}
三、 表达与交流(55 分)
25.( 5 分)
答案示例:
任务一: 1961 年, 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和他的团队从零开始, 依靠他们的智慧和勤奋探索理论, 自主研发, 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 19767 年 6 月 17 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书写了他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任务二: 纪录片《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讲述了他从少年时代赴美求学, 在航空领域崭露头角, 到毅然回国, 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经历, 纪录片是对他追求科学真理、 满腔爱国热忱和无私奉献的讴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的科技成就的了解情况, 从“为探索者画像” 和“科技影视作品分享会” 两个角度设置了两个任务, 需要考生运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科技工作者的事迹、贡献和精神品质, 以及科技领域的影视作品内容。 考生任选一个任务作答即可。 选择作答任务一, 需要正确书写科技工作者的姓名(中国的古今科技工作者均可), 真实表述科技工作者的事迹、 贡献和精神品质。 语句通顺、 内容完整即可得 5 分。 科技工作者的姓名书写有错别字, 但事迹、 贡献和精神品质均正确, 得 4 分; 科技工作者的姓名书写正确, 事迹和贡献正确, 得 3 分; 科技工作者的姓名书写正确, 精神品质正确, 但事迹和贡献错误, 得 2 分;科技工作者的姓名书写正确, 事迹正确, 但贡献和精神品质错误, 得 1 分; 科技工作者的姓名书写正确, 但事迹、 贡献和精神品质错误, 得零分。 选择作答任务二, 需要正确书写影视作品的名称, 完整概括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 及作品表现的主题。 语句通顺, 内容、 主题完整即可得 5 分; 从影视作品名称, 内容与主题, 语言表达三个角度进行评分, 视作答内容酌情给分。)
26.( 50 分)【 审题提示】 本次命题紧扣“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这一主题, 关注语文核心素养“ 我的成长需要”, 贴合学生成长实际。 从命题的角度看, 文题选取了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因素, 即美德, 需要从多角度解密“ 美德” 的内涵: 美德的来源, 如何拥有美德,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考生对“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这一主题并不陌生,但对“ 美德” 与人的关系及深远影响需要更深的理解与体会。 写作时, 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与体验进行选材和立意。 重点围绕“ 美德” 来写, 可以写出自己在成长中是如何进行美德培养的, 或展现生活环境中的美德风尚; 或叙述自己践行美德的具体经历; 或分享自己向有德之人学习的故事。 总之, 不论选取哪个角度写作, 都需要由事入理, 表达对“ 美德”的深刻理解。
【评分标准】 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QQABaQ21pgCQggSACQwKQU2ICEiQsIIgLQoMQVAWKAwDyAFI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