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三锋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宁波三锋教研联盟期末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命题:海宁市宏达高级中学徐凤美
选择题
题号
1
2
3
7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A
B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B
D
C
A
D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A
C
B
非选择题
26.(1)主张:恢复周礼,以礼为社会秩序基础;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仁的核心是爱人,为政
以德:有教无类: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及主张:孟子:仁政:
荀子:隆礼重法。(孔子主张1点1分,共4分:孟子1分,荀子1分,对应政治主张各1分,
共4分,其中主张需对应正确)
(2)表现: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
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影响: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提
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
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有利于社会形成尚学风气;用考试方式选官为后世西方所借鉴,为人类
政治文明作出贡献。(表现1点2分,人物和史实搭配正确得2分,共6分:影响任选4点得4
分)
27.(1)特点:发达国家营建投资、贸易规则和国际组织: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受益者: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风险:发达国家出现逆全球化倾向。主要趋势: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特点1点1分,趋势任选3点得6分)
(2)小论文:
(例文)标题: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然而人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世界提供中国力量。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中国政府率先身体力行。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
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
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2014年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2015
年,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至今成员国已破百。2019年,中国倡议
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综上所述,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
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正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评分参考:
(1)标题2分(有题目1分,正确的价值判断1分):
(2)史料6分(至少3个史料,表述必须准确且符合题目要求,史实错误不得分):
(3)结构2分,总分分总/总分总均可;
(4)表述1分:
(5)总结有价值升华再得1分。
字数严重不达标的,文章立意有严重问题的原则上不高于6分。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二学期宁波三锋教研联盟期末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释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下图是中原文化区的分布示意图,
由图可揭示出这一时期()
●月和格秀
新石器时代双核
青铜器时代单核
中原魔地
A.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
B.多元一体的文明发展趋势
C.该文化区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D.各区域文明基本独立发展
2.经过60余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强盛,继位的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
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以下关于汉武帝治国举措的描述错误的是()
A.设刺史加强对百官的监察
B.设中朝,加强皇权
C.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3.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所采
取的措施有()
①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③派文臣出任知州
④设置通判与宰相相互制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1页(共6页)
4.据记载,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江西铅山的石塘、陈坊等镇,“纸厂槽户不下三千余户,
每户帮工不下一二十人”。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A.江西已突破重农抑商政策
B.生产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C.手工业经营方式发生转变
D.江西铅山己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5.将下列言论按所处时代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③“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②①③④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②③①4
6.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召开,下列选项中,关于
本次大会描述正确的是()
A.大会只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出席
B.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大会选举李大钊为书记
D.大会通过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7.下列版画是版画家古元1943年在延安创作的作品,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图1减租会
图2部队秋收
A.版画生动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生活
B.版图所反映的史事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版图描绘的事件加重了根据地农民负担
D.版图宣传了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8.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加入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
85%。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土地革命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开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改革开放的推进
9.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对农民赶集卖东西这一行为的看法发生了天
翻地覆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