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本试卷共6页,28小题,满分9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将条形码贴在条码粘贴区。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材料中“炀帝此举”是指A.夺取北周政权B.三次征辽东C.营建东都治阳D.开通大运河2.唐太宗时期的名臣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他去世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A.虚心纳谏B.轻徭薄赋C.整顿吏治D.戒奢从简3.据《新唐书》记载:“唐制,凡诏旨敕令,中书省定旨撰拟,门下省审议驳正,必得中书、门下一致,方可颁行尚书省施行。”这描述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二府三司制4.,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一部历史纪录片,前三集的名称依次是:帝后共掌朝政/明堂独自问政/科举选拔人才。据此判断该纪录片的名称是A.《隋文帝传》B.《贞观长歌》C.《一代女皇》D.《开元盛世》5,历史学家根据现存的敦煌文书考证,唐代的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永宁坊、修文坊、政教坊、钦贤坊、怀安坊、释教坊等。这里的“坊”最有可能是A.居民住宅区B.官署所在地C.商品交易点D.手工工场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6.下表反映了907至960年的政权更迭,这种局面的实质是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建立者朱温李存助石敬瑭刘知远郭威称帝前身份唐朝节度使唐朝晋王后唐节度使后晋节度使后汉节度使A.阶级矛盾尖锐B.宦官专权的结果C.民族政权并立0藩镇割据的延续7.某校开展了一期“唐风·颂诗”研学活动。请为本次活动拟定一个主题研学主题:篇目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篇目2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篇目3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A.中外交往,文明互鉴B.民族交融,兼收并蓄C.千年遗宝,华彩复现D.华夏文脉,源远流长8.下面是有关民族政权并存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金夏辽五代十国南宋北宋北宋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①②③回9.2024年12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宋末元初,曾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后来成为“女纺织家”的是A.余太君B.穆桂英C.李清照D.黄道婆10.宋代名将狄青虽功勋卓著,但因文官集团弹劾其“武臣掌国机密,非国之福”,最终被贬黜至地方。而韩世忠也战功显赫,仍需向秦桧等文臣妥协以保权位。这反映出宋代A.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B.节度使的拥兵自重C.程朱理学的广泛传播D.皇帝多沉迷于享乐11.辽推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面官制:西夏基本模仿北宋制度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金沿袭唐末制度,保留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体系,、叫作猛安谋克制。以上制度体现出A.恩威并施B.因俗而治C.兵民合一D.相互制衡1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学家南北分布演变趋势时整理单住人出以下数据(见右图)。这则资料从侧面说明600500-414A.南方完全没有战乱400B.北方赋税负担沉重300285200C.儒家正统受到挑战1000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议北宋金南宋北方门南方数据来绿:蓝勇(中国历史地理)13.元朝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今天的广州在元朝时最有可能隶属于A.江西行省B.北庭都护府C.宜政院D.澎湖巡检司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